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上的中国:长三角选择性开放新战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公布,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年10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至此,一个相当于第二个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终于浮出了水面。所有这些,无疑给长三角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包含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为主的产业。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未来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二是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尽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三是加快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四是运用生命科学推动农业和医药产业发展。积极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努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突破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条。五是大胆探索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实施好载人航天计划和嫦娥计划,有效进入并和平利用空间,切实加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努力提高地球深部资源探测水平,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种资源。

从产业内容来看,这些产业一直是国家产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和主要方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担负着重要作用,与各地明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具有传承和深化的关系。从战略地位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强调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从选择依据来看,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三条重要的标准:一是产品要有稳定且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而就问题的实质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结合,推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最终形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国际形势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各国都在寻找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开始大力关注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比如,美国政府十分强调新能源、干细胞、航天航空、宽带网络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日本把重点放在商业航天市场、信息技术应用、新型汽车、低碳产业、医疗与护理、新能源(太阳能)等新兴行业。英国为了应对目前的经济衰退,启动了一项批量生产电动车、混合燃料车的“绿色振兴计划”。德国政府批准了总额为5亿欧元的电动汽车研发计划预算。韩国制定《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尖端产业融合、高附加值服务等三大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

为此,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对于集中解决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以下关键问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发展重点,二是体制机制改革,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四是市场的拉动力量,五是财税金融投资政策,六是国际合作,七是规划引导和统筹协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在开放经济中,全球价值链分工、人力资本流动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正是本章研究的出发点和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