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克难的历史关口,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总结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经验,展望中华民族未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得出一个理性而又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和领会过程中,国内外舆论界对当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所表现出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所持有的坚定信念,都有很深的印象。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说,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走什么路的问题,是关乎兴衰成败的问题。我们开车出行都要先查路线,因为路走得对不对,是能否准时顺利到达的关键。路走对了,就走得顺畅,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就会顺利;路走错了,就会走弯路甚至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事业就要遭受挫折。因此,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道路问题上,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自觉。道路的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基础和前提。
特别链接
南辕北辙的故事
(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战国策·魏策四》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基于历史经验和教训的理性自觉。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许多先贤志士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但在中国共产党产生之前始终没有找到走上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道路。其他的路我们都曾经尝试过,却没有一条走得通。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我们党先是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用哲学的术语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存在是合理的,因为这种道路是在实践中找到的符合中国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现实存在,这种存在是基于其合理性而生成和发展的。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基于30多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的成功。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在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了各种危机和严峻挑战,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30多年的努力奋斗,我们已经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就大历史的尺度来讲,30年是短暂的,可是,中国的和平发展已经颠覆了旧的世界格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组织等世界舞台上的发言权得到了明显提升,世界旧有的南北结构、东西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G7的风头已经被G20所盖过。一种实践已经证明成功了的道路显然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合理的道路。当前,金融危机仍然使世界经济面临许多不确定性,任何动摇都是自乱阵脚。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期,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必须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又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创新,才能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也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经过自主探索且实践证明是非常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何动摇都只能延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走其他道路的尝试都失败了,而新中国成立之后走苏联模式的道路也留给我们许多教训,使我们走了不少弯路。因此,我们不能走回头路,也就是说,既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也不能再回到过去那种“左”的所谓的完全计划经济模式的道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符合中国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合理道路,我们必须坚持。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定、要求和目标取向。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让当代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用短短几十年时间把中国这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转变成为一个经济大国,大大改变了世界格局。这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应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和规律,因而也应该引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关乎党的命脉,也关乎我们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社会实际、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所以它是合理的,它也必将不断拓展延伸。习近平同志在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总而言之,一方面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根据变化的形势不断调整我们的策略;另一方面也必须“不畏浮云遮望眼”,始终不渝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永无止境,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我们党必须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必须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我们一定要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上,认清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坚定经过理性思考和选择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实践探索和理性自觉基础上的自信,就是我们成功的秘诀和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