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成论与中医学
(一)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
据专家考证,任何一个文明,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几乎地球上所有民族的原始先民总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是从哪里来的?换言之,也就是宇宙是从哪里来的?古人对此类问题的回答,最初是以神话形式表现出来的。中国古代传说中最典型的两个创世神话是盘古开天地和伏羲创世神话。
1.盘古开天辟地
在有关盘古的最早文献里,对其诞生与创造世界万物的描绘是这样的:“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久,故天去地九万里。元气淳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生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虻。”
世界开辟以前,天和地混混沌沌地成一团,像个鸡蛋一样,盘古就生在这当中。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开了,轻而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为地。盘古在天地中间,一天中有多次的变化,他的智慧比天还要高超,他的能力比地还要强大。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大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非常高,地沉得非常深,盘古也长得非常高大。天地开辟了以后,才出现了世间的三皇。数字开始于一,建立于三,成就于五,壮盛于七,终止于九。因此九是最大的数,为尊,天地相距极远。朦朦胧胧、无边无际的一团大气在不断运动之中,一切都从这里萌芽滋生,天地也从这里开始分别,阳性的物质化成为气,不断地上升,上升,遂成为所谓的蓝天,阴性的物质不断地凝聚,遂成为广袤的大地,阴阳之气不断运动着,分布着,变化着,大地母亲孕育产生了动物、植物、大海、高山,而最至中和的就是被称为万物之灵的人。在开天辟地时首先诞生的盘古,临死时他的身体忽然发生巨大变化:他吐出的气成了天上的风和云,发出的声音成了震耳的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四肢五体变成了四根撑天的柱子和五座高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筋脉变成了山脉和道路,肌肉皮肤变成了田土,头发髭须化为天上的星星,身上的皮毛变成了草木,牙齿和骨头变成了金属矿物和石头,精液和骨髓变成了珍珠和宝玉,他流下来的汗成了润泽万物的雨露,就连他身上长的小虫子,由于受到风的催化,也纷纷变成了大地上的黎民百姓。
2.伏羲创世神话
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帛书中这样记载:在天地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混沌状态下之时,先有伏羲、女娲二神,结为夫妇,生了四子。这四子后来成为代表四时的四神。四神开辟大地,这是他们懂得阴阳参化法则的缘故。由禹与契来管理大地,制定历法,使星辰升落有序,山陵畅通,并使山陵与江海之间阴阳交通。当时未有日月,由四神轮流代表四时。四神的老大叫青干,老二叫朱四单,老三叫白大木然,老四叫墨干。一千几百年以后,帝生出日月。从此九州太平,山陵安靖。四神还造了天盖,使它旋转,并用五色木的精华加固天盖。炎帝派祝融以四神奠定三天四极。人们都敬事九天,求得太平,不敢蔑视天神。帝于是制定日月的运转规则。后来共工氏制定十干、闰月,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一日夜分为霄、朝、昼、夕。
(二)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哲学
一般说来,原始神话与古代哲学的发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原始神话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关系亦然。特别是创世神话,由于它所要回答的正是关于宇宙本原的哲学问题,可以称之为神话哲学中的本体论,因此与作为理性化身的哲学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中国神话的宇宙观模型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古代《老子》和《易传》中两个典型的关于宇宙生成的神话学进行考察,我们可以在古代哲学宇宙生成论中找到伏羲创世神话的原型,并具体地看到从伏羲创世神话到中国古代哲学宇宙生成论的演进轨迹。
早在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已经开始思考宇宙本原问题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老子》和《易传》提出的“无中生有,阴阳生物”宇宙生成论模型。老子将宇宙起源问题归结为一句话:“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它的中心思想是说,宇宙是从“无”中产生的。“无”不是没有而是指“无形”,即道,“有”即一。在此基础上,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模型。对这一模型,冯友兰认为,它“是一种宇宙形成论的说法,因为它在下文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照下文所说的,一就是气,二就是阴阳二气,三就是阴阳二气之和气。这都是确有所指的具体的东西。”这一模型直接、明白、具体地描述宇宙生成过程。老子认为,宇宙生成的原点是“道”,“道”是天下万物之始。这里的“道”就是“太一”,而“太一”本是一种混沌无形的元气,就是盘古开天辟地过程中所描述的“天地混沌如鸡子”的状态。《淮南子·诠言训》言:“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万物,谓之太一。”汉·高诱注:“太一,元神总万物者。”这个总万物的元神,应该就是伏羲。《老子》“道生一”中的“一”就是盘古,“一生二”的“二”就是盘古开辟的“天”和“地”,“二生三”中的“三”是多的意思,就是盘古垂死化身的天地中的万物。老子的宇宙生成论模型是对盘古开天辟地创世神话所描述的宇宙生成模式的高度概括和哲理性表述。
