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总比问题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要有好方法先有好态度

企业最怕的就是员工没有一个好的态度,明明做错了事情还要找许多的借口为自己推脱;或者是员工在接受一项任务的时候,一旦不合心意就拖拉、不专心,甚至将工作推给其他人。这样的员工缺乏一个好态度,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企业的支柱,只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果一个企业里有三分之一的人员都是这样的员工,那么这个企业必然会死气沉沉、效率低下;如果一个企业有二分之一的员工都这样,那么这个企业离倒闭也就不远了。企业想要焕发出向上、拼搏的光彩,就需要从员工的态度着手,使员工有一个以企业为家、自己是企业主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1.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企业要树立这样一个意识: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在企业发展中,员工心态是最重要的,心态决定一切。美国西点军校有一句非常著名的校训:心灵就像是降落伞,只有打开的时候才有用。员工如果没有一个负责任的心态,就无法全心为企业服务,也无法完成企业交给他的任务。总是会说“不可能”“无法完成”的员工,无形之中就在心里给了自己一个强烈的暗示——许多事情是他无法完成的。“不可能”“无法完成”实际上是懒人和不负责任的人的托辞和借口。一个一流的人才永远坚信“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完成的”。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完成的”要求人们开动脑筋,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努力完成每一项任务。哪怕这个任务十分艰巨,看似不可能完成,也不要为没有完成任务找借口和理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无穷的,智慧也是无穷的,困难和问题在人们的面前,只能让人烦恼一时,但是能很快被善于动脑的人攻克。许多“不可能”只是依照以往的经验和常规理论判断得出来的结论,往往添加了人们许多主观意识,例如信心不足、努力不够或者根本就不想去承担责任等。作为企业员工,要记住“没有办法”或者“不可能完成”对你和公司的发展都是没有半点好处的。请马上将这些字眼从你的字典中删除,你会发现“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完成的”,你会创造许多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奇迹。你也会在不断的突破中享受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喜悦。

在困难和问题面前,很多人都会选择勇敢面对,但是当这些困难和问题依然无法解决的时候,还能够坚持面对困难的人就不多了。其中的一些人便会选择退缩,失去面对困难的勇气。实际上,任何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正确的心态和不惧困难的勇气。很多时候,人们在工作中缺乏的并非是解决问题的智慧,而是面对困难的勇气。

一件事情能否办成,往往不是看一个人抱有多么大的热情,而是看这个人在遇到困难之后,是否还能坚持下来。用一个认真的、不断拼搏的态度面对困难,并且坚信“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完成的”,就没有什么困难是解决不了的。困难只是一时的,面对困难,人们需要坚定一个信念——没有什么是不能完成的!拥有这样的信念,再多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中华一绝”王致和臭豆腐就是由于王致和在面临困境的时候,没有放弃、没有逃避,才终于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吃。据说在康熙年间,王致和有一年赴京赶考,结果名落孙山。后来,他决定留在京城,一边以买豆腐为生,一边继续读书准备下一次科举。王致和毕竟是一个年轻人,在家的时候也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从来没有一点做生意的经验,不懂得如何吆喝吸引顾客。春秋和冬天还好一些,豆腐卖不完第二天再卖也不会坏,但是到了夏天,豆腐卖不完只能丢弃不要。一天,天黑了还有许多豆腐没有卖出去,他只好将豆腐切成小块,用缸腌好,准备过几天拿来拌饭吃。时间一长,他完全忘记了这件事情。直到秋天来临的时候,才想起来自己曾经腌过一缸豆腐。他将腌豆腐拿出来的时候,发现它们已经变成臭气熏天的“臭豆腐”了。当他要把这些“臭豆腐”扔掉的时候,忽然想虽然豆腐臭了,但是还可以吃,自己做的东西,怎么都不能糟蹋了。于是他忍着臭味吃了起来,结果竟然发现,虽然这些豆腐闻起来奇臭无比,吃起来却有一种别致的香味。

