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态保护凸显传统技艺资源优势
——来自“扬中竹编”非遗项目的实地调研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是以传承人为载体流动着的文化。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不断深入推进,如何实施非遗项目资源的“活态”保护长远规划成为现实课题。
承担着延续使命的手艺人是“非遗”技艺保护的核心。现今,他们的许多技艺都普遍面临濒危断层、因受限于经济价值而无法形成广阔市场、少有学徒等诸多问题,难以延续。如何扭转这种趋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到既保持传统手工技艺的“流动性”又不失其本真性,在生产性保护合理开发利用中转化为“活态”生产力,以推动其技艺产品更好地融入当代、融入大众、融入生活,在进一步的生产性产业保护中,使之良性循环并产生利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此,我们专门赴“竹编之乡”——江苏省镇江扬中市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扬中竹编传承的渊源及背景
扬中位于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中下游,由长江主航道南侧的雷公嘴、太平洲、西沙、中心沙四个江岛组成。东北与泰州、扬州隔江相望,西南与镇江、常州一衣带水,南北桥连接沪宁高速公路和京沪铁路。地域总面积332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228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三十余万,由于处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水陆网络纵横交错,布局合理,因此交通极为便捷。扬中可与40多个国家的136个港口通航。根据区域有关规划,扬中未来将形成“一岛五桥”中心核链,是全国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位列中国中小城市百强。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扬中竹资源极为丰富,有淡竹、燕竹、榉竹、慈竹、黄石竹、紫竹、水竹、刚竹、畚箕竹、斑竹等十多个品种。扬中竹编起源于宋朝,由外来移民引入,从而带动了竹编行业的发展,从事竹编的艺人日益增加。而真正把竹编从实用技术上升到艺术领域,则要追溯到民国初年,扬中篾匠郭国兴曾以每寸21根之细篾编成一张竹席,上缀有“二龙戏珠”图案,令人称奇。后他编制的作品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举夺得金奖。至20世纪90年代,耿月新对竹编题材及技法大胆进行革新,以纯工艺品制作为主,开辟了扬中竹编一个新的时代,极大地提升了竹编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
扬中竹编创作的内容丰富广泛,名人头像、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神佛众生等都能通过竹编艺术呈现其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情态,可谓手工技艺一绝。
在生产制作过程中,竹编艺人起初为了生计主要编制各种生产、生活用具,后为了产品交易,逐渐加入各种图案,以增强观赏性。竹编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有一套严密精细的流程,专业工具是不可或缺的,如篾刀、凿刀、刮刀、绞刀、赶刀、篾针等。篾匠的手艺有高有低,其基本步骤为:先选择毛竹,竹子一般应为三龄竹,条杆要高,竹节疤要平,然后根据制品尺寸要求,用锯子断料。同时,要确定篾的宽度和厚度。其中的抽宽,主要作用在于控制篾的宽度。刮篾程序是为了准确掌握篾的厚度和光度。接着进行的拉丝环节是为使光度、厚度达到篾制材料的要求。以扣刀拉成篾丝,一般师傅只能将每寸篾丝劈成七八根。可技艺高超的师傅,却能将每寸篾丝劈成46根以上。最细的只有头发丝那般,足见其技艺之精湛。劈好后的材料均放到染缸内,染上所需要的颜色后晾干。最后,依据产品构图进行编织。一般采用“蛇皮纹”“蒙七”(一根间一根)的编织方法将其用硬纸板固定在竹编背面,然后配上镜框,这样一幅竹编工艺品才算真正完成。
相比其他工艺品,扬中竹编具有绿色环保、清新典雅的特点。据了解,用这种极细的篾加工的凉席,平坦而柔软,卷叠收藏均可,并且耐用而不易损坏,使用到最后呈紫红色,光滑如肌,易长期保存。扬中的竹制品多种多样,除了能编成美观清爽的竹凉席外,还能做成篮子、床、椅、簸箕、竹筛等生活用品,种类多样。