《周易》提出了“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宇宙生成模式。这并不是直接论述宇宙生成,而是利用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等易学所特有的卜筮、象数语言间接地讲宇宙的生成。《周易》认为,宇宙生成于“太极”,“太极”即是“太一”。唐代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极是也。又谓混元既分,即有天地。故曰太极生两仪,即《老子》云一生二也。”(《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混沌之物即元气,元气未分的状态即太极。在《楚帛书·甲篇》所记载的创世神话中,伏羲即是生于混沌之中。“二神”当指伏羲、女娲。“太极生两仪”中的“两仪”即阴阳,而伏羲、女娲就是阴阳两仪的代表。在汉墓壁画、画像砖石中,伏羲手捧太阳或日规,代表阳;女娲手捧月亮或月矩,代表阴。“两仪生四象”中的“四象”是指伏羲与女娲结婚生育四子(四神)。“四象生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物或自然力。八种自然力量协调和谐地发生作用,于是阴阳消长,万物生息,象征“四神”以阴阳化育万物的开始。伏羲创世神话所描述的宇宙生成过程是伏羲(太一)—伏羲、女娲(阴阳二神)—四子(四时)—万物。《易·系辞》所描述的宇宙生成过程是太极—两仪—四象—八卦。我们从两种宇宙生成过程的描述可以看出,《易·系辞》对伏羲创世神话所描述的宇宙生成模式做了抽象化、逻辑化的概括,展示了从神话到哲学的演进过程,体现了神话思维向形象思维和哲学抽象思维的过渡和升华。
(三)中国传统生生文化
当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在讲到中西文化差异时曾明确指出:“中国文化之开端,哲学观念之呈现,着眼点在生命,故中国文化关心的是生命。而西方文化的重点,其所关心的是自然或外在的对象。”《周易》是将中国古代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文化巨著,是中国文化肇始之篇,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和总源头,它提供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周易》是一部“生命之书”,赞颂“生”之伟大,自始至终充斥着对生的渴望,贯穿着生生的精神。“生”是《周易》的核心概念之一,认为生是世界最根本的特性,是存在的合理依据。生命是自然界大化流行的逻辑结果,生命之意义是来自于上天的赋予,始终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依据。《坤•彖传》云:“万物资生,乃顺承天。”《系辞》说:“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就是说,“化生”万物是天地自然界的最根本至上的品德,即天地最伟大的功德就在于生成和养育万物,生命之诞生和延续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天地的无私胸怀和非凡创造力。又说“生生之谓易”,意思是“万物蕃衍不息,生长不已,新事物不断产生,这就是易。”“生生”即指化生、创生万物,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创生万物,即历时态的宇宙万物生成,前面的“生”是动词,后面的“生”是名词;二是万物相生,即共时态宇宙存在的相生共存,前面的“生”是名词,后面的“生”是动词。概而言之,《周易》哲学的基本宗旨就是告诉人们如何去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和善待生命。
《周易》文化所包蕴的生生之道,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酵母,塑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性格,规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向,同时也成为影响和制衡整个民族精神发展和心灵世界构建的重要精神力量。生生之道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脉络之一。中国文化的发展导源于《易经》,在其历经几千年的衍生涵化过程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易文化传统。而其中对生生之道的关注俨然构成了易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生”。
