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
1.作用
2.认知
(1)利水渗湿:用于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痰饮所致之目眩心悸。通过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常用于痰饮证。
(2)健脾补中:用于脾胃虚弱之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者。尤宜于脾虚湿盛之泄泻。
(3)宁心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等。
(1)作用特点:茯苓为临床常用的健脾之品,其特点是利尿不伤阴,健脾不滋腻,性质平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补正,又可祛邪,无伤正之弊,故能补能泻,标本兼顾,既可以作药物使用,又可以作食物应用。凡脾虚病证为首选。
前代医家认为,凡用茯苓,其目的在补不在泄,故四君子汤用此。亦有茯苓之作用,在泄不在补之说。所以,现代中药书中均将茯苓作为利水药看待,认为茯苓利水,俾清升浊降,下行外出,而心脾肾三脏得以补益也。所以,有茯苓淡而能渗、甘而能补,能泻能补,两得其宜之药的说法。其机制是利水湿以治水肿,化痰饮以治咳嗽,健脾胃而能止泻止带,宁心神而治惊悸失眠。
(2)治脾虚便溏:脾虚便溏,一般有多种情况。①大便时干时稀;②大便先干后稀;③大便始终稀薄;④大便先稀后干。尤其是前两种情况,极易误诊为大便干,而误投通便药,由此则南辕北辙。现在多笼统地认为脾虚便溏所致的大便异常为“便溏”,而事实上,以上的4种情况均属便溏。从临床应用来看,茯苓可治疗以上4种便溏,其机理是利小便而实大便,使水湿从前阴出,则大便正常。
(3)化痰:前人认为茯苓为治痰主药。所谓“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利水;痰之动,湿也,茯苓可祛湿。其化痰之功实与利水渗湿攸关。然利水渗湿之品,并非均能化痰,则茯苓之用,亦有所特殊者,所以苓桂术甘汤中用了茯苓利水以除痰。
(4)生津液:《本经·上品》载茯苓治疗“口焦舌干”、《名医别录》云其能“止消渴”、张元素云“止渴”、李杲云“生津”等,都说到茯苓生津,为渗湿之品,何由津生?概由其甘淡渗湿,健脾,湿祛脾运则气得周流,又膀胱乃是津液之府,气化出焉,气得周流则津液亦随气化而生矣,故李时珍解释“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之源而下降,利小便”。取此功用一般剂量较大。
(5)利水:“小便多能止之,小便涩能利之,与车前子相似”(《汤液本草·下卷·木部》),茯苓的这种双重作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取其利水,如五苓散,可以用于水湿内停的病证。而临床主要用于水湿兼脾虚的病证,如四君子汤,关键是在辨证时要把握使用要领。
(6)止汗:茯苓止汗,用治自汗、盗汗,在《是斋百一选方》、《世医得效方》等均有记载,其机制是因为汗为心液,神志躁动则心液不藏而外泄,导致出汗,茯苓具有宁心安神之功,故能达到止汗作用,其实这是一种间接作用。具体使用时,可以将茯苓研末,用乌梅、陈艾煎汤服用。
(7)止消渴:古代医药书有不少记载茯苓能够治疗消渴病证,如《本经》、《名医别录》等。茯苓是利尿药,何以又能治疗消渴病证,对此,有医家解释为茯苓通过利水活津,使津液流动达到治疗效果的。另外,六味地黄丸中配伍茯苓也是可以治疗消渴病的,但此方中还配伍了养阴药。
(8)治疗脱发:脱发可因水气上泛巅顶,浸蚀发根,令发根腐而枯落。茯苓可下行渗水湿,使湿去则发生,虽非直接生发,但亦合“先其所因,伏其所主”的治疗原则,故现在临床上有用其治疗脱发者。用茯苓治疗斑秃,方法是将茯苓研末后,以白开水冲服,因水气上泛巅顶,浸湿发根,使头发掉落,茯苓渗泄水湿,导饮下降,故能生发。
(9)美白:晋代葛洪《神仙传·卷二·皇初平》载有兄弟二人:“共服松脂茯苓,至五千日,能坐在立亡,行于日中无影,而有童子之色。后乃俱还乡里,诸亲死亡略尽,乃复还去。”虽带有神话色彩,然而却可以反映茯苓确有养生美容的功效。陶弘景也认为茯苓能“通神而致灵,和魂而炼魄,利窍而益饥,厚肠而开心,调营而理卫,上品仙药也”(《本草纲目·卷三十七》)。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第61回提到一种“茯苓霜”,认为既是补品,也是美容物。姚僧坦《集验方》中治疗“面皯雀斑,白茯苓末,蜜和,夜夜敷之,二七日愈。”这是讲将茯苓外用具有美容的作用。《本草品汇精要·卷十六》载:“白茯苓为末,合蜜和,敷面上,疗面皯皰及产妇黑皰如雀卵。”现用其治疗黄褐斑、蝴蝶斑和雀斑。在古代美容方中,茯苓的使用频率很高,作为驻颜去皱、悦泽润肤之妙品。从临床应用来看,作者认为茯苓具有良好的美容、祛斑增白、润泽皮肤作用,尤其是对于面部黑斑、晦暗有效。
