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医案笔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卷二

肿 胀

宗室禄迪园相国,戊辰仲夏,其太翁年已七十有八,向来饭食甚少,惟好饮酒,缘坐功多年,精神素健,忽下身浮肿,饮食不进,彻夜不睡,烦渴津少,治总无效。余视其肿从足起,上至脐腹,按之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肾囊肿如碗大,脉息微细。此火衰土败,过饮无节,湿热积渐,日久致成水鼓。年高得此,服药无益,只宜服生脉散,既能保肺复脉,又可生津止渴,或有生机。遂连服半月,神气苏,肿稍退,能食粥。嗣逐日往视,俱用原方,或偶嗽有痰,加橘红数分,日渐见好。服至两月后,饮食大进,肿退囊消,自五月至八月服人参二斤余而愈。友人问曰:此等危证,仅用生脉散,竟能成功,何也?余答曰:伊虽老而禀质厚,且闭关打坐三十余年,肝肾不亏,此番之肿,不过好饮受湿耳。因高年,不敢轻投重剂,惟用生脉散治之。盖人参甘寒,能泻火热,益元气;麦冬足清阳明之湿热,泻热除烦,行水生津;五味子益气生津,除烦热,消水肿。况时当溽暑,火旺烁金,服之尤宜。老年得此清虚之品,且又对证,所以成功。

大司空(1)吴白华夫人,年已七旬,素有脾虚泄泻,复患胸痞腹胀,气喘痰盛,饮食不思。治已半年,不效。余曰:脉沉细弱,系元阳不足,脾胃虚寒,中气不健,致三焦胀满,而成气虚中满之恙。经曰足太阴虚则鼓胀(2),又曰脏寒生满病(3)也,即进四君子加熟附、炮姜,温中补土,单救脾气,以冀渐痊。

德京卿,患胸腹胀满,饮食不纳。余视其肢体无恙,惟胀在腹,脉弱迟细。此酒食厚味过度,戕伤脏气,故脾土受亏,转输失职,正气不行,清浊相混,致成单腹胀症,所谓外虽坚满而中空无物,其象如鼓,即鼓胀是也。亟服参术膏,兼吞金匮肾气丸,速救本源。然病成单鼓,使非尽扫尘务,加意珍摄,恐难全愈。

夔州太守张兰沙,任农曹时,醉后乘凉露卧,即遍身痠痛,肢体皆肿,二便不通。医治两月,不效反增,痰喘气急,食不进,不得卧,烦躁欲绝。余诊之,曰:脉盛弦滑而促,皆由酒湿伤脾,露体贪凉,感受风暑湿邪,湿热相乘,著于经络肢节,以致三焦壅滞,通身肿胀,日久则胸膈胀满弥甚。按证虽重,幸年壮脉实,尚可治,亟投廓清饮加乌药、木通,先治其标。遂服二帖,甚效。更用五皮饮加木瓜、威灵仙、白芥子,服数剂,肿渐消,脉亦缓,气苏痰减,食粥便通。后以清利舒筋、理气养血之剂,调治三月,始得全痊。

阳水:戈道长,遍身尽肿,口渴便秘,脉浮弦数。此湿热阳水浸淫三焦,以致清不升,浊不降,隧道阻塞使然。宜用疏凿饮子以解表疏风、祛胀攻坚、淡渗行水,使上下内外分消,其势亦犹疏江凿河之意也。

阴水:甘,肢体浮肿,色悴声短,便利不渴,诊右关沉细。乃脾胃虚寒,土不能制水,故阴水妄行而浮肿。以无郁热,故口不渴而便不秘。即投实脾饮先实脾土,使木不克土而肝和,则土能制水而脾实矣。经曰湿胜则地泥(4),泻水正所以实土也。

风水:韩,一身悉肿,恶风不渴,续自汗出,按脉浮有力。此风水在肌肤之间。经曰肝肾并浮为风水(5),水在皮肤,故脉浮,里无热,故不渴,病本于风,故汗出恶风也。当用金匮越脾汤(6)加附子,以泻肺清胃,发越脾气,通行津液,则风水从毛孔中出矣。

麻黄 石膏 甘草 熟附子

加姜枣,水煎,温服。

杨,左关弦急,右脉迟细,是肝木乘土,脾胃受克,阳虚气弱,故恶心多痰,肿胀气急,食减便溏。宜服六君子加白芍、木瓜、肉豆蔻、益智仁、炮姜,以补土平肝、益气化痰,否则恐有中满之虞。

