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让你惊声尖叫的九大奇妙事件

“心口不一”被认为是给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减分的“劣迹”之一,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心口不一”才是99%的人生活的常态,有的时候,我们的大脑都会欺骗我们自己,更何况说出与自己内心不符的话来欺骗别人呢?

那么我们到底有多了解自己,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以及所表现的行为,又有多大程度上与那个“本我”相符呢?

这个世界非常玄妙,当一些东西以真相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或许会让你“惊声尖叫”。做好准备,我们一起去看看,一些千奇百怪、怪力乱象的人类心理和行为吧!

NO.1:最大的骗子——时间

如果你没有手表、没有钟、没有手机……没有任何能够显示时间的东西,仅凭着自己的感官和生理反应去判断时间的流逝,你觉得,自己的判断能够有多少误差?

1962年,一个名叫米歇尔·西弗瑞的地质学家在一次实验中,以自己的“痛苦”经历回答了以上问题。

米歇尔除了是一名地质学家之外,还是一名洞穴探险家,那些埋藏在密林深处或岩层底下的幽暗洞穴对他来说有着无穷的吸引力。那一年,他为了追踪冰河在地下冰穴中的移动情况而来到了一个位于地下375英尺深的洞穴中。

米歇尔的计划是在洞穴中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记录,不过他觉得,这样的机会难得,应该进行更多的研究,于是他为自己设计了一个独特的时间心理学的实验。米歇尔没有带任何能够显示时间的仪器进入山洞,而是勉强自己仅凭着生理规律来作息,同时判断时间的流逝。

在深深的山洞中,米歇尔只有一顶小帐篷、必须的生活用品,以及唯一一部与外界联系的电话。每当他准备睡觉和睡醒了的时候,都要给外面的团队打一个电话,由同事们记录下米歇尔自我感受到的时间与真正的时间之间的误差。

整整60天,米歇尔一直处在一个暗无天日的环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同外界的联系越来越频繁,而他对于时间的感知度也发生了严重的扭曲。比如他在相隔四个多小时的时间内给外界打了两次电话,但他却很肯定地说自己一个小时前才给外界打过电话。当实验结束,同事将他从山洞中接出来时,他认为同事们打乱了他的计划,因为实验被提前结束了,他觉得,自己在山洞里只待了34天而已。

米歇尔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证明,视觉对于外界光线的感应能够帮助我们维持生物钟的正常运转。但如果用光线照射我们的双眼,大脑便会由此“上当”,从而加速或者减缓我们生理时钟的运转。

NO.2:幸运的人一直幸运

“马太效应”是社会心理学的经典效应,它向我们证明了强者恒强、弱者越弱的道理。如果一个人获得了成功,那么随之而来,各种好事情都会发生在他的身上。同样,一个人如果很衰,他就会遇到各式各样衰的事情。

这个效应也可以这样理解,那些幸运的人就像是幸运之神的好朋友,总是受到眷顾,他们总会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恰当的地方,即便面临危机,也会走运地化险为夷。但倒霉的人则恰好相反,“喝凉水都能塞牙”的事情总是频繁发生。

为了验证幸运的人是否真的很幸运,或者说一直很幸运,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

他召集了50名被试,先让他们自我评估,在生活中究竟是属于被幸运之神眷顾的一类,还是经常倒霉的一类。然后他给每人发了一份报纸,让大家仔细阅读之后告诉他,里面一共出现了几张照片。

实际上,主试在报纸中藏了“玄机”。在第二版的中间位置,他用很大的字体登了这么一句话:“如果你看到这行字,请告诉工作人员,就可以领取一百美元为奖励。”

实验结束后,这名主试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声称自己常被幸运之神眷顾的被试再一次被眷顾了,他们几乎都发现了这行字,然后高高兴兴地找工作人员领奖。但那些报告自己经常倒霉的人,大部分都没有看到这行字,他们一直认真地、专心地埋首在报纸中数照片。