于是王致和将这些豆腐拿去给自己的朋友和左邻右舍尝,许多人闻到这个味道都不想吃,经过他的劝说,才勉强同意尝一口。没想到,所有的人都对这个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豆腐赞不绝口,都认为这个豆腐十分美味。此后,王致和开始专门经营臭豆腐。

由于臭豆腐味道独特,并且只有他一家才能生产出来,生意越做越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甚至孝庄太后也要前来尝一尝美味的臭豆腐,吃过之后还对臭豆腐大为称赞。王致和和他的臭豆腐立刻身价倍增所以说,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要找理由逃避,或者是忽视困难,而是应该积极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王致和在面对一缸已经臭掉了的豆腐时,想到的是尝一下,而不是将它全部倒掉。如果王致和将那些臭掉的豆腐全部倒掉,那么人们也许就品尝不到如此美味的臭豆腐,他也不可能成为富甲一方的成功商人。王致和之所以会成功,就是因为他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也因为他肯尝试新的东西。

在英文俗语中有一句话说:“上帝为人们制造一个困难的时候,就会同时制造出三种解决困难的方法出来。”企业和员工都要记住,世上的所有困难都是有解决方法的。方法总比困难多,你只要有一个积极的思想、端正的态度以及一个“世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完成的”勇气,你就一定可以成功。

2.带着积极的心态寻找方法

人都是有惰性的,这是人的天性。那些能够克服惰性的人就能成为积极的人,而无法克服惰性的人就是人们口中的懒人。积极的人总是用乐观的心态过每一天,遇到问题的时候,会积极寻找解决的方法。和态度积极的人在一起,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态度也会积极起来。面对失败,积极者从不沮丧。对于他们而言,失败越多意味着他们越接近成功。因此,即使失败了,他们也会正确看待失败,将每一次失败转化为动力。据说爱迪生为了找出可以用作灯丝的材料,做了5000多次的实验。在成功之前,有一位记者曾经对爱迪生说:“看来光真的是一种奢侈的东西,要想用电灯照亮黑暗真的很困难。至少,你已经失败5000多次了。”爱迪生反而笑着说:“我不是失败了5000多次,而是找到了5000多种并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而已。我最终会找到适合做灯丝的材料的。”事实证明,在经历过5000多次的失败后,积极的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从此人类进入了用电灯照明的时代。

积极的人永远保持着微笑,他们不仅让自己拥有一个好心情,也可以给别人带来阳光。遇到了困难,他们从来不相信世界上有什么挫折能将自己打到。在同一家公司,一起入职的员工,有些人成为公司的骨干、优秀员工,但是有些却成为问题员工,被公司除名。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往往出现在心态上面。积极的员工做事比心态消极的员工更加努力、负责,也更愿意表现自己的长处。面对问题的时候,积极的员工会抱着积极的心态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逃避责任,不敢接受挑战。

巨人集团的史玉柱就是一个拥有积极心态的人,他的故事许多人都很熟悉。从巨人汉卡到巨人大厦,再从脑白金到黄金搭档,史玉柱无疑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他和许多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一样,只用几千元的原始资本就开始了个人奋斗,并由此一发不可收拾。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史玉柱就达到了事业的顶峰。此时的他,又犯下了和许多民营企业家一样头脑过热、过于乐观的通病,由拥有数亿元的富豪变为负债2亿元的“负豪”。尽管在1995年,史玉柱经历了巨人事业由辉煌的巅峰走向溃败的过程,但是他并没有丧失斗志,并没有被失败打倒,反而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巨大的压力。面对着2亿元的巨大债务,史玉柱定下了2000年底一定将钱还清的目标。四年磨一剑,沉寂了四年的史玉柱,凭借着“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人物,也为自己的事业带来了第二次的成功。可以说,这次创业史玉柱并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从“负”开始的。尽管这样,史玉柱没有丧失信心。他怀着积极的心态寻找方法,先将欠下的巨款还上,再一步一步东山再起。2000年8月,史玉柱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当主持人问史玉柱“跌倒的巨人是否还能重新站起来”时,史玉柱非常明确地表示:他不会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一定会还清所欠的债务。