油坊镇的竹编艺人耿月新是“扬中竹编”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从15岁开始跟篾匠师傅学习竹编手艺,20世纪60年代在上海郊区靠竹艺编织谋生,90年代后,他开始自己琢磨新型的竹编工艺,在不断地传承中,他的竹编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民间工艺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95年,耿月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1997年,被中国文联授予“全国十大工艺美术师”称号;2004年6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授予个人贡献奖。
月新竹编细腻、清晰、新巧、高雅,采取均衡和对称的形式结构,散发出独特的神韵和魅力。特别是他大胆突破传统竹编题材的瓶颈,把艺术的视角延伸向更广泛的领域,提升了竹编的文化品位,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目前,扬中从事竹编业的技艺者分布于全市各乡镇,他们中既有专门从事竹编的,也有劳作之余的爱好者。这些竹编艺人大多已是不惑或耄耋之年,掌握此技艺的年轻人很少。针对竹编技艺传承后劲不足的现状,传承人耿月新多有焦虑。为了继承和弘扬竹编文化,1997年,在扬中市文广体局的协助和支持下,他成立了“扬中市月新竹艺研究所”,吸纳了一批竹艺能人,加强艺术研究和创新。近年来,他更是想方设法扩大竹编技艺的影响,积极开展培训,走进学校课堂传承竹编技艺,吸纳和招收多名学员,手把手辅导其学习竹编。他还与江苏省残联合作,帮扶残疾人学习工作报酬较高的手艺,使他们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将竹编技艺发扬光大。
二、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困境与成因
要想非遗技艺保持传承并绵延不绝,关键在于传承人,“人在艺在”,如何健全传承机制,充分发挥传承人的作用,发掘好项目资源功能等,这都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当然,仅靠传承个人的努力是单薄的,扬中竹编因长期缺乏经济扶持,经费缺口较大,建设竹编博物馆等在用地、资金上均存在发展困难。要想保存老技艺并存续,就必须依靠多方面的助力。
扬中竹编曾创造过辉煌,为扬中赢得过荣誉。在经过了一个空前的繁荣期后,随着全球经济的日新月异,由于受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加之民间日用竹编,如竹席、竹篮、竹扇等日用品逐渐被塑料制品和机制品取代,扬中竹编的生产已经开始萎缩。调研显示,现在全镇竹编作坊经营少之又少。
基于产品销路收窄,受空间、资金、人员限制,没有专门的生产基地进行制作,也是妨碍项目原材料加工和成品制作的原因之一。竹编场地拥挤,设计没有工坊,培训没有场地,展示没有场馆,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扬中竹编的生产和拓展。
改革开放后,随着乡镇工业的崛起,扬中的许多年轻人纷纷弃农外出务工,这期间,传统竹编工艺和其他手工艺一度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那些传统技艺由于操作工艺复杂、学习时间久等,不能吸引年轻人投入传习。再者,学会一门传统手工艺,需要日积月累地磨炼,还要在师傅的引导下不断摸索经验和方法,这期间要耐得住寂寞,一些年轻人没能持之以恒,半途中纷纷转行,去寻求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大收益的行当。
同时,传统手工艺家传的方式也有改变,手工艺收入不高,一些艺人的子女不愿继承祖辈的老行当,更重要的是,一些手工艺人也不希望孩子未来像他们一样靠手艺吃饭,因此,家族传承断档的情况与日俱增。
传统技艺延承到现代,正处在一个较为难堪的境地,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尤其是耿月新所从事的竹编艺术,对艺术家的技术要求高、制作周期长等都是制约新派竹编发展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市场前景也是衡量传统技艺能否兴盛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各种传统工艺品逐渐被新工艺替代,淡出了现代人的生活,呈现边缘化、苍白化的发展态势。
那么,处于这种困境,缘何一些传统手工艺人还在坚守?通过调研了解到,就耿月新而言,竹编艺术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放在他面前的是痛苦的抉择:是外出赚钱,还是干老本行?最终他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干老本行,外出经营。其最终目的就是让竹编技艺走出本土,走向世界。耿月新对这门绝技的传承信心充足,现在他正盘算着因地制宜,建立专门的竹编工作室和艺术博物馆,同时着重教授一批徒弟承习技艺。
在当地,我们发现,一部分手艺人,既想保护延承好自己的技艺,又想赚到钱、谋求更大的发展。他们纠结于发展与传承之间的矛盾。此外,社会等对传统手工艺者这个群体缺乏关注,也是传统手工艺传承遭遇困境的原因之一。
