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证黄疸
大司马(127)玉砚农,在口外感受寒湿,回京后大便常年溏泻,食少,迟于运化,卧则心跳不安,精神萎顿。余诊之,曰:脉沉迟细弱,由于气血两虚,真阳不足,思虑劳伤过度,以致命火渐衰,不能生土,而为脾胃虚寒,故食减便溏,神疲气怯也。宜服人参养荣汤,继以右归丸去当归,加人参、补骨脂、石菖蒲、远志、茯神,用枣肉为丸,以峻补元阳,兼养心气,服后则起居饮食胜常矣。
庆蕉园制军(128),壬午春赴浙阅武,仲夏回闽,自叹年衰不能耐劳,一路多病难支,昨旋署,又患寒热交作,霍乱转筋,烦渴呕逆。余曰:面赤唇焦,舌干胎白,脉浮滑数,皆由脾湿胃弱,饮食不调,内伤酒酪生冷,外感暑湿热邪所致。即用六和汤,去参、术,加香薷、滑石、威灵仙,以调和脾胃,则诸邪自散,服两剂,证减二三。以原方去香薷、滑石,加黄芩、木通,病退过半。惟肝脉弦数,舌燥胎黄,口苦烦渴,乃热邪传入少阳,以小柴胡去半夏、姜、枣,加花粉、知母、木通、竹叶、灯心,服数帖,乃安。
道长张船山,头晕痰多,痞满食少,恶心吐泻,小水短涩,诊脉弦滑数。此过饮不节,酒湿伤脾,盖酒为大热有毒无形之物,又水之所酿成,故热而兼湿,过饮则湿热积于肠胃而成酒积也。宜服葛花解酲汤,以解酒利湿、调气温中,使湿热从小便出,则诸疾自已。
景京卿,右关沉滑,系生冷伤脾,寒湿食滞,以致胸胀呕泻、肚腹疼痛。即服七德丸加制半夏,以和胃调气。
农部柳宜斋,脉虚迟缓,此阳气不足,脾受寒湿。按湿中无火,则湿气不化,而留聚为寒,致生呕吐痰饮泄泻之疾,当用六君子加熟附、干姜、肉豆蔻,以温燥脾土,则寒湿除而吐泻亦止。
孙,头项腰脊俱痛,四肢沉重,脉浮迟涩。系湿气在表,兼伤于风,风湿相搏,故遍身重痛也。当投羌活胜湿汤,辛温升散以解表,使湿从汗出,则诸邪散矣。
金,脉沉迟弱,系伤冷湿之邪,着于下焦,致□□□□(129),腹痛。所以饮食如故,便利不渴者,乃外感之湿邪兼(130)肾虚也。宜投肾着汤加熟附、泽泻、杜仲,辛热以散寒(131),淡渗以行水,加意受暖,自可渐痊。
陆,患胸胀呕逆,身体重著,腰腿痠痛,大便溏泻。诊左关弦急,右关迟涩,此木来侮土,湿伤脾胃,土虚不能健运,故有胀逆重痛诸疾。即服百一除湿汤加熟附、干姜、石菖蒲,以辛苦温散,使正气通畅,则诸症自除。
张,右关沉迟而滑,由于脾湿胃弱,复为酒食腻物所伤,故痰饮痞膈,满闷呕泻,所谓湿从内生,脾虚多病湿也。宜服藿香平胃散加枳壳、山楂、干姜、神曲、泽泻,以燥湿强脾、涤痰导滞之法。
马,体重腹疼,汗出恶风,麻木身痛,气上冲,脉浮迟。此表腠不密,感诸风湿所致。即用防己黄芪汤加芍药、桂枝、茯苓、苍术,以祛风燥湿。
周,脉浮数大,系湿热内甚,土虚不能防制,致心腹胀满,小水并于大肠,故小便不利而大便滑泻也。宜用大橘皮汤以清热利湿、行气补脾。
余,脉沉迟细,关节疼痛而烦,小便不利,此中伤湿气,着于经络而成湿痹。当用五苓散以利小便,其湿自除。凡治湿之法,古人云宜理脾清热利小便为上,故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132)。
湿热阳黄:孔,身目俱黄,色光而润,脉见沉实。此阳明实热内攻,故但头汗出,腹满口渴,二便不利,瘀热在里则郁而为阳黄也,当用茵陈蒿汤。按成无己(133)曰大热寒以散之(134),发黄者湿热甚也。
阳黄:赵,面目发黄,烦渴腹满,小便短赤,一身不痛,诊脉实数滑。系脾胃受湿,实热在里,湿热相搏,郁久发黄。凡黄病与湿病相似,但湿病在表,一身尽痛,黄病在里,一身不痛。即服茵陈将军汤分泄前后,则腹得利而解矣。
阳黄:邱,身面发黄,肢体烦痛,积热闭结,小水热痛赤□(135),脉(136)洪滑有力。由于脾土受湿,湿多成热,热则生黄,此所谓湿热甚,故郁而为黄。即用大分清饮加茵陈、大黄、黄芩,清火邪、利小便,湿热去则黄自退。
阳黄:范,面目俱黄,发热烦渴,小便赤涩,脉虚浮数。乃胃有湿热,郁而为黄。身已发热,则势外出而不内入,无须汗下,惟用柏皮栀子甘草汤以清热利湿耳。
阴黄:托,身目俱黄,胸腹痞满,食少便溏,脉沉迟细。此服大黄下药太过,虚其脾胃,亡其津液,渴饮水浆,脾土为阴湿所加,与邪热相会发黄而为阴黄之症也。即用四君子汤加熟附、炮姜,以燥湿祛寒,温中补土,可冀渐痊。
阴黄:朱,遍身发黄,色暗不明,体冷自汗,大便溏泻,脉虚沉细。此内伤不足,土受寒湿,以致脾肾虚寒,而发为阴黄也。当用茵陈姜附汤吞八味丸,以散寒燥湿,兼补阴中之阳虚。
谷疸:福,身体尽黄,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脉浮迟涩。由于脾衰胃弱,湿热在里,饮食伤脾,谷气不消而成谷疸也。即服茵陈蒿汤,自效。
女劳疽:杨,目黄如金,头眩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诊脉虚弦数。此御女劳伤,真阴亏损,房帏伤肾,而得女劳疸也。当服六味地黄汤加黄柏、栀子、茵陈,以壮水滋阴,兼利湿热。
