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鲁迅在日本的那几年——《藤野先生》
篇幅不长的《藤野先生》包含了很多信息,鲁迅在日本的学习经历、生活感受、思想转折都在其中有所体现,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在这里有着细致的记载。《藤野先生》不仅是鲁迅个人生活的回忆,而且是当时时代大背景的折射,让我们从中看到了当时日本学生狭隘的民族观念、日俄战争时的世界局势……鲁迅看似在漫不经心地闲谈叙述,实则形散而神不散,让《藤野先生》这短短一篇散文迸发出闪耀的思想光芒。
一、仙台是座什么样的城市
“仙台”的名字是不是听起来觉得很美?仙台是日本东北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1904年至1906年,鲁迅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读书,这个学校现在叫作东北大学医学部。后来为了表示对鲁迅的重视,东北大学建设了鲁迅纪念馆,墙上挂着鲁迅当年的成绩单,鲁迅当年的成绩在全年级排68名,位居中游。
仙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自然景色非常优美,绿树成荫,温泉密集,是传统的农业大省。仙台建城时间并不长,只有400多年,1600年前后,为了方便与外国通商,当时统治仙台的伊达政宗开始筑城。如今的仙台已经是日本东北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工业生产以炼油、食品、钢铁、印刷、金属加工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仙台有“学都”的美誉,东北大学是日本重要的综合型大学,文、理、工、医、农科都卓有成就,所以鲁迅当年去的是一所很不错的大学哦。仙台还有一座宫城教育大学,与东北大学在位置上相邻,非常注重教育教师的实际技能,是日本11所师范大学之一。
日本有三大名胜景观——松岛、严岛、天桥立。幽美壮丽的松岛就位于仙台市。松岛是一个岛群,由26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还有松岛湾组成,它们是由于火山爆发形成的,经过海水和海风的冲蚀形成了各色各样的景观,随着季节的变化景色也各具生趣。扇谷、富山、大鹰森和多闻山被称为松岛四大观,瑞岩寺则是松岛的宝刹,号称日本第一名刹,矗立在丛丛杉树之中,庄严肃穆,寂静安详。传说日本的杰出诗人松尾芭蕉在来到松岛时被美景震撼,竟然很久都无法写出一句诗来描述松岛的美景,后来赞叹道:“扶桑第一绝景,可与洞庭、西湖媲美。”
仙台有五个盛大的节日——青叶祭典、七夕节、定禅寺街头爵士乐节、陆奥YOSAKOI祭典、SENDAI光之盛典。这五个节日都有哪些意义呢?我们一一道来。青叶祭典是非常有特色的春日祭典,在每年五月的第三个周日召开,前一天晚上有雀舞大会,大家一起模仿麻雀跳舞,非常热闹欢畅。七夕节源于中国,传到日本后最初是皇家的祭祀活动,后来渐渐传到民间。仙台七夕节是每年的八月六、七、八三日,在七夕街附近有七夕祭,姑娘们来“乞巧”,七夕节的前一晚附近的店铺会用短笺、风幡以及千羽鹤来装饰,烟花和歌舞表演更为七夕节增加了气氛。定禅寺街头爵士乐节是一场音乐盛典,不仅有爵士乐,还有流行乐、摇滚乐等,规模非常壮观。陆奥YOSAKOI祭典是民乐和舞蹈结合的一场盛宴,每年10月中旬举行,音乐和舞蹈的风格多种多样,但都有着极强的感染力,让观众沉醉其中。SENDAI光之盛典如诗如画,在每年年底举行,定禅寺和青叶大街两侧的树被数十万个彩灯装饰,组成一条长长的光之长廊,美不胜收。
二、日俄战争中的托尔斯泰
在日俄战争时期,中国就选择了后一种做法——日本和俄国为了争夺中国的辽东半岛发动了战争,中国选择局外中立,这是中国历史上莫大的耻辱。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了践踏,战争中的东北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烽燧所至,村舍为墟,小民转徙流离哭号于路者,以数十万计。”
托尔斯泰是当时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深受基督教影响的他,对苦难中的人民充满同情,富有正义感,对俄国和日本在中国东北进行的这场不义战争深恶痛绝。1904年,托尔斯泰给俄国沙皇和日本天皇写了一封信,信的开头就是充满劝导又悲天悯人的四个字:“你改过吧!”托尔斯泰在俄国有“第二个沙皇”之称,因为他的文学作品深入人心,被认为在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与沙皇一样的地位,俄国沙皇对此又惊又怕又愤怒。
托尔斯泰写了一篇《请三思!》发表在《泰晤士报》上,引起了世界人民的注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托尔斯泰说:
我既不支持俄国,也不支持日本,而是支持两国的工人,他们受了各自政府的欺骗,被迫去参加毁坏自己的幸福、违背自己的良心和宗教的战争。
托尔斯泰在1906年写信给中国学者辜鸿铭,信中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化的敬仰,也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歉意和同情。这篇书信名为《致一个中国人的信》,现收录在《托尔斯泰文集》中,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一读。托尔斯泰在日俄战争中的态度充分彰显了一个有道德良知的文学家的情操,突破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绽放出闪耀的光芒。
三、藤野先生忆鲁迅
藤野严九郎出生于1874年,比鲁迅先生年长七岁。
他出身医学世家,家中已经连续六代是医生。他早年学过汉学,对中国文化了解一些。1892年,18岁的藤野严九郎到爱知医学校(现在的名古屋大学)学医,1897年得到医生开业证明书,之后又在东京帝国大学(现在的东京大学)医学院学习解剖学。1901年,藤野严九郎来到了仙台医学专科学校担任教师,教一年级学生解剖学和二年级学生解剖实习、局部解剖学。三年后,1904年,鲁迅来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成了藤野严九郎的学生。
鲁迅给藤野严九郎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曾经对侄子说:“周君是个好学生……但不是当医生的人。”也是因为鲁迅的这篇《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开始为中国人熟知。鲁迅退学时,藤野严九郎对鲁迅不再学医感到十分遗憾,鲁迅当时安慰藤野严九郎自己转去学生物学,也许用得上藤野先生教他的解剖学,藤野严九郎信以为真。
1915年,藤野严九郎因为学历不够资格担任新成立的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学院的教师,被迫提出辞职,到东京的一家慈善医院工作过一段时间,1919年回到故乡开诊所行医。1945年8月11日,藤野先生因病逝世。
1936年,有位记者给藤野严九郎看鲁迅先生逝世时的照片,藤野严九郎非常悲伤,回忆起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与鲁迅先生相处的时光,提笔写下了《谨忆周树人君》,饱含深情厚谊。这篇文章后来才为中国人所知,刊登在1976年的《人民日报》上:
因为是多年前的旧事了,所以记忆不是很清楚。但我可以确定我从爱知医学专门学校转职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是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末的事。在那之后两年或三年,周树人君作为第一个从中国来的留学生进入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因为是留学生,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周树人君和一百人左右的新入校生以及三十多人的留级生一起听课。
周君身材不高,脸圆圆的,看上去人很聪明。记得那时周君的身体就不太好,脸色不是健康的血色。当时我主讲人体解剖学。周君上课时虽然非常认真地记笔记,可是从他入学时还不能充分地听、说日语的情况来看,学习上大概很吃力。于是我讲完课后就留下来,看看周君的笔记,把周君漏记、记错的地方添改过来。如果是在东京,周君大概会有很多留学生同胞,可是在仙台,因为只有周君一个中国人,想必他一定很寂寞。可是周君并没有让人感到他寂寞,只记得他上课时非常努力。
如果留下当时的记录的话,就会知道周君的成绩,可惜什么记录也没留下来,在我的记忆中不是非常优秀的学生。
……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回忆我的母亲》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冰心《母亲》
冰心的《母亲》是一首虽短小却饱含深情的诗,和朱德怀念母亲的这篇课文一样,都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情。朱德在我们的印象中是能征善战的大将军,慷慨豪迈,可是在他的母亲眼中,他是她的孩子,永远需要她疼爱的孩子。在每一个母亲心里,孩子都是她永远的牵挂,是她的软肋,也是她的盔甲。
一、四处开枝散叶的客家人
在《回忆我的母亲》中,朱德开篇就介绍母亲是客籍人。客籍人俗称客家人,是一个汉族移民群体,自秦朝起开始大规模地移居,长期聚居于外地,以客为家,开枝散叶,因此名为“客家人”。
