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病门
目证辨治
目有五轮,合乎五脏,眼眶属脾,为肉轮。红丝属心,为血轮。白色属肺,为气轮。青色属肝,为风轮。瞳人属肾,为水轮。是知目者,五脏精华之所系也。目疾专家,呼为七十二症。著者问答,其实重叠者多。总不若辨明虚实为的当。凡目疾暴赤肿痛,畏日羞明,名曰外障,实症也。久痛昏花,细小沉陷,名曰内障,虚症也。实者由于风热,虚者由于血少。实则散风泻火,虚则滋火养阴。然散风之后,必继以养血。经曰:目得血而能视也。养阴之中,更加以补气,经曰:气旺则能生血也。治外障者,蒺藜汤、蝉花无比散散之。若兼饮食所伤,加消导药;如大便久闭不通,四顺清凉饮下之。治内障者,逍遥散、明目地黄丸补之。若兼气虚,益气聪明汤主之。且如初起翳障,只须服药散之,不可遂用点药,恐病反深痼。当用天然水,乘热频洗之。热能散风,水能制火故也。水中不用一味药,盖目不染尘,药汁入目,亦见羞涩。更忌刀针刺血割肉,及点卤砒之类,而为行险侥幸,刺血者恐伤肉,用硵砒恐渍烂不息,惟宜珍珠散点之,乃眼药中之至宝也。再凡用散药,不可太过以伤其血,用补气药不可太过以助其火。又不宜过用寒凉,使血脉凝结,反生青黄之障膜。温存肝肾,调剂和平,而目疾自全愈矣。(《心悟》)
丞按:此篇所说蒺藜汤、蝉花无比散、明目地黄丸、珍珠散,均编入第二集中。至论目疾,用天然水乘热频洗之云云,殊未妥善。予因信其热水频洗之益而多洗之,亦有隐受其害。梅县黎医士说冷水不可洗,固宜禁戒,而热水不可频洗,亦须切忌。今予向康燮忱眼科医士询问,亦云热水不可多洗,用特说明,知所谨慎。据此一端以观,可知平日当研究医药,为保生之要务也。
眼科须知 梅县黎志宁医士抄传(增)
凡红肿者,即是风热,用疏风、除热、发散药为主。去膜以散风为尚。有膜者,切不可用麦冬、菊花、川连、杞子四种药。若胞睑肿坠,是脾胃火,宜用大黄、酒军、石膏、朴硝、栀子、防风等药为妙。目病初起,宜发散,忌寒凉。凡眼疾,切不可用冷水洗,洗则难治。
眼科忌食脚鱼,食之多致不治,尤忌猫肉。然食脚鱼,予先祖叔瞻公,已治愈有人矣。
眼科忌太清,所谓十清九不治也。
又忌食鸭及鸭蛋,以其动风也。蚬肉、绿豆之类亦忌之。
眼愈后而复患之,虚者多因色欲过度,实者多因酒毒上攻,俱称难治。世之患者,其识诸可也。
卫生须知
眼疾一得:诸事宜戒,饮食起居,房劳人事,皆能损目。如酒助火,色伤神,蒜昏目,怒伤睛,辛辣生热而动火,发物腥膻而动气,虽愚人亦知戒矣。有合衣香者,因触而伤明。有饮烧酒者,因醉而昏目。至于当风向火、冒暑迎寒,此皆致病之因。又有刀针磨刮烟炙出血等件,不能禁忌,为害不浅。此皆庸医骗人,尤当峻拒。至于尘沙播扬,烟火熏蒸,目疾未愈者,尤当远避日月光辉、红艳紫色。目力微弱者,不可久视恶香恶臭,不惟有触发之患,抑且有损明之虞。知命者以养明保身,岂可轻生自戕(录《一草亭眼科全书》)
目病有三因
