写农民的历史,为农民写历史
我们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教研室的几个同志,在山西五台县阳白公社李家庄大队参加了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于历史科学为农民群众服务的问题有一点体会。现在把它写出来,请大家指正。
农民迫切需要文化
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旧社会里,农民用自己的血汗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但是他们处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没有学习文化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农民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翻身做了主人,也就迫切地要求成为文化的主人。新一代的农村知识青年正在成长起来。十多年来,我们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前,李家庄只有一个四年制的初级小学,没有文化室、俱乐部和医疗站。全村的报纸、书籍也不多。近年来加强了农村电影的放映工作,但农民看电影的次数仍然极少。
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我们帮助农民组织起来,学习毛主席著作,他们的劲头很大。我们又和农民一起建立了文化室,举办了讲习所、故事会,农民群众非常欢迎。
农民如饥如渴地要求学习政治、学习文化。五亿农民群众意气风发,信心百倍,为彻底铲除历史上遗留的文化落后状况而斗争。在这样的形势和要求面前,我们历史科学工作者能不能为农村的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历史科学要不要下乡以及怎样下乡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呢?
农民喜爱学历史
要回答历史科学要不要下乡的问题,可以先看看农民中有多少历史知识以及流行着什么样的历史观点,他们是否需要和喜爱历史科学,历史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能够起什么作用。
农村中流传着许多历史故事和历史传说。生产队里大多有一些能写、能算、能说的“秀才”,他们往往就是农村的故事员。讲的人眉飞色舞,听的人津津有味。其中有很大部分讲的是历史故事。
农民讲的乡土现代革命历史,具有很大的真实性和很高的价值。李家庄及其邻村有几位刘胡兰式的和狼牙山壮士式的英雄人物,他们光辉壮烈、可歌可泣的事迹,感人至深,值得历史科学工作者为之立传作赞。但是对超过乡土的和现代的范围的历史,农民就只有些片断的、模糊的、不确切的印象了。除少数农村“秀才”以外,大多数农民是很缺乏历史知识的。
农民群众缺乏科学的历史知识。在农村中流行的故事和传说,大多掺杂着虚构的成分。有的还比较健康,能够反映历史的某些侧面;有的则显然是出自剥削阶级的捏造,包含着严重的毒素。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但是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剥夺了农民群众正确地了解自己历史的权利。农村文化革命的深入发展要求澄清剥削阶级对历史的歪曲,使农民的历史知识建立在更真实可信的基础上。
农民群众对祖国历史具有深挚的感情,他们爱听历史故事,爱读历史书。但是,他们苦于缺乏指导,缺乏书籍。
为了加强阶级教育,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我们一共举办过十四次故事会,大部分是讲近现代革命斗争的故事。农民们非常欢迎。每逢故事会的日子,屋子里挤满了人,来迟了的挤不进去,就站在窗外听。群众反映:听革命历史故事,“既受教育,又听着红火(生动热闹的意思)”。
我们还买了一批通俗历史读物借给农民读,征求他们的意见。不料有一个青年借了一本《鸦片战争》(工农通俗文库),当天就读完了。他称赞这本书,一连几天向我们借书读。
看到这些现象,我们既兴奋,又惭愧。我们过去对农村的文化工作做得太少了,不了解农村的情况和农民的要求,甚至以为农民不喜欢学历史,不能接受科学的历史知识。这些错误想法必须彻底纠正。历史科学工作者应当深入农村,把农民口头流传的阶级斗争史集中起来,加以提高,作为阶级教育的教材;同时,也把科学的历史知识送到农村,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自己历史的真面目。
阶级斗争的一个侧面
现在,各地农村正在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这是提高农民政治思想水平,促进农村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的最根本、最主要的途径。围绕着学习毛主席著作,文化教育方面的各行各业应当紧紧跟上,满足农民群众广泛的、多方面的需要。在这场农村文化革命中,历史科学作为一个方面军,应该而且能够发挥它的战斗作用。
历史科学通过事实的陈述来达到认识规律性的目的,这个特点和农民的认识方法很相近。因此,历史故事和传说曾经是农民智慧的重要来源之一,他们从中学到了待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农民自己在说明一个道理的时候,也往往更多地借助摆事实的办法,很少做长篇的议论分析。在一次会议上,我们听一个贫农(文盲)讲了中山狼的历史寓言,来说明对于假装老实的反革命分子要保持警惕。他讲得虽然不很确切,却很生动。这个发言紧紧扣住了听众的心弦,有很强的说服力。
历史知识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是相当强大的。人们读历史书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在陶冶自己的品质。革命的历史故事给人以鼓舞和推动,而反动、淫秽、不健康的历史故事则给人以消极恶劣的影响。革命和反动、正确和错误,两种历史故事和历史传说都在农村中流行,这是农村阶级斗争的一个侧面。党教导我们,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各个领域中的阶级斗争是不会停息的,这个斗争是长期的、反复的、曲折的、复杂的,有时还是很尖锐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科学如果不去占领农村的阵地,那么,包含着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毒素的历史知识、历史观点就仍然要谬种流传,继续腐蚀着农民群众的思想。事实上,农村中确有一小撮反动分子,还在那里嘘其余焰,妄想按照他们的需要和方式来培养他们的接班人。农村青年爱听故事,他们就投其所好,大讲神仙鬼怪、孝子忠臣;农村青年爱读书,他们就拿出荒唐淫秽的旧小说给青年们读。这种现象岂不就是尖锐的阶级斗争的反映吗?