这位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幸运或者不幸,并不是上帝在天空中决定并安排好的,实际上一个人的运气好坏是由这个人的行为和思想所决定的。幸运的人通常乐观积极,活力四射,这样的心态让他们对未知的恐惧低于阈值,因而更容易接受新的挑战,更容易抓住新的机遇。

而那些不幸的人则相反,他们多半性格孤僻,反应也不够敏捷。他们的情感关注点更多地集中于自己身上,因此很害怕周遭发生的会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改变。对他们而言,“未知”便是最大的恐惧和不安,处于恐惧中时,他们便会与大好的机会擦肩而过。

NO.3:孩子的谎言

“他还是个孩子,怎么可能说谎?”类似这样的台词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在电影《狩猎》中,因为一个四岁孩子随口说出的一句谎言,她的幼儿园老师便被指控为性侵儿童的超级大变态,可笑的是,当法庭审判的时候,几乎所有在这个幼儿园就读的孩子都站出来作证,他们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的老师是如何侵犯自己的,有的人说出了老师家地下室的样子,甚至有的人说出了老师的生殖器官!

虽然经过调查,解除了这位老师性侵儿童的嫌疑,但在那样一个人口并不密集的小镇上,一旦某个观念入侵了人们的思想,便很难调整过来,法律虽为其正身,人言却几乎将他逼死。

可笑的是,我们通常觉得,孩子的心性是最单纯的,根本不会撒谎,谁承想,一个孩子的弥天大谎,居然有几十个孩子一起来应和,他们的谎言无稽可笑,充满了想象力。他们这样撒谎时,并无心害人,但却意外地给他人造成了严重伤害。

为了探究孩子的谎言行为,有不少的心理学家都做过各种各样的实验。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个在业界很著名的实验。

研究人员找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参与实验,整个实验过程是这样的,他先将一个孩子带入到一个小房间中,然后告诉孩子,他现在有事要出去五分钟,在孩子的身后放着一个好玩的玩具,但他要求孩子不能转身过去看玩具。如果孩子能够乖乖地在这里等五分钟的话,就会把那个玩具奖励给孩子。

研究人员离开了,小房间内暗藏的摄像头会记录下孩子的一举一动。五分钟后,研究人员回到房间,然后询问里面的孩子是否转身看了那个玩具。

实验结果是,在三周岁这个年龄段,有80%的孩子回头看了玩具,而这其中大概有一半的孩子否认这个行为,对研究人员撒了谎。

而在五周岁这个年龄段,所有的孩子都回头看了玩具,但是所有的孩子都对研究人员撒谎,否认他们看过玩具。

这一结果清楚无误地表明,撒谎是天生的能力!从我们学会说话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学会撒谎了。研究者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我们通常认为“孩子不会撒谎是因为心性单纯”,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孩子的单纯,便意味着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明辨是非,好与坏,对与错,在他们的头脑中没有来自个体的独立判断方式,也就是说,孩子的成长首先来自于父母的教育,然后才是从生活中慢慢积累出经验,有了自己的判断方式和判断能力。

既然是这样,孩子其实更容易撒谎。比如实验中要求孩子不要转过去看玩具,但他们单纯且好奇的心性战胜了他们的自控力,他们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个玩具是什么。然而,当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询问的时候,他们又意识到,如果承认自己看过,就得不到这个玩具了。因此,对玩具的渴求便促使他们说出了谎言。在这一系列的行为中,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的思维空间去考虑自己说谎是不是错误的行为,他们单纯的心只停留在了玩具身上。

这个实验还有一个结果同样令人惊奇,当研究者让这些孩子的父母观看问询孩子的录像时(提前未告知实验内容),他们对于孩子否认偷看过玩具的说法竟无从分辨真假。也就是说,这些自认为已经不再单纯,经历过社会洗礼,经历过风吹雨打的人,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居然也无法从孩子的表情和语言方式中判断出孩子到底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这是不是可以说明,天真的孩子才是真正的说谎高手呢?