陈无择曰:喜怒不节,忧思兼并,以致脏腑气不平。郁而生涎,随气上厥,乘脑之虚,浸淫脉系,阴注于目,轻则昏混,重则障翳,眵泪胬肉,白膜遮睛,皆内因。如数冒风寒,不避暑湿,邪中于项,乘虚循系,入于脑,侵于目而生目病者,皆外因。若嗜欲无节,饮食不时,频食五辛,过啖炙煿,驰骋田猎,冒涉烟尘,劳动外情,皆丧明之具,此内外因也。(见《审视瑶函》)
治目二十方 余姚眼科康维恂燮忱氏传
谚云:药不在贵,在乎灵。方不在多,在乎精。又云:单方一味,气煞名医。是则方药贵简便,而又宜灵效也。鄙人研究眼科不遗余力,兹将治目疾之简便良方,屡经灵验者有二十,则洵为单方选要,爰药为抄传之。
痘疹入目 象牙箸磨天水点之。
又方: 黄鳝鱼血蘸笔点之。
丞按:《朱氏集验方》以黄鳝鱼血点眼,治痘后眼翳用效。
泥沙入目 大牛膝一条,约二十寸长,本人自行嚼糊,吐出搓丸,塞于两眼角,泪流如汤。(泥沙裹药随出)
飞丝入目
陈京墨磨汁点之,此方屡试屡效。盖墨汁含有胶汁,能粘住飞丝,随泪而出。
又方: 池藕捣汁,蘸笔点之。
丞按:《罗越峰传方》据《胡灜峤眼科》说:用好陈墨磨点,屡验,不论何丝均效,迟则瞎。
酒后目光昏花
葛花三钱,泡汁饮之,即愈。
又方: 鸡距子三钱,杵碎,煎汁代茶,数次即愈。
[说明]家君善饮,前年亦病目昏,嗣服鸡距子二两一钱而得愈。
无时流泪 与《验方别录》同此方见载《串雅》
鲫鱼胆七个,人乳一杯,和匀,饭镬上蒸透,日点三次,五六日后,其泪自止。
睛珠夜痛
荠菜根一两,煎汁温服。此方对症煎服,万试万验。
丞按:胡氏眼科亦有治夜痛验方,方载第二集眼病门。
眼胞赤肿
透明生白矾三钱,研细粉,鸡子清一杯打极透,调敷肿处,或敷眼皮周围,如干再搽,敷数次,痛即止、肿亦消。
[说明]燮按:白矾酸寒无毒,能除风祛热,以鸡子清调敷胞肿,无不见效。鄙人遇此症候,每用矾粉,不取一钱,远道而来者或令其自制。
[信而有征]此方见载《审视瑶函》,方名神仙拈痛散,治一切暴发火眼疼痛,昼夜不止。今得康君表彰,益见神效,友丞附志。
眼闭不开
三白草同酒浆捣烂铺锦帛上,托于眉心,候一昼夜即开。重者二服,无不效验。
火伤害眼
急命患者仰卧地上,令人解小便浇于烫处,再以牛口涎水点之,数日自愈。
蛛丝入目
生白菜捣汁,滴入眼内,即出。
[参证]丞按:《验方别录》云蛛丝误入目中为患最烈,或致昏盲。用生白菜捣汁涂之立愈。罗越峰医士集验方云《证治合参》载飞丝入目,白菜打烂,绢包滴汁二三点,入目即出,用之果灵。
石灰入目
螃蟹沫(即蟹吐出之涎)点之。
又方: 盐卤点之。
[说明]燮未知盐卤方时,凡遇是症,必以令点蟹沫,窥其功效,不甚迅速,现今试用盐卤方,不惟奏效迅速,抑且力能止痛。丞有一方只用白糖,方载于后。
小儿疳眼
判柞叶三十片,煎汁饮之。
[说明]燮按:柞叶治疳眼,效验虽显,无如采办不易,亦一憾事。盖判柞系番野植物,腊月时开花,初春结实如枸杞形,迨至初夏,实现红色,方行抽叶,一遇秋风便即摇落矣。
小儿目赤紧闭
真熊胆三分放入酒杯内,加新汲天水半杯,饭镬上蒸化,用新毫笔醮敷眼胞约八九次,自能开睁。