历史科学是一门具有鲜明党性的科学,是党在文化战线上向劳动人民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有力武器。历史科学工作者应当是朝气蓬勃的革命战士,应当写出适合农民需要的科学的历史,特别是“四史”和近现代革命史,宣传无产阶级的革命的科学的历史观点,批判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历史观点,在农村文化革命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谁写和写什么
历史科学,也如哲学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一样,只有适应时代的需要,为千百万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然,两个方面的工作都是重要的:既要有普及基础上的提高,也不可忽略了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史学界在历史知识的普及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从广大农村的需要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李家庄住了半年多,连一本通俗历史读物也没有看见。周围几个村庄,情况也是一样。据我们在县城和几个市镇上的了解,历史书籍一般也很少。这是历史科学工作者应当极端重视的问题。
写出适合农村需要的历史作品,关键在于历史科学工作者自身的思想革命化。我们必须听毛主席的话,深入农村去蹲点,和贫下中农交知心朋友,学习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使我们的思想感情和农民息息相关。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能立场鲜明、思想性强、通俗生动,为广大农民群众所欢迎。
为农民写历史,首先应当写农民自己的斗争史。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是几千年来历史舞台上的主角,历史科学当然要反映和讴歌农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丰功伟绩。历史学界的确也很重视农民战争史的研究,但是农民战争的史料较少,而且几乎全是剥削阶级遗留下来的充满诬蔑歪曲的记载,如果只是局限在这样的史料堆里,就很难探究到历代农民战争的真相。要深入理解农民战争的历史,很重要的一条是深入农村,调查农村的现状和过去,了解农民生产和生活状况,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要求。流不尽的血泪、诉不完的苦难、扑不灭的仇恨,正是这一切一次又一次地开动了历代农民战争的发条。要抓住这根历史的发条,就只有到农村去,和农民同命运、共呼吸,做深入的调查研究,此外别无捷径。
就在李家庄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我们听到了许多极富教育意义和历史价值的传说。几百年前,有两户农民怎样迁徙到这里,他们的汗水滋润了这片土地,辛勤地抚育起附近的山村。清朝初年,爱国志士傅山的朋友怎样在这里组织起义,又怎样被清兵击破。若干年前,某村的大恶霸向李家庄勒索银米不遂,怎样一把火将全村化为灰烬。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活在农民记忆里的革命事件和英雄人物更加丰富具体,神采奕奕。农民群众没有读过历史学家的论文,他们从自身最切近的斗争历史中受到了教育,吸取了前进的力量,而历史学家却对群众的斗争史知之不深,类似这些可歌可泣的生动史实还没有在史册中得到更多的反映。
目前,各地正在展开群众性的编写“四史”的运动,这是人民群众伟大的自我教育运动,同时也为历史研究开辟了一个宽广的新天地。历史科学工作者应该积极投身到这个运动中去,认真地改造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心全意地帮助群众续起红色的家谱,让群众的革命英雄主义广泛传布,成为鼓舞全体人民的巨大力量。
当然,写“四史”,写群众近现代革命史,并不排斥我们为农民创作其他历史作品。我国人民为自己悠久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历史遗产而自豪。历史上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今天的借鉴。只要我们坚持古为今用的方针,引导农民向前看,那么,古代的和世界的人民革命的历史也能够成为推进农村文化革命的巨大力量。
历史科学怎样下乡
历史科学工作者有了为农民服务的决心,还需要解决怎样服务的问题。
毛主席谆谆教导我们:“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这个宣传的对象决定了我们所应采取的宣传形式和宣传方法,因此对于宣传对象必须下一番调查、研究、分析的功夫。归根到底,仍然是个下乡蹲点的问题。只有下乡蹲点,才有可能熟悉和了解农民,写出内容好、形式好的通俗历史读物。
我们在李家庄分发了一批通俗历史读物,征求农民的意见。他们表示很欢迎。但是,他们也提出了很多意见:
第一,情节不够生动。不少农民反映通俗历史读物“不红火”,有些书里“没有人”(指史话一类),有些事“写得太简单”,“读着没意思”。这就是说,他们希望的历史读物,人物要有性格,故事要有情节。历史科学不是文艺作品,当然不允许随意虚构,但却应当尽量写得像文艺作品一样生动可读。它不但要说服人,而且要感动人。历史本来是无限生动的,但到我们手里往往把它弄得干巴巴的,这是我们的过错。
第二,语言文字不够群众化。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难字难句、名词术语、人名地名太多,文章半文半白、半中半西,农民不容易懂;另一个问题是有些书带有“学生腔”,表达方式和农民的不一样,他们看不惯。毛主席再三要我们学习人民的语汇。我们听了农民讲的一些故事,他们的语言确实生动、简洁、风趣。我们应当认真地向农民学习,这样才能把一件事、把一个思想说到农民的心坎上。
第三,选题缺乏针对性。有些农民反映,通俗历史读物里写的人物、事件,他们大多不知道,而他们熟悉的人物、事件,书里又没有。譬如,这里距北宋名将杨业的故乡很近,他们自然而然地很关心杨家将。农民希望复习和验证自己已有的历史知识,并在这个基础上扩大知识的领域。如果整本书全是陌生人、陌生事,农民是要摇头的。
此外,还可以采用连环画、故事会、幻灯片、科教影片等手段,创造一些普及历史知识的新途径。
历史科学怎样下乡?办法是从实践中来的。如果我们真正放下架子,到群众中去,诚恳地向农民学习,诚恳地为农民做事,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积累起普及历史知识的好经验和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