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广西、台湾等地区,海外也分布着一些客家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客家人原本说的是中原话,后来吸收了一些南方本地的语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话,不同地区又略有区别。客家人主要是汉族人,“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在不断迁徙的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心理。
客家人有“崇九”的习惯。什么叫“崇九”呢?在客家人心中,因为“九”和“久”同音,所以把“九”视为吉祥的象征,选日子喜欢选初九、十八,盖楼喜欢盖九层、十八层,给礼金时喜欢给999元、1999元,糕点每盒装九个……也因为“韭”和“九”同音,客家人小时候要学习割韭菜。
有很多历史人物是客家人,只是我们通常没有谈及他们的客家人身份,比如郭沫若、朱德、叶剑英等,著名演员张国荣也是客家人。客家人为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像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所写:“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千百年来,客家人也在为推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步不懈努力。
二、佃农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朱德说:“我家是佃农。”随着时代的进步,“佃农”这个词已经成为历史,你们可能觉得有些陌生,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
佃农是没有土地的农民,他们靠给地主耕种土地来赚取微薄的收入,向地主缴纳地租,忍受地主的剥削。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所描述的家庭生活是典型的佃农家庭生活状况。佃农具有中华民族勤劳吃苦的美德,每天起早贪黑地在田地里耕种,但是收获的大部分粮食都要缴纳给地主,为了获取更多的劳动力而生育许多子女,却又因为需要养育太多嗷嗷待哺的孩子而贫困不堪,虽然他们更加卖力地劳动,但由于旧时代的医疗卫生条件和营养状况很差,部分孩子无法养活,造成很多骨肉分离的悲剧。
现代作家吴组缃写过一篇小说《一千八百担》,讲述地主是如何在颗粒无收的灾年费尽心思剥削佃农一千八百担粮食的:
那些佃户辛辛苦苦一年做到头,碰到旱年,自然只好东佃两家认亏吃;他不,还是天天要佃户送鸡来,送新上市的青豆来,吃不了,带着走,大担小担差使佃户往他家里挑。恐怕那些赃物直到而今他还不曾吃得完。这都是额外的讹诈,却饱了他个人的腰。
为什么存在这么不合理的佃农经济呢?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的博士论文研究了佃农经济制度,论文名为《佃农理论》,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了租佃制度,强调产权在市场运行中的重要作用,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读一读,当然这本书的内容涉及许多经济学的知识,读起来可能会觉得有些深奥,要做好心理准备哦。
三、中共的第一个秘密党员
提起秘密党员,你们可能会想到电视剧《潜伏》的男主角,隐瞒自己的身份,和敌人斗智斗勇,展开精彩纷呈的谍战。
中国共产党里的第一个秘密党员是谁呢?就是赫赫有名的朱德将军。1911年,朱德参加了辛亥革命,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1921年已经是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俄国十月革命后,朱德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洗礼,还曾到德国考察学习。1922年9月,朱德在德国找到了周恩来,提出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周恩来听说后很高兴,和朱德谈了很久,谈中国局势、谈革命前景、谈马克思主义的未来。
周恩来作为朱德的入党介绍人,向中共中央提交了朱德的入党申请。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同意接受朱德入党,但是考虑到朱德在国民党内部身居高位,为了更有利于革命,决定对外不公开朱德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份,实行保密。这可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开创了中共吸收秘密党员的先河。