从史玉柱的事迹中可以看出,一个人即使处在绝望的困境当中,也不要放弃希望,更不要自我否定。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将会有助于这个人找到走出绝望的办法。只有拥有积极的心态,才能面对困难永不放弃,才能积极运用智慧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

3.热忱是寻找方法的前提

成功的人都是怀有热忱、主动寻找办法的人。这样的人拥有一颗充满激情的心,他们面对困难不退缩、不畏惧,敢于挑战困难,积极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因此,这样的人才能够不断迈向成功。可以说,成功人士必须具备的一个特质就是充满热忱,面对困难能主动寻找解决的办法。两个才能相同的人,一定是那个能够主动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人取得更大的成就,获得更大的成功。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充满主动的态度,那么即使这个人是个擦鞋匠,他也会成为五星级擦鞋匠,成为成功者。在日本就流行着一个关于擦鞋匠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翁叫木太郎。

木太郎出生在日本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家里贫困,他读完初中就没有继续上学,在家乡的一家化工厂做起了搬运工。工厂生产经营惨淡,无法为工人开出工资,于是木太郎不得不回到家里和家人一起下田。不幸的是,那一年日本遭到地震,地里的庄稼在这场地震中全部被毁掉了。木太郎不得不外出四处打零工糊口。

就在木太郎四处流浪的时候,有一天,一位美国军官让他帮助自己擦皮鞋。木太郎从来没有穿过皮鞋,更不知道应该怎么样擦鞋,但是木太郎心灵手巧,经过美国军官的指点,他掌握了擦皮鞋的技巧,并且第一次擦皮鞋就擦得光可照人。美国军官感到十分满意,给了他一笔丰厚的报酬,这笔报酬可以让木太郎一个星期不用担心生活费的问题。这次之后,木太郎决定靠擦皮鞋赚钱。但是如果和其他擦鞋匠一样,他也不会有多少生意。于是木太郎决定先拜访自己听说过的手艺好的擦鞋匠,向他们请教,从中找出独特的擦鞋方法。抱着这样的热忱,木太郎不仅追求将鞋擦亮、擦干净,同时还在想办法如何让自己与众不同,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于是,他在擦鞋期间还仔细研究顾客的皮鞋质量,努力做到根据皮鞋的质地和类型用最适合的方法将鞋擦干净,并且达到保养皮鞋的目的。

木太郎对皮鞋的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只要有新款皮鞋上市,无论价格多么昂贵,他都会买一双回去亲自感受其舒适度和皮子的质量。对皮鞋的痴迷俨然使他成为一个皮鞋专家。当他和别人擦身而过的时候,就能知道对方穿的是什么品牌的鞋;从鞋底磨损的程度和部位,他可以大概掌握对方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

木太郎对皮鞋事业的热忱让他主动找到了让技术进步的方法,擦鞋技术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即使遇到颜色罕见的皮鞋,他也能用几种不同颜色的鞋油调配出想要的颜色来,这种手艺是其他擦鞋人都不具备的。他还仔细研究鞋油的质地,努力做到不仅让每一双鞋光泽更加持久,鞋面还更加滋润。很快,木太郎便因为拥有精湛的擦鞋技术出名了。1975年,他成了希尔顿饭店的“定点擦鞋匠”,此前,希尔顿饭店从来没有邀请过一名擦鞋匠到他们饭店中擦鞋。木太郎的手艺在那里受到了异常欢迎,许多人在他那里擦了一次鞋后,常常会再将自己的皮鞋邮寄过来让他擦。希尔顿饭店亚太地区总裁说:“没想到我们四星级饭店居然出了一位五星级的擦鞋匠。”日本前首相和许多世界级明星也都在木太郎这里擦过鞋。

成功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出身就将其排斥于门外,它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个小小的擦鞋匠都能够凭借着自己的热忱和主动寻找方法的态度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那么其他人又怎么可能无法取得成功呢?一位哲人曾经说:“如果生活离开了热情,那么任何人都算不得什么;一旦生活有了热情,任何人都是不容小觑的大人物。”即使你现在的工作微不足道,只要你怀有一颗充满热忱的心,主动找方法解决问题,你一样也可以获得成功。