NO.4:成年人的谎言

在说完孩子的谎言之后,我们应该接着探讨一下成年人的谎言。如果上一条理论成立,我们从学会说话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撒谎的话,那么到了成年时,撒谎的功夫应该已经练就得“炉火纯青”了。

有一项研究是这样的,研究者抽调了不同的被试,要求他们在为期两周的时间里详细记录下自己每天的说话内容,并且注明这到底是真话还是谎话。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在每天的谈话中,有三分之一的内容带有欺骗的形式,其中至少有两次是重大谎言。而每天延续下来的谈话内容中,有80%的谎言还未被揭穿。我们都知道,一个谎言说出口,就需要后续的千万谎言来圆谎。这也许就是谎言越积越多的缘故。

而且,这些谎言的背后,并不是什么重大的事情,参与调查的人当中,有超过80%的人会在找工作面试的时候说谎,因为他们认为面试官并不喜欢求职者坦言自己从前的经历。如此可见,大部分人对于谎言都是信手拈来的。

在这里,研究者引入了一个“自我监控能力”的概念,他认为,那些自我监控能力强的人,倾向于让面对自己的人,看到自己在画一个圆。相反,那些自我监控能力弱的人,则倾向于让自己看到自己画的是一个圆。

这个概念该如何理解呢?

自我监控能力强的人,往往会按照自己计划好的状态去表现,他们的行为目的倾向于让别人认为他是什么样的人。这就比如一个人在拜访陌生客户的时候,希望对方对自己的第一印象好,他就会去努力地扮演某个温柔、大方、热情的角色。目的是让对方看到他是这个样子的。

而自我监控能力弱的人呢,他们不会苛刻地去要求自己一定要怎样表现,因此他们所做的那个人,往往就是做给自己看的。

当我们用“自我监控能力”来解释人说谎的行为时,便能知道,自我监控能力强的人显然更容易成为撒谎高手,而这种能力较弱的人,似乎用撒谎来掩饰自己的意识较差。

NO.5:这是一个很小的世界

“小世界现象”最初是由一位匈牙利的作家于1929年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上的任何两个人,都可以平均通过一条由六个人组成的人脉关系而联系在一起。

到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兰姆针对这个理论设计了一个连锁信件实验。

他随机选择了300位生活在奥马哈市的居民,给他们寄去了内容相同的信件,信中斯坦利表示,希望收信人能够帮助他,将这封信寄给生活在波士顿的一位地产经纪,同时他描述了这位地产经纪的一些特征(其实这位收件人是虚构的)。

斯坦利提出了一个要求,这300位收信人不能直接将信件寄给那位地产经纪,而是要通过自己认为关系不错且有可能认识那位地产经纪的亲友转寄,如果亲友不认识,那么可以拜托其他的亲友再转寄信件。

因为目标人物是虚构的,因此这300名被选中的被试谁也不可能认识他,他们必须首先通过自己的亲友去转寄信件。且不说奥马哈市距离波士顿有多远,即便是在同一个城市里面,要找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看起来也有些大海捞针的感觉。

三个月后,斯坦利收集了实验结果,与“小世界现象”提出的理论非常符合,尽管世界很大,人口很多,但这些随机抽取的被试联系上千里之外的陌生人,最多通过了六个“中间人”。就此,他提出了“六度分隔”假说,其含义是世界上任意两个欲取得联系的陌生人之间,最多只隔着六个人,便能够达成联系。

这个理论便可以解释,为什么流言总是传播得飞快,为什么你总是能听到一些和你生活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很八卦的事情了。而且,斯坦利还有一个发现,就是那300名被试,几乎都是通过朋友和熟悉的同事、客户等去传播信件的,而非通过家人。

斯坦利的发现,不但能够解释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网,同样还能运用到供电网络、疾病传播学等各项领域,可谓贡献颇多。

