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礼记》的篇名及分类
《礼记》详细记载了秦汉以前的政治、社会制度,涵盖了中国古代“礼”的主要内容,有对《仪礼》的部分内容进行诠释的,也有探讨制礼深义、修身做人的,内容博杂,涉及政治、道德、哲学、历史、法律、祭祀、历法、地理以及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由于《礼记》由多人撰写,采自多种古籍遗说,因此内容极为庞杂,编排也较零乱,后人采用归类方法进行研究。东汉郑玄将四十九篇分为通论、制度、丧服、吉礼或吉事、祭祀、子法、世子法、乐记、明堂或明堂阴阳九类。孔颖达《礼记正义》于每篇之下皆有“案郑目录云……”一段,郑录每篇皆有“此于《别录》属某某”的记载。《别录》是刘向所撰,由郑玄《目录》所引《别录》可以说明两个问题:其一,《礼记》四十九篇的抄辑时间,当在成帝命刘向校书之前;其二,由《别录》的分类可见,四十九篇之《礼记》确系从各种记文中抄合而成。现节录孔《疏》引郑玄《礼记目录》所述《别录》的分类如下:
名曰“曲礼”者,以其篇记五礼之事。祭祀之说,吉礼也;丧荒去国之说,凶礼也;致贡朝会之说,宾礼也;兵车旌鸿之说,军礼也;事长敬老执贽纳女之说,嘉礼也。此于《别录》属制度。
名曰“檀弓”者,以其记人善于礼,故著其姓名以显之。姓檀名弓。今山阳有檀氏。此于《别录》属通论。
名曰“王制”者,以其记先王班爵授禄祭祀养老之法度。此于《别录》属制度。
名曰“月令”者,以其记十二月政之所行也。本《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之首章也。以礼家好事抄合之,后人因题之,名曰《礼记》,言周公所作,其中官名时事多不合周法。此于《别录》属明堂阴阳记。
名为“曾子问”者,以其记所问多明于礼,故著姓名以显之。曾子,孔子弟子曾参。此于《别录》属丧服。
名曰“文王世子”者,以其记文王为世子时之法。此于《别录》属世子法。
名曰“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阴阳转旋之道。此于《别录》属通论。
名为“礼器”者,以其记礼使人成器之义也。故孔子谓子贡:“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此于《别录》属制度。
名“郊特牲”者,以其记郊天用骍犊之义。此于《别录》属祭祀。
名曰“内则”者,以其记男女居室事父母舅姑之法。此于《别录》属子法。
名曰“玉藻”者,以其记天子服冕之事也。冕之旒以藻紃为之,贯玉为饰。此于《别录》属通论。
名曰“明堂位”者,以其记诸侯朝周公于明堂之时所陈列之位也。在国之阳,其制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此于《别录》属明堂阴阳。
“丧服小记”者,以其记丧服之小义也。此于《别录》属丧服。
名曰“大传”者,以其记祖宗人亲之大义。此于《别录》属通论。
名曰“少仪”者,以其记相见及荐羞之少威仪,少犹小也。此于《别录》属制度。
名曰“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此于《别录》属通论。
名曰“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此于《别录》属乐记。盖十一篇合为一篇,有《乐本》,有《乐论》,有《乐施》,有《乐言》,有《乐礼》,有《乐情》,有《乐化》,有《乐象》,有《宾牟贾》,有《师乙》,有《魏文侯》。今虽合此,略有分焉。
名曰“杂记”者,以其杂记诸侯以下至士之丧事。此于《别录》属丧服。分为上下,义与《曲礼》、《檀弓》分别不殊也。
名曰“丧大记”者,以其记人君以下始死、小敛、大敛、殡葬之事。此于《别录》属丧服。
名曰“祭法”者,以其记有虞氏至周天子以下所制祀群神之数。此于《别录》属祭祀。
名曰“祭义”者,以其记祭祀斋戒荐羞之义也。此于《别录》属祭祀。
名曰“祭统”者,以其记祭祀之本也。此于《别录》属祭祀。
名曰“经解”者,以其记六艺政教之得失也。此于《别录》属通论。
名曰“哀公问”者,善其问礼,著谥显之也。此于《别录》属通论。
名曰“仲尼燕居”者,善其不倦,燕居犹使三子侍之,言及于礼。著其字,言事可法。退朝而处曰燕居。此于《别录》属通论。
名曰“孔子闲居”者,善其无倦而不亵,犹使一弟子侍,为之说《诗》。著其氏,言可法也。退燕避人曰闲居。此于《别录》属通论。
名“坊记”者,以其记六艺之义所以坊人之失者也。此于《别录》属通论。
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伋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此于《别录》属通论。
名曰“表记”者,以其记君子之德见于仪表。此于《别录》属通论。
名曰“缁衣”者,善其好贤者厚也。《缁衣》,郑诗也。其诗曰:“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粲,餐也。设餐以授之,爱之,欲饮食之。言缁衣之贤者居朝廷宜其服也,我欲就为改制其衣,反欲与之新衣,厚之而无已。此于《别录》属通论。