酒疸:奇,脉浮数滑,系过饮无度,酒毒湿多成热,热则致目发黄,故心中懊,烦热作渴,小便不利,而得酒疸之候。《内经》曰目黄者曰黄疸,目者宗脉所聚,诸经有热,上熏于目,故目黄也(137)。宜投四苓散加茵陈、枳椇子,以解酒毒、除烦、利湿热,其黄自退。
黄汗:蒋,大病愈后发黄,汗出染衣,色如柏汁,脉虚细数。由于伤寒汗不能透,表邪不解,自表传里,而湿热郁于阳明,致出黄汗也。先用茵陈饮以清利湿热,然后调养元气。
冯,缘讼案拖累,骤然目黄,呕吐苦汁,肉振汗多,精神困倦恍惚,左关弦急。此因恐怖伤胆,肝郁气滞,而得胆黄之疾,胆既受伤,则脏气之损败可知。即用六味回阳饮加肉桂、黄芪、五味子,以甘温峻补元阳,犹可望痊。若服克伐分利之剂,则危如压卵矣。
湿证黄疸诸剂
葛花解酲汤
葛花 豆蔻 砂仁 木香 青皮 陈皮 人参 白术 茯苓 神曲 干姜 猪苓 泽泻
羌活胜湿汤
羌活 独活 川芎 藁本 防风 甘草 蔓荆子
如身重,腰中沉沉然,中有寒湿也,加酒洗防己、附子。本方除独活、蔓荆子、川芎、甘草,加升麻、苍术,名羌活除湿汤。
肾着汤
干姜 茯苓 甘草 白术
有寒者,加附子。
大橘皮汤
滑石 甘草 赤茯苓 猪苓 泽泻 白术 肉桂 陈皮 木香 槟榔
加姜煎。
茵陈蒿汤
茵陈 大黄 栀子
本方加厚朴、枳实、黄芩、甘草,名茵陈将军汤。
上加生姜、灯草,煎服。
防己黄芪汤
防己 黄芪 甘草 白术
加姜枣,水煎,温服。
百一除湿汤 治中湿,身体重著,腰腿痠疼,大便溏,小便或涩或利。
半夏曲 苍术 厚朴 茯苓 陈皮 藿香 炙甘草
茵陈姜附汤
茵陈 干姜 附子
柏皮栀子甘草汤
柏皮 栀子 甘草
七德丸 治生冷伤脾,初患泄痢,肚腹疼痛,凡年壮气(138)血未衰,及寒湿食滞,凡宜和胃者,无不神效。
乌药 吴萸 干姜 苍术(139) 木香 茯苓 补骨脂
神曲糊丸。
茵陈饮 治挟热泄泻热痢,口渴喜冷,小水不利,黄疸,湿热闭涩等证。
茵陈 焦栀子 泽泻 青皮 甘草 甘菊花
六味地黄汤
八味地黄汤
人参养荣汤
四君子汤
六君子汤
右归丸
六味回阳饮俱见中风
小柴胡汤见伤寒
四苓散
五苓散
六和汤俱见暑证
藿香平胃散见疟疾
大分清饮见泄泻
【注释】
(1)宗室:国君的同族。
(2)相国:清代对军机大臣及内阁大学士之称。
(3)盛京:指今之沈阳。
(4)大司寇:对刑部尚书的尊称。
(5)刑曹:刑部。
(6)此: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7)少寇:即“少司寇”,对刑部侍郎的尊称。
(8)郎官:明清时期以郎中、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皆称“郎官”。
(9)镌级:降职。
(10)工部:对在工部任职者之称。
(11)太翁:对他人父亲的尊称。
(12)按: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13)驾部:对在车驾司任职者之称。
(14)廉访:清代对提刑按察使之称。
(15)太守:对知府的尊称。
(16)署夔州郡篆:谓代理夔州知州。署,临时代理。篆,指官印。
(17)渠:他,指患者。
(18)最契:谓最为投合。
(19)运同:清代盐运使的属官。
(20)大尹:对府州县长官之尊称。
(21)鳝: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22)明府:对知府的尊称。
(23)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的尊称。
(24)风淫……甘寒:语本《素问·至真要大论》。
(25)热甚生风:语本《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
(26)给谏:清代指六科给事中,掌封驳政令违失。
(27)既望日:每月十六日。
(28)药: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29)□:集古阁本作“见”。
(30)尚书:古时中央六部的长官。
(31)□:集古阁本作“神”。
(32)□□□:集古阁本作“鼻鼾睡”。
(33)脉: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34)用: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35)足: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36)包: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37)虚: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38)次: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39)比部:对刑部司官之尊称。