NO.6:姓名也能害人性命?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对于名字的迷信,因此很多人家,尤其是大的家族都会有族谱,凡是男丁都登名造册在其中。即便没有族谱的,家里出生的婴儿还是可能得到一些“取名大师”的赐名。当人们过得不顺的时候,首先追究的可能不是境遇或者自己的努力方向,而是自己的名字是不是与自己的八字或五行不合。而有的人,则会被指名字“克夫”“克父”,或者干脆克自己……遇到诸如此类的情况,人们最常用的处理方式便是“改名转运”。至于改个名字是不是真的能转运,似乎没有人去深究。

但如果你认为这种迷信仅仅存在于中国,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美国加州,两名心理学研究者从人们姓名的首字母缩写中也发现了一些与姓名有关的问题。

研究人员利用电脑,筛选出了所有由三个字母组成的英语单词,然后将它们分成两类,一类是正面积极的,一类是负面消极的。然后,他们又调取了加州所有登记在册的死亡证明。

接着,他们将以上两个研究内容结合了起来,分析那些名字首字母缩写比较正面的和名字首字母缩写比较负面的人的死亡年龄。

待到所有结果筛选出来之后,他们又排出了因为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种族还有特别迷信的死亡年份等因素,最后发现,那些名字缩写比较“正面”的男性,比如JOY(高兴)、HUG(拥抱)等等,平均比一般人多活了近五年。而那些名字缩写比较“负面”的男性,比如DIE(死)、PIG(猪)等,则平均比一般人少活了近三年。但这些数据在女性身上又有所不同,名字缩写较“正面”的女性比其他人平均多活了三年,而名字缩写较“负面”的女性则没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研究人员表示,那些名字缩写比较负面的人,可能因为名字而对自己的评价不高,再加上周围的人也许会对他的名字加以篡改、嘲笑,因此他们承受的负面情绪要比那些名字“正面”的人要多。而大家都知道,负面情绪过多是会对身体产生危害的,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会比正常人“短命”的缘故。

那么为什么这样的现象在男性身上有所体现,而在女性身上却没有明显体现?研究人员认为,相比较起来,女性对于名字的在意程度并没有男性那么高,或者说,她们对于在社会上所扮演角色的成败的在意程度没有男性那么明显。女性嫁作他人妇后,会跟随丈夫姓,既然这样的更改是约定俗成的,那么她们也没有必要那么在意名字是否“负面”。

NO.7:音乐的魔力

音乐的确是有魔力的,光看那么多知名的作曲家、音乐家为之销魂就可见一斑。不过,音乐的魔力并非单纯地让人迷恋,让人放松那么简单。

20世纪90年代,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几位心理学研究者专门针对音乐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其中一个关于音乐与营销的实验颇有点耐人寻味。

他们找到了市区里生意非常好的一家经营酒品的商店为试验点,然后有计划地设计了店里播放的音乐,这样能够保证每天进店的客人有半数听到的是古典音乐,而另一半则听到的是流行音乐。这期间,研究者们会扮成店里的导购轮流值班,为的就是观察客人们的举止行为,以及对酒的选择等等。

经过几个星期的观察和记录,统计结果出来了。

所播放的音乐的不同,并没有延长或缩短客人在店里待的时间;也没有影响他们购买的酒的数量;同时也没有影响他们是否仔细地去阅读酒瓶标签……但是,不同的音乐的确影响到了顾客的某一项行为,那就是所选择的酒的价格。

在播放古典音乐的时段,顾客所选择的酒要比播放流行音乐时段的顾客所选择的酒贵上三倍之多!

研究人员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当人们在听到古典音乐的时候,瞬间会在心中产生一种“高大上”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促使他们选购贵的、有品位的酒来搭配古典音乐的高端。

当社会学家罗格斯·吉米看到这一项调查之后,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音乐是否会对人的行为和心态产生重要影响呢?