三、得力的扶持是传统技艺发展的助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传统手工艺的地位也在发生改变,一些传统手工艺因为生产方式的变换,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步伐。但是,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技艺文化积淀,则需要去大力扶持,不能让其失传。
扬中市文化馆作为扬中竹编的项目保护责任单位,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将竹编打造成具有扬中地域特色的传统产业资源品牌。
2007年,扬中竹编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后,扬中市文化馆组织人员搜集整理大量竹编申报资料,呈送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积极推介扬中为竹编之乡。江中小岛的传统技艺引起民俗专家的极大兴趣,通过实地考察,顺利通过评审,扬中荣获“竹编之乡”称号。
此外,扬中市文化馆还不断丰富宣传载体,扩大扬中竹编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宣传实效,制作了扬中竹编技艺专题网媒,刊载大量的竹编图文资料,帮助设立了研究工作室以展示竹编创作成果及耿月新的个人成就。在传统节日里,扬中文化馆还举办各类展示竹编技艺的民俗文化联谊活动,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技艺,扬中市文化馆主动帮助耿月新设立家庭竹编展示厅,协助油坊镇文体服务中心辟出专门房间陈列竹编精品。
扬中市文化馆还认真制定了系列保护规划,并按计划和序时进度实实在在地开展阶段性保护工作。近年来,扬中市文化馆对竹编还进行了调研,全面了解竹编整体生存状态和生产性保护情况,并将调研信息及时反馈给上级主管部门,努力争取政府最大力度的资助。在主管部门的推动下,耿月新的多幅富有文化韵味的竹编作品被国内外鉴赏家收藏,其作品也多次参加各种赛事,屡获大奖。如《百帝图》在中法文化年展出、《张学良书法》荣获国家民间艺术展金奖、《农家乐》荣获国家旅游交易会金奖、《梅兰菊竹》荣获国家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铜奖等。在第八届江苏省园博会召开期间,展出的扬中竹编作品获得省内外参观者的好评。2008年策划举办的扬中市手工艺制作大赛中,来自全市的能工巧匠齐聚竞技,其中包括竹编新人大赛,扬中市通过比赛发现了一批竹编技艺能人,为竹编技艺传承队伍增添了新鲜活力。
目前,扬中市文广体局正积极协助耿月新对竹编进行生产性加工,以确保传承人个人产业年销售额进一步增长。
四、充分发挥传统技艺资源优势
在考察中我们体会到,随着国家非遗保护机制的日趋完善,有的地方会把入选名录当成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保护措施不落实,一旦名录批复后就认为大功告成,一些珍贵的非遗技艺因得不到循序渐进的保护而深居冷宫。有的地方,只把传统技艺项目作为经济资源盲目且过度地进行商业化、功利化的开发利用,没有按科学规律进行得当的保护,弱化甚至异化了其文化本原内涵,导致技艺失真走样,甚至遭到破坏,面目全非。基于诸种保护不利的状况,我们认为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是:
一是要做好非遗项目、传承人、传承基地保护监督工作,进行有机整合,落实立法保护,积极健全机制,充分发挥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积极探索科学保护策略。
二是抓基础,即人才队伍、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传统技艺的培训水平。
三是抓亮点,即技艺保护创新工作。完善相关政策、培育传统精品产业项目,重点搭建新的产业研发平台。
四是抓拓展,即大力扩展非遗文化产业空间。加强民间技艺的“活态”传承,建立生产性保护基地,逐步实现“非遗”技艺产业良性互动。着力探索技艺保护的创新模式,通过合理利用,把传统元素与现代载体紧密融合,以多元化的艺术装饰造诣打造传统技艺制品包装,提升产品功能价值,并在市场上找到适销对路、深受群众喜爱的销售渠道,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鉴于保护资金缺口的问题,可以建立政府、民间股份、公益性投入互补的机制,即政府加大投入,吸纳民间资本参与传统资源产业运作,使得效益共赢。
同时,还可通过命名、提供专项资金扶助、制定优惠政策等方式,解决传承人生活的后顾之忧。针对传承后继乏人的状况,要提供鼓励传承政策,使民间技艺传承人有一定的工资待遇和补贴,把传承项目成效与奖励挂钩,同时完善市、县、乡镇的保护责任制,对保护工作做得好的区域和责任单位予以奖励。
综上调研,通过“活态”良性循环,给传统手工艺注入现代科技、审美理念,挖掘和提高其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研发出与现代生产生活相适应的精品,从而使传统技艺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只有这样,才能让其谋求更新、更广阔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