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想国》到《代议制政府》:西方政治学名著释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柏拉图的《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一、作者生平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年)是古希腊著名思想家,出生于雅典一个大贵族奴隶主家庭,原名亚里斯托克尼,父亲亚里斯东,是雅典早期国王高德鲁的后裔,母亲伯里克蒂娥,是雅典著名改革家梭伦的后裔。柏拉图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给当时的贵族政治家波利兰普。柏拉图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弟弟。作为一个贵族子弟,柏拉图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7岁开始上学,12岁接受体育训练。在体育课上,他的体育老师见他肩膀宽厚,就称他为“柏拉图”(古希腊语中,“柏拉图”意即“宽肩膀”)。柏拉图对这个名字很满意,并用了一生。18岁时,柏拉图服过一次兵役。20岁时,拜当时著名学者苏格拉底为师,学习哲学,不久就成为苏格拉底最得意的门生。苏格拉底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反民主的贵族政治主张以及对知识的崇尚等,给青年柏拉图留下深刻印象。

由于家世显赫,并且与政界有密切的联系,年轻的柏拉图渴望从事政治。公元前404年,一群雅典贵族(其中有两位是柏拉图的亲戚)发动政变,建立贵族政权,他们邀请柏拉图加入,柏拉图因不满他们对于政敌和平民过于残酷的镇压而谢绝。过了一年,雅典平民起义,驱逐了贵族独裁者,建立民主政治,柏拉图曾重新考虑加入政界,但遭到阻挠,因为此时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被平民政权以亵渎神明的罪名处死。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参与政治的希望破灭,于是离开雅典,外出游历。在其后十余年间,先后游历了埃及、意大利、西西里等地,这是一个自由考察和增长见识的机会,也是形成柏拉图思想体系的重要阶段。经过长期周游,他对各种学说、各地的政治制度和风俗人情有了详细的了解。在吸收各派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同时,在考察各地政治制度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建立正义之国的设想。

柏拉图回到雅典后,于公元前387年创办了一所哲学和科学学校,叫“学园”(音译为“阿卡德米”)。他一边广收门徒,培养人才;一边著书立说,宣传其哲学和政治主张。此后40多年,除了两次短暂的叙拉古之行外,柏拉图一直在雅典主持学园工作。其大部分著作均在这个时期完成。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参加一个学生的婚礼,在小睡中平静去世,终年80岁。柏拉图去世以后,学园由他的侄子接办,一直到公元592年被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关闭为止,前后持续达9个世纪,在欧洲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柏拉图一生著述甚丰,多采用对话体裁。现存对话录有20多篇,按其写作年代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对话固守苏格拉底思想体系,苏格拉底是每篇对话录中的主要发言人。在后期对话中,虽仍以苏格拉底为代言者,但阐述的却是柏拉图自己的观点。柏拉图的三篇主要政治法律著作《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即属于后期对话。《理想国》大约写于公元前386年,副题是《国家或正义论》,是柏拉图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后人研究其政治思想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