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是大事做不了,小事不屑做,总幻想自己有一天能够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做着一夜成名的美梦,对手头上的事情却没有一颗热忱的心。他们面对工作中的问题能推就推,从来不想自己应该怎么样去解决。成功永远不会降临在这样的人身上,他们也别奢望自己会成功。

很多人的生活状态都是浑浑噩噩的,不知道什么是激情,尤其是在社会打拼多年的人,初入社会的激情已经消磨得干干净净,懒洋洋地打发自己剩下的日子。也有很多人不愿意自己的一生就这般平庸下去,他们会制定一个目标,每天对自己说:“我喜欢现在的工作,因此我会全力以赴面对工作中的种种问题,我会主动找到解决的方法。”只有将全部心神投入到工作当中,潜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才能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就,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收获。

4.专注是矛,可以激发人的最大能量

专注就是将个人的思想意识集中在某一个特定区域,一直到实现既定目标为止。如果说冷静是人生经过历练后总结的精华,那么专注就是人生攻克目标之矛。

在竞争中,实力的强弱并不能决定最后的结果。在工作中,资质平庸的人往往能够凭借着专一用心的态度,有所成就;反而是那些天资聪颖的人,因为用心不专,往往一事无成。成功的人无一不是专注的人。如果在这样竞争激烈的年代,一个人还不能专心于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这个人的人生将面临很大的危机。因此,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的工作成绩并不理想,此时应当反省自己的态度是否不够专注,是否没有真正了解自己所在的企业和自己的工作。专注的员工不会只满足于完成本职工作,而是会主动提出如何改进、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建议。没有人能够比你更加了解自己工作领域中的种种问题,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你就是专家。员工要主动钻研自己的工作,经常考虑工作是否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哪怕只改进一点点,都能为公司省下一大笔资金,赚得更多的利润,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实际上,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有自己专注的领域。现在尽管许多企业都是多元化发展的,但它们也有自己的重头产品,并会将重头产品的开发坚持到底。毕竟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企业能够利用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专注发展一个领域,将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一点上,才能够让自己保持领先的地位,才能持续发展。日本有句谚语:“滚石不生苔。”同样,如果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不能稳定在一个地方发展,总是四处打转,那么这个人或者企业是不会得到收获的。不能集中精力做好一个产品或者一件事情,是许多企业、许多人在成功道路上失败的主要原因。

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短短时间便造就了一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这些人里面不仅有百度的员工和其他的投资家,还包括一名70多岁的美国老太太。这位老人在百度股票只有70多美元一股的时候,用退休金买了几千股的百度股票,直到每股涨到六七百美元的时候,老人依然还在持股,不愿意抛出自己手中的百度股票。

这位老人平时很少上网,也不了解搜索引擎。为什么她对互联网这个新生事物这么感兴趣,又看好百度,将全部退休金拿来购买百度的股票呢?老人笑眯眯地解释:“有一次,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对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的专访。上面说李彦宏在大学学的就是信息管理专业,毕业之后一直从事着和搜索有关的工作,直到创办百度。这20多年,他一直都在搜索引擎这条道路上钻研。我认为,一个公司的创始人具有这样的专注精神,这家公司是不可能不成功的,因此,我把钱投到这样的公司里面,我很放心,不担心其中有什么风险。”

可以说直到今天,互联网都算是一个新生事物,它就像是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成长潜力十分巨大。李彦宏创办百度期间,互联网领域存在着许多的诱惑,这些诱惑很可能导致百度偏离其设定的“做最好的搜索引擎”的目标。2002年,互联网生出无线增值业务,2005年网络游戏异军突起,这些都是只要进入便能够快速赚钱的“金饽饽”。有许多人向李彦宏提议进入这些新生行业,李彦宏斩钉截铁地说:“搜索引擎的潜力十分巨大,并且在这个行业中竞争十分激烈,想要把百度这个搜索引擎做好已经不是一个很容易实现的目标了,为什么还要把手中有限的资源分散到其他事情当中去呢?”