[说明]燮按:以真熊胆治目闭,可称万应灵方。惜近世猾贾只售伪药,只图利己,不顾损人,方是药非,效验毫无。且以真伪相较,伪者形色反美,非明眼人断不能悉。用是说明辨真伪法于后,真者色黑似绿,味苦潮涩。试辨时以口津稍吐掌心,将熊胆磨擦少许,反手以舌舐对掌心之手背,其苦涩微凉之气,随觉粘住舌尖矣。
小儿鸡盲眼
猪肝不拘,蒸熟作肴,食至盲愈为度。
丞按:罗越峰传方,小儿渐成鸡盲眼,食羊肝八文愈。
又按:小儿患此症,常常服羊肝亦妙,然猪肝价贱,又易辨,食不间断,自然奏效。须参看以下治雀目方。
眼生蕈菌
用田鸡胆汁蘸点患上,自消。(田鸡一名水蛙)
赤眼痒痛
黄连五分、白矾二分浸入人乳,上盖白纸,刺十余小孔,饭镬上蒸之,待冷点痒处。
眼皮生瘤
樱桃核磨天水涂之,自消。
又方: 天南星粉、米醋调敷患处。
[说明]燮按:樱桃核、磨天水味淡质薄,须耐心涂之。天南星粉性烈,敷之微觉燥疼,惟奏效甚速。
眼睑生癣
蕤仁子五钱,去壳打烂,菜油调敷患处,即愈。
眼睑内皮生瘰粒如椒粟 西名颗粒性急膜炎
木贼草一支,擦瘰粒上,微出血四五次自愈。
[说明]燮按:木贼草微硬而糙,擦瘰甚宜,但擦时毋稍擦着睛珠及好睑肉。前年,京畿清华留美学生病此症者,不下百余人,幸有同学浙江朱某,以此草石上磨齐。启翻眼睑,顺势拖擦,间三日一擦,凡四五次,均不药而愈。朱某之得有良方,因昔日曾患此症,经医士用此草拖擦而愈云。
眼眶内外生癣
大碗幕布,以晚米糠铺于布上,约寸许厚,将糠燃着,有汁滴入碗内,俟将燃及幕布,须即揭去,然后取汁涂抹癣上,数次自痊。
[友丞附言]乡友康焕章维恂二昆仲精于眼科,昔予患目疾甚险,幸经康君治愈。今承抄传治目单方,用事刊入。
鸡盲雀目之辨证
《银海指南》云:鸡盲者阴气未升,则昏至人定后,仍能见物;雀目者,通夜不见,乃肝血少,肺阴亏也。
治雀目方
日落不见物也,用羯羊肝一具,不见水,不犯铁器,以竹刀切开,入谷精草细末,瓦罐内煮熟,不时服之屡验,黑羊者尤佳。“羯”音“揭”,羊之被阉割者。
[方义说明]丞按:随息居饮食谱云:羊肝甘凉,补肝明目、清虚热、息内风诸般目疾,并可食之。《玉楸药解》云:谷精草苦温发散,入足厥阴肝经,明目清风,去翳消肿。
明目去翳神方
将新象牙物件,水磨点翳膜上,即去。
又方: 用新象牙磨屑,取生男的乳浸透,点之即去。
又方: 用生荸荠(俗名尾梨),捣烂澄粉,每用一钱,加冰片一分,点两眼角,去翳如神。
又方: 用茶叶梗(须青茶梗方效),烧灰存性,临卧时点入眼角,次日云翳即退。
又方: 取鹅不食草(一名地胡椒,采取阴干晒燥研末取贮),用末搐鼻塞耳,去翳神药也。
丞按:此草干者,药店有备。
治损目破睛方
用牛口涎,每日点两次,须要避风。黑睛破者亦瘥。
丞按:凡眼珠打出,或触伤,或火炮冲伤,须忌酒,并忌食各热物。
飞丝入目方 一名天丝
石菖蒲擂碎,左目塞右鼻,右目塞左鼻,百发百中。
丞按:《一草亭眼科》《四科简效》曾载此方。