他找来了不同时代的近1500首乡村音乐进行研究,然后发现,这些歌曲中,有60%以上的歌词都充满了消极情绪,描绘了人的颓废、绝望、自暴自弃或者怨天尤人。那如果经常接触这类型的音乐,是不是会对人的心智产生影响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分析了全美国49个地区人员的自杀率,以及各地广播经常播放的歌曲。当研究人员排除了贫困、持枪等因素之后,依然发现了一些联系:广播电台播放的消极的乡村音乐越多,当地的自杀率就会越高。

这就不难解释当那首神秘的《黑色星期天》问世之后,为什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引起很高的自杀率,以至于出现世界各地相继禁播的情况了。那种低沉、阴郁且充满灵魂拷问的乐曲,的确有着令人绝望的气息。

NO.8:自杀也会传染

在讲述完音乐的魔力之后,相信大家都会对“自杀”这个词产生某种奇怪的好奇。自杀这种行为显然违背了人类生存的正常规律,而且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多少看起来都会有些痛苦和不忍。不过,外力的作用,比如来自音乐、影视或者人为的刺激,也的确会让人在一瞬间充满了想“死”的欲望。

然而,在排除了这些原因之后,还有一种原因同样会引发人的自杀欲望,那就是“别人的自杀”。

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讲述了一个名叫维特的少年爱上了一位已经戴上订婚戒指的女士。他们碍于很多原因无法真正地在一起长相厮守,维特年轻的心灵经不起这样的折磨和等待,最终饮弹自尽。当歌德这部呕心沥血之作发表之后,很快引起了世界级的轰动。除了他娴熟的文字驾驭能力和对人内心隐秘情感的精准透析之外,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它掀起了一股“自杀热”。在该书出版后的半年内,德国境内的自杀率明显上升,而且那些选择自杀的人多半都是模仿“少年维特”的自杀方式。这种情形被社会学家命名为“维特效应”。而《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本颇具文学价值的书也一度被禁。

197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某所大学的教授大卫很想要弄清楚,如果不是通过小说,而是通过媒体报道某一些自杀事件,会不会引起现代版的“维特效应”。

他找来了从20世纪40年代初到60年代末这二十多年间美国在册人口的自杀统计数据,结果他发现了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现象,如果一个人自杀的新闻上了报纸或电视的头条,那么它后面紧接着会有很多自杀事件与之有关,这个“很多”的平均数据为60。

“有关”的含义是,后续的自杀事件,往往会出现与那桩报道相似的方式,或者有相似的背景。至于相关事件的数据,则与媒体报道的深度和广度紧密相关。

而且,后续事件发生的时间与被报道事件相隔很近,平均而言,在媒体报道某起自杀事件之后的半个月内,该地的自杀率会上升30%。如果,自杀的是名人,那这个数据更高。

比如,当知名影星玛丽莲·梦露香消玉殒之后,全国的自杀率在一个时期内竟然上升了12%。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终于不堪病痛饮弹自杀之后,很多与之相熟的名人居然也以同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生命尤可贵,自杀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一旦认真了,就再也醒不过来了!在很多研究者都公开了自己关于“自杀会传染”的研究之后,一些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指导意见,希望媒体在报道有关自杀事件的时候,尽量避免用一些惊悚、恐怖,或者天命所归之类的语言;也不要太过详细地描述当事人自杀的方式,最好做到客观、平淡、简练。这也许就是降低自杀传染率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吧。

NO.9:你是一个诚实的人吗

试想一下,当你在自动取款机面前准备取钱时,突然发现出钞口出来了一张百元钞票,但这个时候你还没有提取你卡上的钱呢(很显然是机器故障而多出的钞票),你是会把这张钱放在口袋里,还是拿过去还给银行?