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专注精神,2005年8月,百度以中国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这一光荣身份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在上市当天公司举行的庆功宴上,李彦宏再次强调:“我有1块钱,我会将它投入到搜索当中;如果我有100万,我也会将它投入到搜索当中;如果我有1亿,我依然投入到搜索当中。要知道我们现在才是一只脚刚刚踏入搜索引擎的门槛而已,门内的世界大得我们无法想象,我们一生也无法开发完搜索引擎的全部潜力。”直到现在,百度公司依然贯彻执行“721”的发展战略,即70%的资源直接投入到与搜索引擎有关的产品和技术研发当中,20%的资源投入到与搜索引擎有间接关系的产品和技术研发当中,剩下的10%才用到其他创新性的项目当中。

正是因为拥有这样专注如一的态度,严格按照“721”发展战略运行,百度公司在搜索引擎的事业上才越走越稳、越走越快!

作为企业员工,如何培养自己的专注力,激发个人的最大能力呢?

值得关注的通常都是有意义的事情,因此目标明确是注的前提条件。对于专注来讲,并不是目标越宏大越有利,而是将大目标分解成为阶段性的几个小目标,这样才更有利于集中精神完成这些目标。并将80%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你所专注的事情当中。

有人会说,我很想可以专注做一件事情,但是总有其他事情扰乱我的视线、干扰我的思维,久而久之,我也就无法再专注做什么事情了。

这样的情况很好克服。一个人做事情的时候,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刻意坚持让自己不去管其他的事情,只将眼前的工作做好。当刻意的坚持成为下意识的习惯后,一切便像偏离航线的船回到了正确的航线上一样,成功完成目标就是必然的结果。

另外,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自己预定的目标。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专注完成一件事情或者是工作的时候,总是要面对许多考验。其中有一种考验与自己的利益有关,并且这种利益就摆在眼前,只要能够放下手中的工作,就能获得眼前的利益。这个时候,人们要想到眼前的利益只是“芝麻”,只有专注于手中的工作,才能收获“西瓜”,获得丰厚的回报。

专注是心灵上的资产。人们常常用决心、注意力、专一等名词来形容不同程度的专注,这些词语本质上都代表着同一种心灵资产。专注就像是跟心灵对话,能够开启一条创造能量和收获成功的双向管道,可以引导一个企业的发展和一个人的生活。

5.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

没有一个人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即使是孔子也会不耻下问,说出“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样的话来。在当今信息、科技快速发展、更新的时代,人们所掌握的知识、信息、技术必然有跟不上更新速度的时候。因此,遇到问题向别人询问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反而是帮助你在自己的领域中向前更进一步。

企业在日常运作和管理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会遇到人事、行政、制度等一系列问题。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更是会遇到产品更新、产品发布、市场开发和扩展等各种问题。可以说,企业是在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发展和成长起来的。从根本来讲,企业发展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企业员工,都需要诚实面对自己工作中的问题,而不是不懂装懂、滥竽充数。要养成遇到问题便问“为什么”的习惯,通过不断地询问和解决,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知识宽度和技术程度。

在现代社会中,如果一个企业产生问题却不能及时解决,就会让这个企业停滞不前,陷入危险的地步。如果企业产生的问题是比较简单的,自然立刻得到解决。但是如果一个企业遇到的问题是比较复杂的,要想得到能够解决方法,并不是那么容易,却又不能拖延下去,此时就需要抓住已有的线索,刨根问底,多问几个为什么。只要企业善于发问,能够抓住问题的核心,并且懂得向他人征求意见,那么问题最终会得到解决。

企业管理工作是复杂又庞大的,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必须经常研究问题,并且具备乐于向其他人学习的精神,这样才能使企业的问题逐渐减少,才能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企业员工在接受一项工作的时候,并不需要立刻着手去做,而是应该开动自己的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才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员工在这方面没有这样的意识,领导说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平时的工作怎样做现在还是怎样去做。他们对工作的内在含义并不了解,或者说这些人并不愿意去主动理解,只是每天像一个机器人一样重复工作,因此,这些人很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