朱德回国之后,以秘密党员的身份到四川军阀杨森身边工作。原本杨森想和军阀吴佩孚合作,但是在朱德这位“卧底英雄”的努力劝说下,杨森改旗易帜,接受了国民政府的任命,声称支持北伐。卧底工作赢得胜利,朱德终于能够公开自己的身份,被任命为党代表。
后来中共又发展了许多的秘密党员,比较著名的有廖仲恺、茅盾(沈雁冰)、杨度、刘少白等,他们为革命的胜利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基础,值得后世的人敬仰和学习。
四、朱德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1944年4月,延安杨家岭大礼堂召开了追悼大会,祭奠朱德的母亲钟氏。
因为那时的女性地位低下,朱德的母亲只留下了她的姓氏,没有人知道她的名字。钟氏的祖上是四处漂泊的艺人,她出生时家中生活艰难,后来嫁给了同样家庭贫困的朱德父亲,开始生儿育女和辛苦地劳作。她虽然不识字,却贤惠温顺,通情达理,全心全意地爱着她的子女,非常支持朱德的革命事业。
朱德是一个很孝顺的儿子,虽然常年在外为革命奔波,但心中一直惦念着家中的母亲。1966年,在钟氏去世20多年后,一位意大利记者采访朱德,问:“你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朱德回答说:“我没能侍奉老母,在她离开人间时,我没能端一碗水给她喝。”
1943年,朱德收到侄子的家书,上面写道:“祖母今年已有85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1944年2月,钟氏在锅台做饭时突然觉得身体不适,倒下后就没能再起来,溘然长逝,享年86岁。消息传到延安时已经是3月,朱德闻讯后默默地抽着烟,泪水静静地流淌,一个月没有刮胡子,寄托对母亲的哀思。
他写下了《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深情怀念与母亲有关的点点滴滴。文章发表在《解放日报》上,中共中央领导人决定为钟氏举行一场葬礼,纪念这位勤劳无私的老人,为解放区的女同志树立榜样。中共中央为钟氏献上挽联:“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兴。”毛泽东的挽联写的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
这场在延安举行的追悼会隆重庄严——愿逝者安息,愿生者进取。
五、朱德也会写诗词
我们常常读到毛泽东的诗词,朱德的诗词却很少为人所知。事实上,朱德也写过500多首诗词,所作皆是他革命生涯的宝贵记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百战余生者,群材可撑天。
从征凭两两,大将剩三三。
——《无题》
这首诗写于1918年2月。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讨伐他的护国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在四川参加作战的主要是滇军第一、第二军,经过两年多的战斗后,最后剩下的将领包括朱德在内只有9个人,朱德的这首诗正是据此有感而发。
受到新思想影响的朱德曾经立志要娶有文化的女子为妻,反对封建包办婚姻。1912年,朱德在朋友家认识了毕业于昆明师范学院的萧菊芳,两人互相产生好感,不久结为夫妻。1916年,萧菊芳生下了一个儿子,儿子出生不久,萧菊芳染上疾病,于6月去世。结发之妻撒手西去,朱德十分伤感,写下了七首悼亡诗,表达对妻子的不舍,让我们看到钢铁战士柔情的一面。
雪泥鸿爪江城地,薤露歌声古战场。
忍别娇儿在襁褓,几度相思倍感伤。
——《悼亡》其五
1954年,朱德和叶剑英、罗荣桓等从北京坐火车到广州,华北天降大雪,朱德望着漫天飞雪心情舒畅,写下了下面这首《浪淘沙》,回想当年长征时的场景,惊觉已经过了十多年,望着新中国的新面貌,心中满怀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词写得通俗易懂,在这首词中,我们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壮志豪情。
飞雪满山川,净化平原。融融暖气却春寒。嫩绿新苗逢瑞雪,万姓同欢。
乘兴百人团,巡视江南。长征弹指十余年,景物全新惊世变,天上人间。
——《浪淘沙·雪中过邯郸》
托尔斯泰的幸与不幸——《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是茨威格传记文学作品《三作家》中的一篇。茨威格用出色的肖像描写手法栩栩如生地描摹出大文豪的相貌:托尔斯泰虽然外貌普通,并没有什么“天才”的长相,令许多慕名而来的崇拜者失望,但是他有着深邃的思考和非比寻常的艺术表现力,有着异常丰富的精神世界。茨威格在结尾说托尔斯泰“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为什么呢?托尔斯泰缺少的那一份幸福又是什么呢?