也许,这个问题的确揭露了你内心的一点点隐私,如果你感到羞于承认的话,不用太担心,因为你大概和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一样的。

为了印证这个问题,一些研究人员专门在自动柜员机的摄像头另一侧观察了这一情况。事实证明,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会拿走这张钞票,然后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地继续取钱。而这其中还有一些,显得非常“有头脑”,他们再次折返到取款机前,发现照样会先出一张钞票时,脸上的表情都欣喜若狂。其中最为“会赚钱”的一位竟然折返了二十次之多。

为了深入研究人的“不诚实”是否有选择性,研究人员又设计了其他的实验。

首先,他们和一家连锁的便利店进行了沟通,让其中一名研究人员扮演收银员,目的就是给顾客多找钱。如果顾客付的是10元,则按照付了20元的价格找零钱;如果顾客付的是50元,那就按照付了100元的价格找零钱。

第一名顾客进店了,他只是匆匆忙忙地买了一条口香糖,递给了收银员10元钱,当然,他收到了比10元还要多的“找零”。从监控镜头中显示,这名顾客没有丝毫的犹豫,他迅速把钱揣进兜里,离开了便利店。

第二位顾客进来了,收银员照样犯迷糊找错钱,但这名顾客依然没有声张。

第三位,第四位……整整一个上午,所有进便利店买东西的顾客,居然没有一个人提醒收银员找错钱了而退回多拿的钱。而且他们离开便利店时,多半脸上都会露出“占了便宜”的狡黠笑容。

到了下午,研究人员开始了第二个方案,“收银员”不但要找错钱,而且在找零钱的过程中要大声地数出零钱有多少。比如当顾客给出10元钱购买了价值8元的东西时,收银员一边找钱,嘴里一边念着“你给我20,我应该找你12元”,然后很认真也很大声地数清楚这12元钱。

然而,情况并未有所改变,所有顾客都默默收下多找的钱离开了,没有一个人有一点的犹豫。

到了实验的后半部分,研究人员决定加强对错误的强调,收银员不但要念叨着所找的零钱,同时还有装作一时犯迷糊的样子,反而询问顾客,“刚才你递给我的是多少钱?”

研究人员猜想,收银员已经反问了,而且把皮球推到了顾客身上,一旦顾客撒谎被揭穿,后果将很不“好看”,这种情况下应该不再会有人说谎了吧。

可结果超出了研究人员的预料,尽管“风险很大”,但竟然只有一个人指出了收银员的错误,剩下所有顾客都没有实话实说,他们都拿走了多找的零钱,而且笑容更加狡黠得意。

在这一个实验部分,顾客通常不会立刻确定地回答收银员自己究竟付了多少面值的钞票,而是会试探性地反问收银员“你自己看看呀”“抽屉里面确定一下呀”之类的话,目的是核实一下收银员是否有办法明确地判断自己究竟付了多少钱,一旦他们确定,收银员根本无从判断,彻底迷糊的时候,他们便会趁机占便宜。

这个实验很轻松地就证明了,“自私”和“贪小便宜”几乎是人类的共性。但研究并没有就此止步,研究人员把错找零钱的招数放到了街边个体经营的一个小商店里,找零的错误与在连锁便利店的完全一样。

这一次,结果大不相同,有超过半数的顾客会及时地指出店主的错误并把多余的钱退还给店主。

这个有趣的现象表明了,即便人们自私且喜好贪小便宜,但并不是毫无底线。在大部分人心中,连锁便利店属于大公司,很有钱,因此占他们一点小便宜,他们并不会损失什么。但街边的小商店不同,盈利或亏本都得店主自己承担,而且小本经营本来也赚不了多少钱,再多拿人家的钱就显得不厚道了。正如其中一名顾客在实验后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我觉得靠这种意外和不诚实去‘赚取’生活境况和我差不多的人的钱是不对的。”

这一个系列的实验与社会学中很重要的“相似心理”完全相符。人们通常都会有很相似的心理,比如“仇富”,再比如一定程度地同情穷人等等。人们在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引发相似的行为,但没有人是提前约好的,这只是人类的共性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