名曰“奔丧”者,以其居他国闻丧奔归之礼。此于《别录》属丧服之礼矣,实《逸曲礼》之正篇也。
名曰“问丧”者,以其记善问居丧之礼所由也。此于《别录》属丧服也。
名曰“服问”者,以其善问以知有服而遭丧所变易之节。此于《别录》属丧服也。
名曰“间传”者,以其记丧服之间轻重所宜。此于《别录》属丧服。
名曰“三年问”者,善其问以知丧服年月所由。此于《别录》属丧服。
名曰“深衣”者,以其记深衣之制也。深衣,连衣裳而纯之以采者。素纯曰长衣,有表则谓之中衣。大夫以上祭服之中衣用素。《诗》云:“素衣朱襮。”《玉藻》曰:“以帛裹布,非礼也。”士祭以朝服,中衣以布明矣。此于《别录》属制度。
名曰“投壶”者,以其记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此于《别录》属吉礼,亦属《曲礼》之正篇。
名曰“儒行”者,以其记有道德者所行也。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又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此于《别录》属通论。
名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此于《别录》属通论。
名曰“冠义”者,以其记冠礼成人之义。此于《别录》属吉事。
名曰“昏义”者,以其记娶妻之义,内教之所由成也。此于《别录》属吉事也。
名曰“乡饮酒义”者,以其记乡大夫饮宾于庠序之礼,尊贤养老之义。此于《别录》属吉事。
名曰“射义”者,以其记燕射、大射之礼,观德行取于士之义。此于《别录》属吉事。
名曰“燕义”者,以其记君臣燕饮之礼,上下相尊之义。此于《别录》属吉事。
名曰“聘义”者,以其记诸侯之国交相聘问之礼,重礼轻财之义也。此于《别录》属吉事。
名曰“丧服四制”者,以其记丧服之制取于仁义礼知也。此于《别录》旧说属丧服。
近人梁启超将大、小戴《礼记》篇目混合在一起,按内容分为以下十类:
(甲)记述某项礼节条文之专篇
(乙)记述某项政令之专篇
(丙)解释礼经之专篇
(丁)专记孔子言论
(戊)记孔门及时人杂事
(己)制度之杂记载
(庚)制度礼节之专门的考证及杂考证
(辛)通论礼意或学术
(壬)杂记格言
(癸)某项掌故之专记
今人王文锦将《礼记》划分为八类,自以为并非科学分类,而是通过这样的分类粗略地反映各篇的性质:
有专记某项礼节的,体例跟《仪礼》相近,如《奔丧》、《投壶》;
有专说明《仪礼》的,如《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它们是分别解释《仪礼》中《士冠礼》、《昏礼》、《乡饮酒礼》、《乡射礼》、《大射仪》、《燕礼》、《聘礼》、《丧服》各篇制礼意义的,跟《仪礼》关系最为密切;
有杂记丧服、丧事的,如《檀弓》、《曾子问》、《丧服小记》、《杂记》、《丧大记》、《奔丧》、《问丧》、《服问》、《间传》、《三年问》、《丧服四制》等;
有记述各种礼制的,如《王制》、《礼器》、《郊特牲》、《玉藻》、《明堂位》、《大传》、《祭法》、《祭统》、《深衣》等篇;
有侧重记日常生活礼节和守则的,如《曲礼》、《内则》、《少仪》等篇;
有记孔子言论的,如《坊记》、《表记》、《缁衣》、《仲尼燕居》、《孔子闲居》、《哀公问》、《儒行》等,这些篇大都是托名孔子的儒家言论;
有结构比较完整的儒家论文,如《礼运》、《学记》、《祭义》、《经解》、《大学》、《中庸》等篇;
此外,还有授时颁政的《月令》,意在为王子示范的《文王世子》。
杨天宇则以为《礼记》中多数篇的命名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许多篇的篇名都只可视为该篇的代号,并不能反映该篇的实际内容,因此,不可仅据篇名而望文生义。杨天宇将根据《礼记》篇目的命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依据篇中所记主要内容命名。《王制》、《月令》、《礼运》、《内则》、《丧服小记》、《学记》、《乐记》、《祭法》、《祭义》、《坊记》、《三年问》、《奔丧》、《深衣》、《投壶》、《儒行》、《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等二十二篇。
第二,仅据首节或仅据篇中部分内容命名。《檀弓》(上、下)、《文王世子》、《祭统》、《经解》、《中庸》、《表记》、《问丧》等八篇皆是。
第三,取篇首或句首中若干字,或取篇中若干字命名。《曾子问》、《礼器》、《郊特牲》、《玉藻》、《明堂位》、《哀公问》、《仲尼燕居》、《孔子闲居》、《缁衣》、《大学》等十篇皆是。
第四,以所记内容的性质命名。《曲礼》(上、下)、《大传》、《少仪》、《杂记》(上、下)、《丧大记》等七篇皆是。
第五,命名之由不详者。《服问》、《间传》两篇皆是。
由此可见,四十九篇的命名,非同一例,盖因做记者既非一人,又非一时之人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