一、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写道:“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被后人视为经典,认为它说出了家庭生活的本质状态。在写出这句话时,托尔斯泰的家庭生活还是比较幸福的,当时他大概想不到晚年自己的家庭也会出现那么不幸的局面。
托尔斯泰的妻子是索菲亚·安德列耶芙娜·托尔斯塔娅,沙皇御医的女儿。他们结婚时托尔斯泰34岁,索菲亚17岁。托尔斯泰早年热衷于社交,对政治、道德哲学非常感兴趣,同情劳动人民,曾经尝试改革,解放自己庄园的农民。和索菲亚成婚之后,正好赶上俄国革命的低潮时期,托尔斯泰基本告别外部世界,主要居住在庄园之中,创作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这两部非常杰出的作品。托尔斯泰对自己的作品要求非常严格,几次修改,直到改到自己满意的程度才罢休。索菲亚常常帮助托尔斯泰誊抄稿件,同时她也负责打理庄园的日常琐事,让托尔斯泰能够专心写作。这个时期他们的婚姻生活整体上是宁静和睦的。
可是托尔斯泰是一个杰出的作家,是能写出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的人,思想上必定会不断地蜕变。1869年,托尔斯泰因为一些事情路过阿尔扎马斯,在这里,他的脑海中突然涌起了前所未有的风暴浪潮,他给妻子写信说:
我在阿尔扎马斯过夜,突然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念头。夜里两点钟,我苦恼、害怕、恐惧起来,这是我从未有过的感受,出现了许多异乎寻常的思想……上帝从没有叫谁经受过。我坐了起来,吩咐套车。
这就是“阿尔扎马斯之夜”,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文学典故。托尔斯泰的思想开始发生巨变,或者说脑海里早年时的自由民主思想重新被唤醒,他的世界观发生了改变,不再接受官办教会,而是认同宗法控制农民的信仰,反对土地私有制,认为自己之前的贵族生活是可耻的。托尔斯泰后来所写的《复活》体现了他思想的变化。
他不同意进行暴力革命,主张通过宣扬基督教的仁爱思想实现社会变革。他开始身体力行,不再做一个只在庄园里写作的老爷,而是像农民一样下地耕种,吃斋茹素,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也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够和过去决裂。于是托尔斯泰和妻子索菲亚的裂痕越来越大——托尔斯泰是一个思想家、作家,他自己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但是索菲亚的思想并没有发生变化,她无法做到告别上流社会舒适的生活,去和底层人民一起劳作,也不理解丈夫为什么这样做还要求她也这样做。
晚年的托尔斯泰主要致力于发表文章宣扬自己的政治、哲学、社会观点,他和索菲亚之间的鸿沟也越来越深。1910年,托尔斯泰签署遗嘱,宣布放弃1881年之后出版的所有著作的版权,他将自己的日记交给朋友切尔特科夫保管。这令索菲亚大发雷霆,托尔斯泰也在这场家庭争吵中心力交瘁。他在写给切尔特科夫的信中说:“这段时间我的生活过得很糟,心绪不好。没有爱,没有快乐,没有生活,没有上帝。”
托尔斯泰夫妻间的矛盾已经变得尽人皆知,托尔斯泰精神上愈加痛苦,在1910年10月离家出走。当时他已经82岁,在出走的途中患上肺炎,11月病逝在阿斯塔波沃车站。按照他的遗嘱,他的遗体埋葬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森林中,死前没有与妻子见面。
在托尔斯泰和索菲亚的争执中,很难评说到底谁对谁错,毕竟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生活的权利。或许托尔斯泰最后正是明白了这一点,所以才选择离家出走。他离家出走前给妻子的信中写道:
对于你不能同我在精神追求上保持一致,我没有也不能指责你。因为每个人的精神生活是他同上帝之间的秘密,别人无权要求什么。如果我这样要求过你,那就错了,这是我的不对。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家庭发生的故事,引起后人无限唏嘘。
二、《三作家》中的另外两位是谁
茨威格是写作传记文学的高手,他的传记文学《三作家》中的三篇皆是精品。除了列夫·托尔斯泰,另外两位引起茨威格写作传记兴趣的是谁呢?答案是:司汤达和卡萨诺瓦。
为什么茨威格会把他们三人合写入《三作家》呢?因为茨威格找到了他们仨的一个共同点——真实坦白。司汤达毫不掩饰地剖析自己的复杂心理,卡萨诺瓦将自己和狐朋狗友鬼混的过往从实道来,托尔斯泰狂热地表达自己对政治、社会、道德的观点。因此,喜欢书写人类真实细腻心理的茨威格将他们三个作家聚到一起。