(10)配伍:茯苓乃是一味常用之药,尤其是张仲景应用茯苓,灵活多变,在配伍方面有独到之处。①茯苓配桂枝,通阳化气行水,止逆气。在《金匮要略》中,苓桂术甘汤、五苓散、苓桂草枣汤、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桂枝茯苓丸、防己茯苓汤均是将茯苓与桂枝同用的。苓桂剂被称为治疗痰饮诸证之鼻祖。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云:“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巅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中云:“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此三者皆有“冲气上逆”的表现,多因下焦素有水饮,上焦阳虚,上虚不能制下焦伏饮之故。茯苓与桂枝合用不但通阳化气行水,还可止逆气,恰为水饮上冲而设。另外,“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说明水饮重又凝结,故心下痞坚仍在,实者三日复发。苓、桂相配之意,即取桂枝能伐肾邪,茯苓能泄水气。苓、桂同用再配以其他药物,可扩大治疗范围。如伍以活血药可用于因水湿痰瘀而致妇人癥瘕、积聚、胎漏诸症,如桂枝茯苓丸;伍以防己等祛湿药,可用治阳气失宣、水气不行所致“皮水”证,如防己茯苓汤。②茯苓配白术,健脾渗湿利水,如甘姜苓术汤(肾着汤)、茯苓戎盐汤、猪苓散等。肾着汤主治寒湿留滞腰之外府,而见身体肿,腰冷痛,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方以茯苓、白术健脾除湿,干姜、甘草温中散寒,如此脾健湿除,寒散阳通,诸症可愈。茯苓戎盐汤用治脾肾两虚,湿重热轻之劳淋、膏淋证。方中茯苓、白术亦起健脾利湿之功。猪苓散用治胃弱不能消水之呕证和饮去阳复思水证,方中茯苓、白术健脾利湿,伍以猪苓通调水道,防止水饮再度停聚。③茯苓配泽泻,淡渗利水,开通水道。《金匮要略》中以茯苓、泽泻相配的方剂有肾气丸、猪苓汤、茯苓泽泻散、当归芍药散等。肾气丸主治因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利而致小便不利、短气微喘、消渴、小便反多诸症。正如《素问·水热穴论》中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水湿泛滥而成邪水,出现小便淋漓,用茯苓、泽泻泻下焦之邪水。猪苓汤用治肾阴受损,水热互结,膀胱气化不利之证。猪苓、茯苓、泽泻相伍,增强利水能力,使水去而热无所倚,与滑石、阿胶共奏清热利水养阴之功。茯苓泽泻散用治水饮内停之反胃、呕吐而渴欲饮水诸证。方中茯苓、泽泻淡渗利水为君药,可除已停之水;伍以桂枝、白术、甘草、生姜通阳化饮,降逆和胃。当归芍药散主治肝虚血少,脾虚湿停之妇人怀妊,腹中痛证。方中茯苓、泽泻、白术健脾利湿,当归、芍药、川芎养血活血,共为血水同治之方。④茯苓配半夏,化痰降逆。方如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厚朴汤、赤丸等。小半夏加茯苓汤主治支饮呕吐兼眩悸证。半夏厚朴汤主治因痰凝气滞而感咽中如有炙脔的梅核气。赤丸主治因脾肾虚寒,水饮上逆而致厥逆的病证。3方中半夏合茯苓皆起化痰降逆之作用,再伍以他药治痰饮上逆所致呕、眩悸、咽中异物感、手足厥逆等症。⑤茯苓配山药,补益脾土,输运水津于中。如薯蓣丸、瓜蒌瞿麦丸。《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云:“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瓜蒌瞿麦丸主之。”二者看似症状大相径庭,然脾土虚弱为共同之机,故皆以山药、茯苓为伍,起健脾扶正之功。⑥茯苓配甘草,健脾化饮,泄满。方如茯苓杏仁甘草汤、苓甘五味姜辛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等。茯苓杏仁甘草汤用治饮邪内阻、上乘于肺所致胸痹,症见胸中气塞、短气等。苓甘五味姜辛汤系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枝加诸药而成,主治痰饮所致胸满而咳诸症。五方中茯苓、甘草健脾化饮,泄满,从临床使用来看,茯苓、甘草配伍主治脾虚水停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