沈,皮肤肿满,脉浮气喘,系脾虚不能制水,故传化失常,肾水泛滥,反渍脾土,壅塞经络,散溢皮肤而然。当服五皮饮以下气行水、渗湿健脾,于散泻之中犹寓调补之意。皆用皮者,水溢皮肤,以皮行皮也。

虫蛊胀:衡,患腹胀大,按之有块,形如抱瓮,肢体瘦削,发热不退。医惟以清热消胀之剂投之,半年不效。余诊脉滑而数,望其唇则红,按其腹则疼,问素嗜肥甘否,曰嗜,因思孙一奎(7)曰诸凡腹疼者,唇色必淡,不嗜饮食(8),今见证如此,为蛊胀也无疑。遂用阿魏积块丸,每服一钱,服后果下蛔虫数十条,虫下则热渐减,胀渐消,五下后更用消蛊汤数剂,乃愈。

上焦水溢:陈敬斋,肢体俱肿,少腹不急,喘满气促。医者用实脾导水之剂,兼旬无效。余诊右寸数大,尺脉虚数,此阴虚劳损,火烁肺金,肺热则失其下降之令,以致水溢高原,淫于皮肤而为水肿。经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上焦不治,水溢高原,中焦不治,水停中脘,下焦不治,水畜膀胱是也。宜投麦门冬汤,盖麦冬清肺,开其下降之源,粳米益脾,培乎生金之母。服之颇效,易以金匮肾气汤,随症加减,三月始愈。

结阳症:卢,视其四肢肿满,热郁不散,脉洪大而数,此为结阳症。经曰结阳者肿四肢(9),盖素尝气疾,湿热加之,气湿相争,故为肿也。即宜用犀角汤以清热制火,升清胜湿,利水泄热散结,自效。方书云:今人见手足关节肿痛,全以风治之误矣。

唐云:前患咳嗽气喘,今变肿胀,口渴溲短。今按脉浮数大,乃风邪袭肺,郁而为热,失于下降,脾肺气虚,故气不通利而致肿满。当散风行水,宣其经隧,则肿消喘止。

杏仁 前胡 麻黄蜜炙 款冬花 桑白皮 茯苓皮 陈皮 大腹皮

加姜枣,水煎,温服。

江,中满寒胀,食入反出,四肢厥逆,二便不通,诊脉沉迟小。系脾胃虚寒,多食生冷腻物,而成腹中寒胀、心下痞满之疾。《内经》云胃中寒则胀满(10),脏寒生满病也,宜用中满分消汤。按李东垣曰:中满治法,当开鬼门,洁净府。开鬼门者,发汗也;洁净府者,利小便也。中满者,泻之于内,谓脾胃有病,令上下分消其湿,下焦如渎,气血自然分化(11)

汪,少腹肿胀,烦渴咽干,小便热秘。按两手脉浮洪数,是湿热下注,壅滞不通,而为肿胀急满。速用八正散加木香、灯草,以利湿泻热行气,使三焦通利,水乃下行。经谓: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三焦之气一有不化,则不得如决渎而出矣。

孟,脉浮滑数,系酒食厚味过度,湿热壅滞胃脘,致胸膈胀满,气道不清,小水不利。当服廓清饮加乌药、山楂,并用蒜瓣以滚汤煮微热留性,少蘸盐醋,常以佐饮食,大能破气消滞,亦佳法也。

朱,脉沉迟弱,此饮食生冷不节,脾土虚寒,中气不运,故恶食便溏,腹肿胀满而然。宜用厚朴温中汤加熟附、干姜,以除湿散满、行气温中。

永,呕噫胀痛,脉弱沉滑,系饮食所伤,以致脾胃虚弱,水谷聚而不化,寒湿抑遏而胀。即投香砂调中汤,自效。

方,问其腹中胀满,按之不痛,饮食不思,大便稀溏,神疲气倦,脉浮迟涩。乃中气虚寒,脾土受伤,则失其健运之职,以致气虚中满,盖中满者亦谓之胀也。宜服补中益气汤加附子、干姜,以补气治胀满,《内经》所谓塞因塞用也。

郭,小腹胀满,足跗浮肿,胸膈痞闷,饮食不消,胁痛便溏,诊脉虚沉滑。系火衰土弱,脾胃虚寒,元气不足,清阳下陷使然。当服四君子加肉桂、附子、干姜、升麻,以温中益气。第年迈久病,殊难见功耳。

姚,足膝浮肿,胀满呕恶,四肢身腹俱痛。服行气导滞化痰之剂,而痞闷肿胀更甚,按脉沉弱无力。乃脾胃阳虚,寒凝于中,而气弱不能运化所致。宜用附子理中汤,使脾得温补,则肢节运动,而诸证自已。