在《三作家》中,茨威格最先写的是卡萨诺瓦,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有些陌生。卡萨诺瓦是18世纪意大利的一位作家,一生有着数不清的风流韵事。他为了女人挥金如土,喜欢赌博,喜欢冒险,晚年写了一本自传式小说《我的一生》。他一生的真实生活比小说更加戏剧化,深得文学界的关注,茨威格称他为“善于自我写作的天才”。
而司汤达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作家,是《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的父亲是一个富有的律师,思想保守,司汤达很不喜欢他的父亲,他喜欢他的外祖父——一个伏尔泰思想的信奉者。司汤达对法国大革命非常感兴趣,19世纪初拿破仑推翻波旁王朝时,司汤达热情高涨地加入了拿破仑军队。波旁王朝复辟后,司汤达失望地离开了法国,移居意大利。郁郁不得志的司汤达投身于写作,发表了《阿尔芒斯》《红与黑》《巴马修道院》等多部作品,1942年因脑出血去世。
司汤达的墓志铭上写着:“活过、爱过、写过。”
司汤达在小说中细致地剖析人的微妙心理,立志做人类灵魂的观察者。他的小说主人公都是社会生活的反对者,他毫不避讳地借小说表达自己的某些并不光彩的心理,比如唯我主义和利己主义。茨威格在给司汤达写的传记中写道:
事实上,司汤达既是一个无耻的说假话的人,又是一个实在的说真话的人。他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是无视传统道德准则的,他勇往直前,冲破重重内心防御壁垒。就是这样一个生性害羞、面对异性缩手缩脚,常以化名作掩护的男子,一旦握起笔杆子,他便浑身是胆,所有清规戒律统统抛到九霄云外。独自沉思之际,当他遇到精神阻力时,就拽住不放,一直拽到光天化日之下,把它们剖析得纤毫毕现,一丝不挂。那些在物质世界被公认为最忌讳的东西,却被他成功地掌握在精神王国之内。
三、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为什么决裂
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都是俄国极其重要的文学家,两个人原本是相互欣赏的——1853年,托尔斯泰读到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非常敬佩,1855年两人在圣彼得堡一见如故,结为好友。他们原本会像唐代诗坛的李白和杜甫一样,谱写一段友情佳话让后人传颂的,但事情的发展却没那么顺利。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1861年,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到他们共同的朋友家做客,屠格涅夫提到他女儿的家庭教师教他女儿给穷人缝补衣物、为慈善事业捐款,语气中充满赞赏。托尔斯泰听了之后很反感,认为这是富人在居高临下地施舍穷人,本身就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就像一出闹剧。性格直率的托尔斯泰讽刺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屠格涅夫听后非常生气,两人开始争吵,甚至到了动手的地步,好在被人劝阻了。但两个作家的友谊就此破裂,从此17年不相往来。
直到1878年,晚年的托尔斯泰性格渐趋平和,深受基督教仁爱思想的影响,主动给屠格涅夫写了一封道歉信。两人当年争吵的原因本来也是一件小事,各有各的道理,并没有什么原则性的矛盾。屠格涅夫收到来信后立即回信给托尔斯泰,也表达了歉意,并应邀到托尔斯泰的庄园做客,两人言归于好。
后来有一天,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带着家人一起去打猎。托尔斯泰打到了两只鸟,屠格涅夫一直没有打到,羡慕托尔斯泰手气好。直到傍晚,屠格涅夫终于打到了一只鸟,兴奋地让托尔斯泰派他家的狗去叼回鸟,可是托尔斯泰的孩子们带着狗始终找不到那只被屠格涅夫打落的鸟。屠格涅夫坚持说自己肯定打到了鸟,托尔斯泰肯定地说如果真的打到了鸟,不可能找不到。两个人心中又生出了几分不快,但是没有爆发争吵,各自闷闷地回到住处。第二天早上,托尔斯泰嘱咐儿子早早起床去寻找鸟,最后终于找到了——鸟卡在了树枝上。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都松了一口气,两个人相视而笑,过往的所有隔阂终于烟消云散。