又方: 急用好醋一杯,朱砂少许,将竹笔筒一个,对口极力吹醋起泡,游丝自堕入醋,或数十条,或数百条,一一捞起,吹至目能开视为度。
丞按:凡丝入目,切不可先用水洗,洗之愈洗愈痛,恐至眼瞎。(见《一草亭》)
又方: 多年禽鸟飞入天心,直冲九霄,即是鸟死。凡鸟死不见毛骨,只化为白丝一条,倘入人目,使人难觉,惟在野处,似有灰尘眯目,立时肿痛,不得见物,或不速治,则眼珠烂脱矣。用鲜橄榄汁,磨墨点之,可愈。
目赤肿痛
罗越峰传方:羊胆一具,蜂蜜二钱,入胆内搅匀,点两眼角,果灵。见《医级杂病类方》草花膏方。(增)
此方方义须看第二集便用眼药方下说明,便知其妙。
丞按:蜂蜜用于眼内,务须择其白如膏者为良,凡试真假,以烧红火箝,插入提起,起气是真,起烟是假。
治眼癣方
大碗幕布,以晚米糠置布燃糠,有汁滴碗,取抹患处。
又方: 用杏叶煎汤,频洗即愈。
治眼生赤障方
田螺一粒,去厣壳,渗以黄连末,夜置露中,晓取,则肉化为水,取其水点之,
治眼皮生泡方 俗谓目甲
用壁虱血点眼角,即愈。
治眼中流泪方 《孙真人海上仙方》
桑叶要立冬取梢头不落叶,煎汤频洗,自愈。
[用效证明]《朱氏集验方》载霜后桑叶煎洗,治迎风泪及眼目昏花。
治眼珠突出
李自青云:关中一士,劳神过度,致眼努出数寸,同人将眼珠托纳眶中,随愈。后闻王熙瑞所说同。林芝仙云:远行伤暑,眼珠亦能突出,治法如上。林敏甫云:有人好弹琴,方凝神弦丝指间,其父从脑后以掌击之,两眼忽坠下,或教喷冷水于背,使陡颤之,即缩入眼。
治烂目弦方
覆盆子叶绞汁,滴目中,能出目弦虫,除肤赤收湿止泪。
又方: 蕤仁一两,去壳及油,用白蜜调搽。(增)
《本草从新》云:原蚕砂研末,麻油调搽而愈,试之果灵。(《罗越峰传》)
眼明神方 《千金宝要》
每日晨起,口含黄柏一爪甲许,使津生,唾置掌中,即以拭目,拭讫,以井花水洗之,至百日眼明。此方终身行之,永除眼疾,神效异良。
又方: 黑橹豆每日空心吞二七粒。
又方: 三月三日采蔓菁花,阴干研末,筛过,空心以井花水服方寸匕,久久服之,可夜读细书。
头风瞎眼
用野苋菜(即马齿苋)煎汤,注壶内,塞住壶嘴,以双目就壶熏之,日渐光明。
丞按:《随息居饮食谱》载徐灵胎云:尝见一人头风痛甚,两目皆盲,屡求良医不救,有乡人教用十字路口及人家屋脚边野苋菜,煎汤注壶内,塞住壶嘴,以双目就壶熏之,目渐见光,竟得复明。
又按:《罗越峰传方》用此方法,并以野苋菜作下饭,觉眼清爽。
治风火赤眼方
木鳖子两个,均要刮净皮毛,以一个生锉为末,一个火煨成炭,退火,研极细,另加梅花冰片一分,同拌匀,临症男左女右,絮包塞鼻内,屡试屡验。
又火眼初发,方青果核(用鲜的)以清茶磨搽神效。(用生地捣贴两足心,小儿火眼尤效)
小儿火眼
用生地捣贴两足。
丞按:《罗越峰传方》《古今医鉴》用黄连末,水调,贴脚底心,干则水湿之。《医学指南》此法用布包之。(增)
治眼内生星及胬肉方
用象牙心磨人乳,如薄糊点之,开睛安肿,只须三四日即退。
治自移星去障方
蕤仁五分去油,青盐一分,猪胰子八分,加炼蜜三匙,共研匀,点眼角,去星翳如神。