日本著名企业丰田汽车公司,曾经就采用过十万个问什么的方法来解决机器停机的问题。在这种方法的引导下,其公司的员工学会了主动解决问题,这一举动不仅提高了丰田公司的机器利用率,并且为丰田公司增加了丰厚的收益。

早期,丰田汽车公司的机器有时候会停止工作,有时是由于故障或者机器零件老化,但是大多数时候都是因为一些小问题,譬如电闸保险丝断了,或者是机器润滑油不够了。

有一天,工厂里面一台装备配件的机器停止工作了,经过技术人员的检查,是因为保险丝烧断导致的。此时,一个工人拿来一根备用保险丝,正准备给机器换上。丰田汽车公司的一位高层管理者看到了,决定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采用的办法就是一系列的提问。

问:机器为什么停止转动不工作了?

答:因为保险丝烧断了。

问:保险丝为什么会被烧断?

答:因为电流太大,保险丝负荷不了这么大的电流。

问:为什么会出现超负荷的情况?

答:因为轴承润滑度不够。

问:为什么轴承的润滑度不够?

答:因为轴承的油泵吸不上来润滑油。

问:为什么油泵吸不上来润滑油?

答:因为抽油泵磨损非常严重。

问:为什么抽油泵会有严重的磨损?

答:因为抽油泵上没有装过滤器,许多铁屑混进去,导致了抽油泵的磨损。

这样一问一答之后,事故的根本原因便找到了。在给抽油泵装上过滤器后,机器再也没有因为这个原因发生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保险丝也没有烧断,机器也开始正常工作,不再时常闹“罢工”了。试想一下,如果丰田公司的管理者在问出第一个问题之后便停止了追问,认为事情已经解决了,依然照着以往的方式换上保险丝,那么,不久后保险丝还是会断,机器依然处于随时停止运作的状态。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已。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不是治病的根本方法。治病最重要的还是治本而非治标。工作也是一样,作为管理者和员工,必须养成这样一个习惯——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的话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很难。许多人都凭着自己的直觉和以往的经验做事,很容易将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的步骤省略。这就是说人们在工作的时候往往不够理性,很多时候,人们认为的理性不过是将以往的经验作为参考而已。

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对工作有什么样的好处呢?第一,在问自己为什么的过程中,人们可以知道什么事情是已知道的;第二,可以知道还有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有了这些已知和未知,人们就可以通过已知解决未知的难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一定要带有一种追根究底的精神,多问几个为什么。这并非是浪费时间、没有意义的事情,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都能具备这种做事精神和态度,那么这个企业遇到的任何问题都能够彻底解决,这个企业的发展脚步也不会停止、放慢。

6.镇静才能在困境中找到方法

一个企业从始至终都要做好可能失败的心理准备,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保持冷静,镇静地应对竞争对手种种攻击手段。这才是企业打击对手的高明的战略。企业若是因为害怕失败而恐慌,那么结果必然只能走向更大的失败,而不是东山再起。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如果因为一次不期的失败而裹足不前,那么这个企业的领导者就不能有效、冷静地组织员工进行反击。即使这个企业具有可以利用的力量,也会因为领导的慌乱、无法集中力量,最终只能是一盘散沙,抵挡不住接下来的失败。

无论危机、困境带给企业多么严重的影响,企业和员工都要面对现实。或者说,困境和失败对人的心理冲击是所有事物中影响力最强的。企业面对困境和失败的时候,首当其冲遭受考验的便是心理承受能力。据心理学家分析,当人们遭遇挫折打击的时候,心理反应通常都是震惊、惶恐、愤怒、绝望等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负面情绪。如果一个人陷入这些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那么这个人只能在困境和失败中越陷越深,最终走向毁灭的道路。不只是员工要警惕困境和失败所带来的负面心理,企业更是要注意失败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面对困境和失败,企业必须保持镇定,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最佳的方法,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和失败。

