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说明
《脉诀指掌病式图说》为脉学专著。全书以文字结合图表,总结了前人有关脉学的理论,辨析阐释了各种脉证诊法,反映了作者以胃气为本的学术思想,对后世脉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和影响。
本书最早版本为明嘉靖八年(1529)抄本(简称“明抄本”),此外尚有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新安吴勉学校刻本(简称“万历本”)、明刻本、清二酉堂刻本、1934年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简称“千顷堂本”)等多种版本存世。另见于吴中珩所辑《丹溪心法附余》和《古今医统正脉全书》《丹溪全书十种》等丛书中,流传版本较多。明抄本由明代章拯抄自林诚所藏,书后跋曰:“井庵老叔亦出示《丹溪指掌病式图说》……马参戎因请刻之郧阳以传。迨予奉命督工、再至安陆,则闻郧板已不存。”由此可知,在明抄本之前应有一个郧阳刻本,惜其版当时已不存,且因“原刻序置字画尚多舛讹,问语都阃袁君继勋,慨然请重梓之”,故章拯抄录校正后准备重新刊刻出版。明抄本现存时间最早,保存较为完好,书写清晰,其中以朱笔作修订,此次校注即以此本为底本。另以明万历本、清初尚德堂《丹溪心法附余》刻本(简称“尚德堂本”)和千顷堂本同为对校本。此外,以《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内经》《难经》等为他校本,他校本以著作之通行本为校本。
本次校注事宜具体说明如下:
1.按本次整理的要求,全文使用规范简化字。
2.用现代标点方法对原书进行标点。
3.原书无目录,本次整理按文中各篇标题统一辑出目录。
4.可确认的文字讹误,据校本、他校资料或文义改并出校。文字讹误属一般笔画之误,径予改正,不出校记。文义有疑义难以遽定是非者,保留原文,酌情出校。底本与校本虚词互异,无关宏旨者,不改不校。
5.对原文中费解的疑难字词酌加注释。中医病证名一般不出注,不常见或较为生僻的病证名出注说明。注音用汉语拼音法与直音法双重注音。一般不出书证,亦不作详细考证。
6.对通假字作注,一般用“通某”字样。异体字、古字、俗写字改为正体字,不出校记。
7.对文中插图,本着尊重原书的原则,不新加图题。原图中文字部分,根据本次整理要求,亦改为规范简化字。
8.原文中的图表,一般依其原有格式编排。若原有格式按现有通行印刷版式无法编排,在不改变文字的基础上,更改图示、表格排列方式以利于排版,或直接改用文字表述,不再出校。9.按现代排版方式,将原文中表示图表顺序的方位词,如“左”改为“下”,“右”改为“上”,原所注阅读方位词如“横看”等一律删除,不再出校。
10.本次卷首书名及刊行语一律删除。
11.本书所论虽涉及《内经》《难经》《千金要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文献,但未标明直引,意义也无太大差别者,则不出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