1883年,屠格涅夫因病逝世,托尔斯泰听到消息后非常悲伤,给妻子索菲亚写信道:“我总是怀念着屠格涅夫,我深爱着他,我想把他的作品都读一遍……”两个伟大的作家虽然曾经决裂过17年,但兜兜转转,终是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谁说女子不如男——《美丽的颜色》
一个人获得一次诺贝尔奖已经代表其取得过足以流芳百世的成就,然而居里夫人却获得过两次,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既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人。而且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也获得过诺贝尔奖——1903年,皮埃尔·居里和居里夫人还有贝克勒尔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更令人惊讶的是,不仅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获得过诺贝尔奖,他们的大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和女婿约里奥—居里在1932年也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是不是很佩服这样出色的一家人?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没有走科学研究的道路,从事音乐研究,是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在居里夫人去世三年后写了《居里夫人传》,在全世界广为传播。课文《美丽的颜色》就是出自《居里夫人传》。
一、作为树的形象与你站在一起
诗人舒婷有一首《致橡树》,描述心目中理想的爱情,当时风靡大江南北,这里摘录其中几句: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居里夫妇的爱情印证了这首诗,妻子对丈夫不是仰望依赖的姿态,而是与他并肩向前,一起在实验室里进行科学研究,共同做出对世界具有重大贡献的研究成果。
居里夫人出生于波兰,父母都是中学老师,父亲曾在圣彼得堡大学读过物理学,家中虽然不算富裕,但是有着良好的学习气氛。居里夫人的母亲去世得很早,因此居里夫人自幼便形成了坚韧独立的个性,学习十分勤奋刻苦。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身为女性的居里夫人无法在波兰读大学,为了去法国留学,居里夫人做了8年的家庭教师,自学了许多知识。这种学习精神是不是很值得我们敬佩?
在做家庭教师的时候,她曾经与任教家庭的少爷佐洛斯基相恋,但佐洛斯基的父母嫌弃居里夫人出身贫寒,自尊自爱的居里夫人与佐洛斯基分手。多年后,居里夫人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说:“我经历过非常艰难的岁月,回想起来,唯一能使我欣慰的就是我一直维持了自己的尊严,诚实地经历了这一切。”
挥别了错的人,才能遇见对的人——居里夫人去巴黎读大学后,认识了皮埃尔·居里——她的人生伴侣。那是1894年,居里夫人托人找一个设备好的实验室,因此认识了正在巴黎物理化工学院物理实验室工作的皮埃尔·居里。那时的居里先生正在攻读博士学位,35岁依旧单身,不擅长和女性打交道,但和居里夫人相处时却很舒适。两人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相似的个性,又有着相似的理想追求。居里先生在给居里夫人的书信里写道:
若是我们能住得更近,共同徜徉在我们的梦中,这里面,有你的爱国梦,我们的人道主义梦,以及我们的科学的梦,那该有多好……在所有的梦中,我觉得最后一个才是最真实的……
在频繁的学术交流后,志同道合的两个人很快走到了一起。1895年,居里先生和居里夫人举行了婚礼,成了在科学史上留下传奇的居里夫妇。也是在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伦琴发现了X射线。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发现铀盐放出的射线有类似X射线的穿透力。在这两项伟大发现的启发下,居里夫妇开始研究铀射线。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沉浸在实验室里,埋首于科学研究——课文《美丽的颜色》记叙了他们在实验室中的场景。
