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出土文献视野下的黄老道家研究
一、引言
战国中晚期到秦汉之际,黄老思想极为流行,这是一种具有道家色彩的政治思想,既有丰富的理论性,又有强烈的现实感。老庄道家虽具高深哲理,但缺乏落实到现实世界的方案,而黄老之学既以道家思想为主干,又援名、法入道,借用阴阳家之框架,重视儒家的伦理教化,不否定固有的文化传统,而是着眼于建构现实的价值和秩序,从而完成了道家思想的现代化,成为一种极具可操作性的政治思想。作为战国秦汉政治思想史的一条主线,黄老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这里有必要首先澄清“黄老”这个概念,本章主要从思想主旨而不是从师承渊源上谈“黄老”。在《史记·乐毅列传》中司马迁的确描述过有着明确师承渊源的“黄老学派”,但《史记》同时又借用“黄老”指代战国秦汉时期作为事实广泛存在的政治思潮,其内涵要远远大于狭义的“黄老学派”,这种思潮的特色简而言之,是将以老子为代表的“道”作为思想的基础,将以黄帝为代表的“天道”作为行动的法则,贯穿着本与末、道与术相对应的思维。正因为司马迁是借用了后代的名称去指称以前的思想,因此即便文献中没有出现“老子”“黄帝”,我们也可以依据其特色,将其判定为和“黄老”相关的材料。
对于这样的“黄老”文献,蒙文通、郭沫若等老一辈学者做过开拓性的研究,蒙文通对于《史记》中那些“学黄老之术”“本于黄老”“言黄老意”的人物做过详细的梳理。郭沫若利用青铜器“陈侯因敦”中出现的“高祖黄帝”,分析过“黄帝”之学在齐国兴盛的原因。然而,由于材料过少,他们最终只能勾勒出个别的线索,无法把握其基本形态和整体面貌,黄老学的研究很难有大的进展。
这种状况到20世纪70年代马王堆帛书出现之后,有了很大的改观,由于《黄帝四经》等佚文重见天日,与黄老相关的资料大量涌现,引发了黄老道家第一轮研究热潮,学界基本上倾向于用《黄帝四经》作为秦汉之际黄老道家的代表性文献,黄老学研究的序幕由此正式拉开。近年郭店楚简《太一生水》,上海博物馆藏楚简《恒先》《三德》《凡物流形》,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汤在啻门》《汤处于汤丘》《殷高宗问于三寿》等新材料的公布,又引发了黄老道家第二轮研究热潮。如果说出土文献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思想史版图的话,黄老道家就是极好的例子。因为通过出土文献,黄老道家的内涵才开始丰满起来,具备了立体感。这些出土文献同时激活了对《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鹖冠子》等传世文献的重新解读,使原来学派特征不那么浓厚,被视为杂家而不受重视的文献焕发出新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