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建院共成长
1965年我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以后,就一直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设计工作,30多年来的成长和进步是和建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在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
建院是个有着近50年历史的大型民用建筑设计单位,这里有着众多一流的专家和学者、技术高超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都奉献给社会大量优秀的设计作品,是个知名度很高的单位。对建筑师来说,这里是极好的学习场所,是极好的创作舞台,每一次工程实践都给建筑师施展才华提供了机会。1971年开始的北京建外国际俱乐部工程是我任建筑负责人的第一项大型公共建筑。虽然当时建筑总面积只有一万多平方米,现在看来真不算什么,但在长期封闭停顿的“文化大革命”后期,这已经是一个十分引人瞩目的外事工程了。当时我还不到30岁,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但工程主持人吴观张十分支持和信任我,使我在从参加工程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中学习了很多东西,逐步充实了自己。1973年我当了设计室的副主任,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设计项目,尤其是在设计方案阶段必须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并更加重视各专业间的协调。1976年我参加了毛主席纪念堂这一重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除了在方案设计阶段能够遇到全国各地有名的建筑专家外,在实施设计阶段,院里抽调了四名室主任担任工程负责人,除我以外那三位室主任徐荫培、方伯义、吴观张都是十分有才华的建筑师,有着丰富的组织大型工程的实践经验,我除了在设计当中学习以外,还在长期负责与施工单位的联系过程中学会了解决实际施工中的难题和矛盾的办法。
1977年作者在毛主席纪念堂工地
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为建筑师们提供了更为美好的前景,建院同样也为我们的继续教育和业务提高创造了许多条件。1981年我被派往日本东京,在著名的建筑大师丹下健三的事务所研修两年。就日方来说,他们原希望能有更年轻的建筑师去学习,可是“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人才断层反倒使我们这批“老青年”搭上了出国进修的末班车。除了在异国学习国外事务所的设计经验、工作方法外,同时也有机会能够近距离地了解和观察这样一个既与我们有许多相近之处,又有很多本质区别的国度,可以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美学观,这是十分难得的实地比较和学习。1987年在教育体制改革时,院里又同意我报考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这样我就有机会在紧张从事亚运会工程的同时,在汪坦教授的指导下进行建筑历史和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建筑学和建筑设计。这种不同视角、不同方位的锻炼和学习应该说是十分难得的机会。亚运会的工程前后用了近七年的时间,但回想起来还是很值得的。1983年回国后不久,当时的院领导周治良就安排我参与我国准备举办的第十一届亚运会筹备工作的可行性研究,并主持此后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设计工作。这个第一期建设占地66公顷的大型综合体育中心是亚运会比赛场馆的主要设施之一,也是本次亚运会的标志性建筑,因此在群体布局、交通组织、建筑造型、使用功能、建筑结构、细部构造乃至环境布置等方面都是具有很大难度的,而对于从未涉及过这种类型工程的我来说更是极富挑战性的工作。但我也十分幸运:一是院里有一批有名的专家,像刘开济、张德沛、吴观张、胡庆昌、杨伟成、吕光大等出任顾问和指导,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尤其是刘开济副总建筑师经常在工程的关键时刻给予指点和支持,使我们在举棋未定的犹豫时刻能够大胆地做出正确的抉择;二是有一批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老同事们一起共事合作,体育中心里的三座主要比赛设施——游泳馆、体育馆和体育场的主要负责人都是从事体育建筑设计多年的老同志,其中两人在工程完工以后就退休了,长期实践积累下的宝贵经验使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当然还有一批朝气蓬勃、才思敏捷的年轻人共同合作,他们旺盛的创作欲望在这里得到极好的发挥。尤其要指出的是负责工程总协调的院领导张学信,在困难的条件下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具体的设计工作能进展顺利,但在荣誉面前却躲得远远的,甘做无名英雄。
1997年作者在首都国际机场工地
由于本工程各有关方面的上下努力,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使得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工程在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上都有比较大的突破,从群体规划到单体设计表现出较新颖的构思、合理的功能、先进的技术、优美的环境,表现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传统的取精用宏。为此,工程得到了国内外有关方面的赞扬和肯定。邓小平同志在视察体育中心场馆时激情地说:“我这次来看亚运体育设施,就是来看看到底是中国的月亮圆,还是外国的月亮圆?看来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由于亚运工程设计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于1992年获得了国际奥委会颁发并由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签名的“体育建筑奖”,这些都是对我们的支持和鼓励。
1993年至今,我又和新的创作集体一起,进行了规模更大的重点工程——首都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中的新航站楼和停车楼的设计工作,并期待着能在这里有所前进、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实践证明,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建筑设计项目尤其是大型的建设项目越来越趋向于多专业、多工种、多方面的协同配合的集体创作,因此个人的才智只有融入创作集体之中,同集体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全部人力、智力资源,认真总结学习国内、国外的正反经验,才能使我们的建筑设计更加符合客观实际。面对知识经济的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在国际竞争中能占据什么位置的重要因素,建筑设计更是以创新为主要目标的智力活动,因此不断总结、探索、努力提高在设计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目标。
(原载《中国工程院院士自述》和《金厦报》1999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