终于,在1902年,居里夫妇从数吨的残渣中分离出一分克的氯化镭,测到了镭元素的原子量。1903年,居里夫妇和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科研伉俪的典范。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1906年,居里先生不幸被马车撞倒,当场死亡。居里夫人自然十分悲伤,在1908年出版的《皮埃尔·居里著作集》的序言中缅怀了丈夫一生的成就。但是丈夫的去世并不能将她击垮,她依旧坚强执着地继续进行研究工作,1911年分离出纯粹的金属镭,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再度令全世界震惊。
作为一个女性,居里夫人无疑是典范中的典范。在她去世后,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中写道: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伟大的人格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她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能让爱因斯坦做出如此高的评价,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可见一斑。这个时候,或许我们应该再读一遍课文《美丽的颜色》,走进文字描述的场景里,静静地凝视居里夫人在实验室忙碌工作时的美丽身影。
二、世界上最毒的物质之一:钋
居里夫妇是在处理铀矿时发现钋元素的,通过多年的复杂实验予以确认钋元素的存在。居里夫人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国波兰,将这种元素命名为钋,元素符号Po。
钋元素是一种非常稀有的元素。稀有到什么程度呢?它在地壳中的含量是100万亿分之一。我们知道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占48.6%,钋和氧的含量相差实在太悬殊了。
钋元素非常活泼,容易与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很难将它单独提取出来,居里夫妇花费了许多心血,终于探索到钋元素的奥秘。钋元素虽然非常稀少,但是毒性却非常强,1克钋元素能够杀死1000亿人——听起来是不是很惊悚?
在放射性元素中,钋元素是最容易形成胶体的一种元素。它进入人体后,经过水解形成胶粒,特别容易牢牢地附着在蛋白质上,再与血浆结合,就成为很难扩散的化合物,滞留在骨、肺、肝、肾中,造成体内污染,经过长期辐射形成肿瘤。不过不用太担心,空气中的钋含量非常少,钋元素主要是人工合成,大规模地制造钋需要核反应堆,国际协约对此有严格的控制,全世界每年的钋产量只有100克。
为什么要人工制造钋元素呢?它虽然有毒,但是也有它独特的价值所在——钋与铍混合后能消除静电,在工业设备中普遍应用,还可以作为中子源,为航天设备提供热源。
三、蔡元培与居里夫人的“中国之约”
小伙伴们都知道,蔡元培是北京大学的校长,“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倡导者。他和居里夫人曾经有过一个“中国之约”。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1921年年初,蔡元培到欧洲考察大学教育状况,到达法国时,请法国前总理班乐卫推荐几名法国学者到中国访问,班乐卫推荐的第一个人就是居里夫人。那时居里夫人已经获得两次诺贝尔奖,如此轰动的消息蔡元培自然有所耳闻,对居里夫人肃然起敬,于1921年3月8日专程到居里夫人的实验室拜访。
蔡元培在日记中记载了这次拜访的详情。他热情地邀请居里夫人前去中国访问,将先进的科学知识传播给渴求科技进步的中国。居里夫人也关切地询问了中国的科研状况,表示将来如果有机会她愿意去中国访问。两个人友好地达成了“中国之约”。
睿智勤奋的居里夫人给蔡元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他心目中女性的楷模。在1929年3月8日的妇女节演讲中,蔡元培倡导男女平等,认为当时的中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发挥的作用都尚且不足,感慨道:“在高等教育上,如法国居利(里)夫人的有若干人?”表达了对居里夫人成就的高度肯定。
可是居里夫人不幸在1934年早逝,“中国之约”最终未能成行。在听说居里夫人逝世的消息后,蔡元培非常悲痛,深深为居里夫人尚未来到中国表示遗憾,他向巴黎大学的校长发文吊唁,沉痛哀悼居里夫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