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常见病外治疗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内科疾病外治应用原则

一、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1.整体性原则 中医内科外治主要基于中医学的整体论学术思想。人体体表与内在脏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紧密地联系。例如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脉,把脉与心联系在一起,心又开窍于舌,而舌乃心之苗,察舌之候,可知心病之变。其他脏腑也是如此。这表明人体的外在形体组织与官窍和脏腑有着若干的内在联系,病理上内外相互影响,脏腑的病变往往可在体表的某一部位出现相应的病理征象,例如少阳肝胆疾病,两胁多可出现疼痛;脾胃病变双足三里穴常有压痛点等。相反,体表的病变亦可影响到脏腑的机能,而出现相应的症状,例如疔疮可毒走脏腑等。因此,吴师机说:“外治按其位,循其名,核其形,就病治病,皮毛隔而毛窍通,不见脏腑恰直通脏腑也。”中医内科外治的道理即源于此,虽然外治于表,而实质也在于治里。

2.辨证论治原则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治疗原则,在应用外治法时不可忘却。一般来说,大凡外治皆本内治之理,外治方药亦多由内治方药所变通,只是使用方法不同而已。因而内治辨证的一般原则、步骤、方法、基本内容和要求都适用于外治。

例如寒性腹痛,无论什么原因所引起,都可用吴萸、生姜之类贴敷或热熨,以达温经散寒之功效;热性腹痛,则可用川黄连粉、大黄粉调敷以泻热解毒。一穴可据辨证不同施以不同之药,一药亦可因不同归经而用于不同经穴。同理,一法可治诸多病证,也可依理对某一病证施以各法。如灯心草爆灸角孙穴可治痄腮,亦可以治鼻衄;涌泉穴敷大蒜对鼻衄有效,对虚火牙痛也有良益;风池穴贴敷可结合手法按摩,按摩同样亦可以借助散、膏、丸之类,然后再行手法。这就充分体现了中医药辨证施治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