中国的儒、道、佛三大主流文化都是以“生生”作为其核心观念的,可以说,“生生”是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老子》倡导“摄生”“贵生”和“长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庄子》提出“保生”“全生”“尊生”。尔后,以《周易参同契》为代表著作的道教托本于老庄道家,将这套生生之道引入内养外炼的丹术,阐述性命奥旨,融冶出一套以长生久视、肉体飞升、成仙得道为追求目标的养生生命文化。道家乃至后来的道教,整体偏于探讨生生之术。《吕氏春秋·贵生》以“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为开头讲起,列举诸多典故,皆以珍爱生命、贵生为中心,讲出了“道之真以持身”的大道理。又引出全生、亏生、迫生与死的关系,明确地提出“迫生不如死”的观点。《太平经》主张“乐生”“重生”,认为天地之间“人命最重”,“寿为最善”等,乐生恶死、贪生怕死是人的本性,要求人们必须要关爱人生、关注生命。《养性延命录序》说:“人所贵生者。”佛学禅宗亦进而有“生即不生、不生即生”的“生生”之话头。中国化的佛家禅宗也将其关注的终极目标锁定在人的生命,希望从生命的困境中超脱出来,实现心灵的绝对自由。如《坛经》中一再强调“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可以说,中国佛学偏于探讨生生之慧。《三天内解经·卷上》说:“死王乃不如生鼠。故圣人教化使民慈心于众生,生可贵也!”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重生”“贵生”的思想。
“生”的问题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根本精神,中国哲学就是“生”的哲学。生生之道所蕴涵的生命理性,使中国哲学实质上成为生命哲学。它认为宇宙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规律就是生命的规律,是最高的规律。这种规律为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及人类社会内部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是人类处理多向关系必须遵循的原则,因而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中华传统文化是重“生”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国学就是关于“生”的学问——生生之学、生命之学,中华传统文化就是生命文化。
(四)中医学是生生之学
中医学滋生和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医学的学术传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传统一脉相承。
中医学就是以“生生之谓易”为理论渊源而不断完善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医易同源。《周易》是“生生之学”,《吕氏春秋》将中医学定义为“生生之道”,即探讨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人对生命的认识。《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将中医药的本质功能概括为“方技者,皆生生之具”,意为中医药是使生命更加健康、完美的方法,是为人的生存健康发展服务的技术方法工具。国医大师陆广莘将中医学的学术思想归纳为:“循生生之道,助(培)生生之气,用(凭)生生之具,谋(收)生生之效。”中医学基本原理就是循生生之理,用生生之具,助生生之气,最终达到生生之境。
循生生之理就是遵循使生命健康生存的道理,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生生之理包括对人的生命的认识,如生命的来源、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生命健康保养的原则、生命与天地万物的关系等。中医学将人体看作生生之气生成的有机整体,研究的是精气神统一、身心统一、气血运动不息的活人,是以追求人类健康为目的的健康智慧学。中医学以人类的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以“养生”为本,“治疗”为辅,坚持“治未病”的原则,如《内经》所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写道:“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中医学以天人合一观为核心精神,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实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生态共演境界。
用生生之具就是用使生命长生的工具。中医主张用自然之物,故孙思邈说:“天生万物,无一而非药石。”所以,自古至今,中医应用的大都为天然药物和器具,如砭石、针灸、熨浴、推拿、按摩、导引、中药、食物等,以达到治疗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助生生之气就是要培养使生命健康生存的正气。何为正气?就是能够保持自体稳定的能力。中医药就是依靠和帮助人的自组演化调节和主体抗病反应而取得疗效的。扁鹊自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尽力保持自体稳定的能力,就会有状态好时的自稳调节能力和状态不太好时的修复能力。中医学之道,道不远人,以病者之身为宗师。中医治病只是因势而利导,培育和发展生命的自组演化调节的“生生正气”,并依靠它保持“正气存内”的自我稳定状态和“邪不可干”的生态平衡,实现“长生久视”的目的。
“生生之道”与“生生之具”相互联系,“生生之道”通过“生生之具”落实,“生生之具”以“生生之道”为指导,二者相互依存,并从技艺上升到道。“道”通过“技”“具”表现出来,“生生之具”是生生之道的运用、生生之德的体现、生生之术的落实、生生之慧的展示。“生生之具”与“生生之道”结合便形成了“生生之学”。中医学就是“生生之学”,包括“养生”和“治疗”的道理和方法、手段、工具等,包括繁衍生命、延续生命、珍爱生命、保护生命、尊重生命、管理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