吴,呕吐食减,胃脘膨闷,少腹肿胀,小水短涩,诊右关沉细。系脾土虚弱,水谷之湿内停,致升降之机失司。宜通太阳膀胱、利湿祛邪之法。

焦白术 制半夏 茯苓皮 陈皮 大腹皮 猪苓 泽泻 制厚朴 汉防己

加姜皮,水煎,温服。

德,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饮食不纳,诊脉虚细数。乃肾阴亏损,火烁肺金,二经既虚,渐成水胀之疾。宜晨服六味地黄丸,夕服补中益气汤,使脾肺肾之气交通,则水谷自然生化。

李氏,胸中气凝,胀满上冲,饮食不下,按脉沉细涩。系忧虑结聚,元阳受损,故胃脘气逆而胀也。当服良方温胃汤。

制附子 制厚朴 当归 白芍药 党参 炙甘草 陈皮 炮姜各一钱 川椒去合口,炒出汗,三分

水一钟半,姜三片,煎一钟,食远服。

祝氏,左关弦劲,右关沉滑,此木邪侮土,脾弱多痰,怒气逆于中焦,胀痛连于胸胁。宜服排气饮加白芥子、制半夏,使肝气条达,则胀满痰滞自已。

肿胀诸剂

金匮肾气丸 治肺脾肾俱虚,遍身肿胀,小便不利,痰气喘急,非此药不效。

熟地 山药 山茱萸 丹皮 茯苓 泽泻 牛膝 车前子 肉桂 附子

蜜丸桐子大。

疏凿饮子 治通身水肿,喘呼气急,烦躁多渴,大小便不通,服热药不得者。

羌活 秦艽 槟榔 商陆 椒目 大腹皮 茯苓皮 木通 泽泻 赤小豆

加姜皮煎。

实脾饮

白术 茯苓 甘草 厚朴 大腹皮 草豆蔻 木香 木瓜 附子 黑姜

加姜枣煎。

五皮饮 治水病肿满,上气喘急,或腰以下肿。

五加皮 地骨皮 茯苓皮 大腹皮 生姜皮

一方五加易陈皮。罗氏五加易桑白皮,治病后脾肺气虚而致肿满。

中满分消汤

川乌 干姜 毕澄茄 生姜 黄连 人参 当归 泽泻 青皮 麻黄 柴胡 吴茱萸 草蔻仁 厚朴 黄芪 黄柏 益智仁 木香 半夏 茯苓 升麻

水煎,温服。

廓清饮 治三焦壅滞,胸膈胀满,气道不清,小水不利,年力未衰,通身肿胀,或肚腹单胀,气实非水等证。

枳壳 厚朴 大腹皮 白芥子 萝卜子 茯苓 泽泻 陈皮

水煎,温服。

厚朴温中汤

厚朴 陈皮 甘草 木香 草蔻 干姜 茯苓

阿魏积块丸 治癥瘕积聚痞块,一应难消难化,腹中饱胀,或虫积疼痛,皆能取效若神,不伤元气。

京三棱 莪术各用醋煨 自然铜 蛇含石各烧红醋淬七次,二钱 雄黄 蜈蚣全用,焙燥,各一钱二分 辰砂八分 木香钱半 铁华粉用糯米醋炒,一钱 芦荟 天竺黄 阿魏 全蝎洗,全用,焙干,各四钱 沉香八分 冰片五分

上为细末,用雄猪胆汁杵炼,为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分,重者一钱,蛊下积消为度,不必尽剂。

消蛊汤

半夏 莱菔子 甘草炙,各八分 砂仁 肉豆蔻 紫苏茎叶 陈皮 青皮 枳壳 三棱 蓬术 槟榔 肉桂 白豆蔻 毕澄茄 木香各五分

生姜二片,枣二枚,煎服。

犀角汤

犀角 元参 升麻 木通 芒硝 麦冬 连翘 柴胡 沉香 麝香 甘草

香砂调中汤

藿香 砂仁各钱二分 苍术米泔浸一夜,炒,二钱 厚朴姜制 陈皮 半夏 茯苓 枳实麸炒,各一钱 甘草三分

参术膏

人参 白术等分

用水煎膏化,服之。

八正散

车前子 木通 瞿麦 萹蓄 滑石 甘草梢 栀子 大黄

加灯草,或加木香,煎。

麦门冬汤 治水溢高原,肢体皆肿。

麦门冬五十枚,去心,姜汁炒 粳米五十粒

四君子汤

六君子汤

六味地黄汤

附子理中汤俱见中风

生脉散见瘟疫

补中益气汤见暑证

排气饮见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