苏轼在《留侯论》中有“天下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句子。就是说,大智大勇的人,在突发事件面前,总是面不改色,不惶恐,面对无故的羞辱,也会保持镇静,不乱发脾气,能够控制自己的惊恐和愤怒的心情,让自己保持冷静和镇定。古往今来许多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和企业家都将处变不惊、镇静淡然作为修养的重要内容,重点培养训练。

在生活中和工作中,人们都避免不了陷入困境。那么如何让自己脱离困境呢?秘籍就是保持镇静,冷静地思考,寻找方法,勇敢地面对困难。

全国知名的珠海金山电脑公司总经理、WPS软件创始人求伯君就是这样一个遇到困境还能够保持冷静,最终将困境转化为机遇的人。

求伯君出生于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但是他从小就十分好学。198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国防科技大学,为了能够到系里的计算机房上机,学习到更多的计算机软件知识,他违背校规,私自配制计算机房的钥匙。1984年,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求伯君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分配到一家仪器厂工作。在那里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求伯君发现自己在这个工厂很难有所成就,同时这个厂也很难再继续发展。虽然工厂人才济济,但是却没有人真正认真工作,只是流于表面。求伯君没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消沉下去,他认为自己的兴趣并非是仪器制造,而是软件开发,因此,在钻研软件研发技术中默默等待机会的到来。

1986年,求伯君偶然去了一次深圳,他惊讶地发现在这座当时中国最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中,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深圳之旅给求伯君很大的启发,他决定辞去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只身一人闯荡世界。求伯君辞去工作后,来到北京,很快他便受聘于北京四通科技公司。在四通公司工作期间,他参与了四通2401中英文打印机的研发工作,了解了四通打字机的优缺点。他认为,虽然四通打字机十分受国人的喜爱,但存在着一个十分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虽然它是一台PC机,却只有打字这一项功能,并且打字机的屏幕太小,打出来的字只能显示三行,显示速度还十分缓慢。求伯君希望能够按照国外通行的打字机方法,开发一个能够在电脑上使用、具有中国特点的文字处理软件。按照求伯君的设想,这个软件必然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求伯君兴致高昂地向四通公司报告了他的设想,但是公司没有重视求伯君提出的方案,为此他感到十分苦恼。通过这件事情,求伯君认识到如果继续在四通公司工作将会无所作为,更让他担心的是,他所设想的WPS方案会付之东流。摆在他面前的是两个选择,继续留在四通公司工作,或者自己另谋出路,实现WPS软件的制作。求伯君明白,在四通公司这样一个大型企业中,一定会有成功的机遇,但是自己想要的机遇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面对这样的困境,求伯君首先冷静地思考了一下,发现虽然四通公司不采纳WPS方案,但是如果自己重新寻找赏识WPS方案的人合作,不就可以将其发扬光大么,说不定还是自己的一个机会呢。经过求伯君的努力寻找,香港金山公司总裁张旋龙看到了WPS的重要价值,向他伸出了合作之手。求伯君毫不犹豫地抓住了这次机遇,与金山电脑合作开发WPS。1989年,求伯君的WPS1.0版终于横空出世,很快便风靡中国。让求伯君意想不到的是,随着WPS一点点走向辉煌,美国微软公司带来了它们的汉字软件WORD和办公软件OFFICE的中文版,虽然WPS击败了WORD,但是求伯君研发的盘古软件在与OFFICE的较量中却失败了。求伯君面对失败,并没有自乱阵脚,反而冷静地找出盘古软件中存在的不足。四年磨一剑,WPS97在销量上远远超过WORD97上百倍。可以说,求伯君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毫无疑问,求伯君成功了。面对困境,求伯君没有被击倒,反而凭借着自己的镇静和才华,找到了应对困境的方法,不仅让自己走出了困境,还将困境转化为机遇,成就了自己。

困境并不是不可攻破,关键在于企业和员工是否能够保持一个镇静的心态面对困境。有了镇静的心态,才能冷静、客观地解决问题。因此,当企业面临困境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保持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