(40)阴: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41)丸: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42)七: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43)桔梗:“梗”原作“根”,据集古阁本改。
(44)各:原脱,据《时方歌括》卷下补。原书方药用量多有缺“各”字者,今据《时方歌括》补,他见皆据校本或文义补,不赘出校。
(45)山茱萸三两微炒: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46)枸杞四两炒: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47)姜制四两: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48)当归炒三两: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49)滚水或淡盐汤送下: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50)腰膝: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51)冷痹: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52)薛立斋……诸证悉退:语见《医方集解·理血之剂》。
(53)去心: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54)熟地黄各一两半: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55)甘草: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56)人参: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57)菖蒲各五钱: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58)喻氏:指喻嘉言。
(59)繇:通“由”。《说文通训定声·孚部》:“繇,假借为‘由’。”
(60)按中风证……立方之意:语本《医门法律》卷三。
(61)按此方……诚足贵也:语本《医门法律》卷三。
(62)戴莲士:即戴衢亨,字荷之,号莲士,官至清代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
(63)门下士:门客。
(64)嘉平:腊月的别称。
(65)薰:同“熏”。《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
(66)大银台:对通政使之称。明清设通政使司,掌天下奏状案牍,长官为通政使。
(67)制府:清代对总督之称。
(68)上舍:对监生(入国子监读书的学生)之称,也用来称呼一般读书人。
(69)故: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70)燥:原作“躁”,据文义改。
(71)康兰臯:即康绍镛,字兰臯,山西人,官至清代安徽巡抚、署两广总督。
(72)中丞:清代巡抚照例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因称巡抚为“中丞”。
(73)太史:明清时修史事归翰林院,因称翰林学士为“太史”。
(74)迓:迎接。
(75)捺: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76)覆: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77)宫詹:即太子詹事,东宫属官名。
(78)仪部:古时礼部有仪部司,长官为仪部司郎中。
(79)内子: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
(80)纵食则食复:语出《景岳全书》卷十三。
(81)寺丞:官府中的佐吏。
(82)通仓:设于通州的粮仓,与设于京城的“京仓”合称“京通二仓”。
(83)咽:原作“胭”,据集古阁本改。
(84)内翰:清代指内阁中书,掌撰拟﹑记载﹑翻译﹑缮写等事。
