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直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序

张仲景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士流,才数家耳。尝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然而或有证而无方,或有方而无证,救疾治病其有未备。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1)先校定《伤寒论》,次校定《金匮玉函经》,今又校成此书,仍以逐方次于证候之下,使仓卒之际,便于检用也。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广其法。即疟病牡蛎汤、中风侯氏黑散之类。以其伤寒文多节略,故断(2)自杂病以下,终于饮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复合二百六十二方仲景只二百二十九方,余俱附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旧名曰《金匮方论》。臣奇尝读《魏志·华佗传》云:出书一卷曰“此书可以活人”。每观华佗凡所疗病,多尚奇怪,不合圣人之经。臣奇谓活人者,必仲景之书也。大哉!炎农(3)圣法,属我盛旦,恭惟主上,丕承(4)大统,抚育元元(5),颁行方书,拯济疾苦,使和气盈溢,而万物莫不尽和矣。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都官员外郎臣孙奇、尚书司封郎中充秘阁校理臣林亿等传上。

明应天徐镕(6)谨按《文献通考》(7)二百二十二卷中《金匮玉函经》八卷条下:晁氏(8)曰:“汉张仲景撰,晋王叔和集。设答问(9)杂病形证脉理,参以疗治之方。仁宗朝王洙得于馆中,用之甚效,合二百六十二方”。据此并前林序云“依旧名《金匮方论》”,则王洙馆中所得,名曰《金匮玉函要略方》,系五代时改名耳,所以《通考》只云《金匮玉函经》也,是《金匮玉函经》元时已无矣。夫《金匮玉函经》八卷,东汉张仲景祖书名也。《金匮方论》三卷、《伤寒论》十卷,似西晋王叔和选集撰次,后俗传书名也。若《金匮玉函要略方》,五代及宋相沿书名也。今单名《金匮要略》而去其玉函二字,愈远而愈失其真矣。又据晋皇甫谧《甲乙》云:“仲景论广伊尹汤液,用之多验”“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指事施用”,即今俗所分《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也。华佗指张长沙《伤寒论》为活人书,昔人又以《金匮玉函》名之,其重于世如此。然其言雅,非精于经络不能晓会,是宋时裁分《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二书也。成无己《明理论》云:“自古诸方,历岁浸(10)远,难可考评,惟仲景方为众方之祖。是以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医帙(11)之中,特为枢要,参今法古,不越毫末,乃大圣之所作也。”只因无己七十八岁撰成《明理论》,八十岁注完《伤寒论》,未暇注《金匮要略》,所以俗医分为二门。至今众口一辞,诮(12)仲景能治伤寒,不能疗杂病也,冤哉!

万历戊戌(13)孟夏市隐逸人识

【注释】

(1)奇:北宋医家孙奇。

(2)断:截取,划分。

(3)炎农:即炎帝,神农氏。

(4)丕承:很好地继承,旧谓帝王承天受命。

(5)元元:百姓;庶民。

(6)徐镕:明代医家,号匿迹市隐逸人。

(7)文献通考:书名。348卷。元代学者马端临编撰。

(8)晁氏:指晁说之。北宋人,字以道,号景迂生。撰《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20卷。

(9)答问:日抄本作“问答”。

(10)浸:逐渐。

(11)医帙(zhì志):医书。

(12)诮(qiào俏):讥讽。

(13)万历戊戌:即公元15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