治双目青盲神效方
石决明四两杵碎,煎汤取净汁,用羊肚乙具,忌铁,以竹刀刮去筋膜,夹入多孔全石决明三个,用线扎住,将前汤煮,不可过生过熟,取出用青盐糁食,食尽,将汤亦下,青盐少许饮之。须百日内,如法煮服,自然生明。并治新久各种目疾,屡试神效。
治毒尘入目
各样毒尘入眼,轻则疼痛,重则立时胀闭,肿如核桃,亦有流血,周时不治,即时瞎瞽。用盐些少以麻油调研,新笔蘸涂眼内,数次即愈。盐不论青白,如无真麻油,用真菜油亦可。
砂芒入目
蚕沙拣净空心,以新汲水吞下十枚,勿嚼破。(见《四料简效方》)(增)
治目眯方
目眯不出,以蚕沙一粒吞之,即出。
丞按:蚕沙吞下,勿嚼破,须参看以上砂芒入目一方。“眯”音“米”,物入目也。
小儿瞳神转背方
取亲父右手中指尖,刺血滴入,即如旧。
诸物入眼
丞按:《家事教科书》云:眼中忽入异物者,当止其眼包,以双指强开其睑,使注视地上之一点,其异物即随泪液流出。犹不出者,翻其上睑以取去之。此际切勿妄擦其眼,恐伤其眼睑。《验方别录》所载治法:用灯心点指甲末于眼角,即出。
又方: 用头垢腻少许,点入即出。
麦芒眯眼疼痛
煮大麦汁洗之,即出。(《朱氏集验》)
丞按:《四科简效方》已经刊载。(增)
铁落入目
凡铁落爆入眼中,用真磁石吸之即出。
丞按:《一草亭眼科》治铁屎入目,以真雄磁石吸之,自出。
烟渣入目
初入时,切不可用汤水擦洗,愈洗愈肿痛,恐至瞎眼。急用乱头发一团,缓缓揉之,烟渣自出,即愈。
产风眼方 并治疹风、痘风、眼疾俱有神妙。
漳州赵太尉母病烂弦疳眼(即产风眼),二十余年,百药不效。有老妪云此中有虫,当采药除之。入山取草蔓药,咀嚼留汁入筒中,以皂纱蒙眼,滴汁渍下弦,转盻间,虫从纱上出,数日下弦干,复如法滴上弦,又得虫,数日而愈。后又治疹风、痘风眼,灵应如响。
草蔓药者即覆盆子叶,用嫩叶汁,无新叶,用干者煮浓汁亦可。再收藏之法,候有鲜叶时,入山采取,不拘多少,将叶洗净,吹干水气,捣汁,用细绢滤清,入大磁瓶内晒干,为丸,如桐子大,收贮。用时,将人乳或白蜜化开,涂患处,极妙。
疹风、痘风、眼疾
方与治产风眼同,须查看第二集眼科蝉花无比散,照方服之。
痘后目瞽
用覆盆子根,洗捣澄粉,晒干,蜜和少许,点于瞽丁上,日二三次自散,须于百日内治之,久即难疗。
石灰落眼方
见《日用宝书》云:凡石灰入于眼内,即将极细之白糖,化于水内,得甘极浓,而澄清之,将眼皮展开,以糖水滴于眼内,则糖水能灭石灰之力,而眼即无害矣。此方曾经友人用之见效(增)
病后失明
《证治合参》云:羊胆点之。此方治泻后失明,如法果灵。(《罗越峰传方》)(增)
泻后失明
羊胆点之(增)
治目睛垂出至鼻或时时大便出血作痛 名曰肝胀
羌活煎汁,服数盏。《胡瀛峤眼科传方》(增)
传方朔原丞按:此方出自《怪疾奇方》。
目珠缩入
用老姜烧热,敷眉心,即愈。《胡氏眼科传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