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维妮弗里德3岁已经能熟练拼写、阅读,还学会了如何使用打字机;5岁就开始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自己的文学作品;9岁通过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入学考试,同年还通过了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入学考试;10岁的时候,她已经能够运用13种语言与别人交流;她精通小提琴、钢琴等乐器,还学会了诗歌创作,她的童谣甚至被出版。
这样的成就,足以让世人震撼。她不是神童,也不是怪才,在刚出生的时候,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很多人都在探寻她成功的秘密,如今,这个秘密已经不再是秘密。她的母亲——斯特娜夫人——一个用平凡创造不平凡的女性,向人们讲述了这一切。在斯特娜夫人一直坚持的自然教育法中,没有深奥的哲学,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变幻莫测的方法,只有永恒不变的理念。当斯特娜夫人把教育维妮弗里德的整个过程公之于众时,我们看到的不是高谈阔论。
很多年过去了,回顾斯特娜夫人的自然教育法则,再想起当下许多孩子的教育现状,我不禁语塞。多少父母还在沿袭着传统而古板的“主流”教育套路,多少孩子还在“主流”的教育模式下挣扎。
现在,全社会都在呐喊“重人才,重教育”,而我们究竟对孩子做了什么?漫天飞舞的考题答卷,无休无止的热打冷骂。看看,我们带给未来人才们怎样的教育?我们的人才们将会带给我们什么惊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会与之一道熄灭。”听完这句话,我想,我们最后得到的,恐怕大都是有惊无喜。
早些时候,社会上很多人虽然已经知道传统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但仍苦于没有一个改革的先驱,所以尽管社会上处处充斥着谩骂和谴责的声音,传统教育模式仍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斯特娜夫人等多位教育者的出现,虽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宣战,但仍旧是曲高和寡,社会并未能将这种局面彻底扭转。这时候我们还能找怎样的借口呢?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加上很多父母急于求成的心态,让传统教育中的弊病还在蔓延。
我们已经不能再奢望出现更多的先驱了,不是没有人指引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前行,而是我们之中的很多家长放弃了往前走的步伐。
在这个时候,我突然感觉到无奈与庆幸。无奈的是,仍然有父母在继续着他们传统的教育方法;而庆幸的是,已经有人拿起这本书,开始重整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