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法临床应用技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部分 理气法概述

第一章 理气法源流

一、历史源流

理气是调理气机的简称,亦称“调气”,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述“调其气,使其平也”之由来。根据“百病皆生于气”的病机原旨,疾病的产生和发展,无非是气机失调,或气郁血瘀或气虚血衰致阴阳气血偏盛偏衰,成为致病的主要因素。因而临床必须调理气机。《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说:“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这就是调理气机的理论基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明,明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这就是调理气机的基本原则。

我国历代医学家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努力使调理气机的治疗方法不断发展和日臻完备。如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论“气”颇多。“原序”中有“卒然遭邪风之气”。论中各条有“其气上冲者”“胃气不和”“夜半阳气还”“气上冲胸”“气上冲咽喉”“阳气不相顺接”,说明仲景非常重视气的病理并在治法上注意“调气”。汉代华佗创“五禽戏”,目的也是调理气机。及至金元李东垣深入对“气”的研究,如生理、病理、辨证、论治等都涉及理气的作用。其后明代喻氏著“大气论”,清代徐大椿倡“命门元气论”,近代张锡纯论“大气下陷”,均是对“理气”理论的后续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