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奠定传统思维模式的毕业实习
中专三年,见习实习就近1年,足见学校当时对实习的重视。当时我们回合阳实习的8个同学,4个分在县医院,4个分在中医院。在途中,大家商量,中间轮换。但到了实习期快一半的时候,在中医院实习的我变卦了。结果县医院的同学上门找我这个组长理论。我说,学校分配我们在中医院啊。同学们说,不是咱们说好变一下吗?我说,看来现在还要变回去。他们说,说好的就不能变了。我说,如果不能变,就按学校的安排不变好了;如果能变,现在就变了,反正我们都熟悉各自医院的情况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在想来,我虽然达到目的,把自己锻炼成纯粹的中医,但愧对这几个乡党同学啊。事实上是在合阳县中医院实习期间,我深得李景堂老师的教诲和信任,李老师签名的处方半本半本就在我身上装着,下班之后或者病房管理时可以放开手脚地干,学以致用,不亦乐乎,得此良机,有谁舍得半途而废。这个时期的厚厚一本日记中,无体例,有事实,有感悟,甚至还有准备考研究生的日语。
我在中专毕业实习时诊断处方的日记,还混杂着日语
当年的实习日记
说起日语,还真有意思。我们当时学校不开外语,恰逢陕西电台开设日语广播,我们班有好多人参加了学习。一则有这个机会,二则日语有好多汉字认得。事实上,日语是“笑着进去,哭着出来”,比英语难学多了。现在算起来,我们班约一半人都自学外语,不能说没有更高的理想吧。其中一个同学回到榆林实习后给我写信说,广播也听不清,人也懒了,不了了之了。因为当时我们能听广播的时段是中午饭后,哎呀,太困了,但是不听不行,不学不行啊。实际上到现在,真正用上外语的就是我,考研究生呗,当时,我也和现在许多人的想法一样,中医还要考什么外语,向谁学,向外国人学吗?好在我转过来再想,研究生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中医也概莫能外。难道高级专门人才只是学,永远是学人家的?现在好多中医在国外,事业如火如荼,就是例子。还是要有眼光,看远一点。受没受过研究生培养,对同一个人来说,肯定不一样。
在合阳县中医院的实习是值得一提的。我对当时得到高年资老师的教导,格外感恩,念念不忘。尤其是实习期间受雷在田、李景堂老师的纯中医思维和熟练运用经方治百病的影响,使我奠定了传统中医的思维模式。
下图是我在合阳县中医院实习时师生的合影。中间左起第二、三位的王农老师、雷在田老师和第三排右起第二位的李景堂老师、左起第一位的赵淑珍老师(二妈)都是在实习期间对我影响很大的人。而第一排就是我和贺玉芳(右二)、张勤芳(左二)、李玲(左一)同学
看看我当年的实习日记,应用经方的机会不少,小青龙加石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大陷胸汤等,甚至还有不成功的病案。
我和二伯总是无话不谈,太多会心之乐
我的二伯曾经意味深长地给我说过:“当一个好医生,首先要会看病,这是最主要的。其次要会讲,只有这样内行人才服。还要会写,只有写才能提高,才能扩大影响。”可以说这句话影响了我的一生。虽然我常说“谁有头发都不愿装秃子”,实际上确实有敏于行而讷于言的临床家。我替他们叫屈,就像金子深藏土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