(85)王初病恶寒: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86)如沸:集古阁本作“不达”。
(87)治:集古阁本作“清”。
(88)侍御:侍御史,掌监察等事。
(89)直:直隶省。
(90)药: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91)□□:集古阁本作“石膏”。
(92)少阴:原字漫漶,据本篇“瘟疫诸剂”玉女煎方补。
(93)迨:当作“殆”。
(94)讵(jù句):不料。
(95)□□□□□:集古阁本作“入膻中,邪在中宫,药解上焦”。
(96)复: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97)元朝泰和二年:“泰和”为金章宗年号,泰和二年即1202年,元(蒙古)建国为1206年,则“元朝”当是“金朝”。
(98)鼻以:原字漫漶,据《景岳全书》卷十三补。
(99)气: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及《瘟疫论》卷上补。
(100)味:原字漫漶,据《瘟疫论》卷上补。
(101)盛:原字漫漶,据《东垣试效方》卷九补。
(102)柤(zhā扎):渣滓。
(103)大温中饮: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104)章桐门:即章煦,字曜青,号桐门,浙江人,官至清代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太保。
(105)鞫(jū拘)案:也作“鞫按”,审讯拷问(案件)。
(106)护抚篆:署理巡抚之职。篆,印信。
(107)扎:同“札”,书信。
(108)皖江:长江安徽段两岸地区。
(109)叶健菴:即叶世倬,字子云,号健菴,上元(今属江苏)人,官至清代福建巡抚。
(110)脉虚……伤暑:语出《注解伤寒论》卷二。
(111)水:原作“木”,据文义改。
(112)山右:太行山之右,今山西一带。
(113)□□:集古阁本作“达于”,从下读。
(114)□□□□:集古阁本作“吐食甚多”。
(115)紧闭: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116)六: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117)果: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118)辛: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119)陈无择:即陈言,宋代医家,名言,字无择,青田(今属浙江)人,著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
(120)罨(yǎn掩):敷。
(121)凡中暍死者……立醒:语本《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
(122)王节斋:即王纶,明代医家,字汝言,号节斋,著有《明医杂著》等。
(123)治中暑……要识此意:语本《明医杂著》卷三。
(124)二分: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125)治温以清……行之:语本《素问·五常政大论》。
(126)易老:即张元素,金代医家,字洁古,易州(今属河北)人,著有《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等。
(127)大司马:明清时对兵部尚书之称。
(128)制军:清代对总督之称。
(129)□□□□:集古阁本作“便利不渴”。
(130)兼: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131)散寒: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132)凡治湿……非其治也:语本《仁斋直指方论》卷三。
(133)成无己:“成”原作“陈”,误,今改。
(134)大热寒以散之:语本《注解伤寒论》卷五。
(135)□:疑为“涩”。
(136)脉:原字漫漶,据集古阁本补。
(137)内经曰……故目黄也:语本《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
(138)年壮气:原字漫漶,据《景岳全书》卷五十一补。
(139)苍术:原脱,据《景岳全书》卷五十一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