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野鹤·东篱杂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1、千里江山图并非真相

陈丹青先生在《局部》第一季开篇即介绍,《国家宝藏》节目第一期第一件国宝,2017年首次在故宫博物院午门正殿隆重展出,全北京市乃至全国爱画人士在现场排队一小时去顶礼观看的《千里江山图》。观后者无不惊羡此画鸿篇巨制,惋惜画家王希孟的才华横溢,英年早逝,感受宋代绘画艺术在国家元首兼画院院长宋徽宗的推广下达到极高造诣。

然而这幅《千里江山图》,经美术史博士曹星原教授鉴定,居然是伪作,或曰盛名之下并不符实。

曹星原教授受故宫博物院委托对该画作了深入鉴定,提出画作的三个主要疑点。

第一、画的两处题跋疑点

《千里江山图》按以往收藏家介绍,应是由北宋皇家画院画工王希孟作,之后由宋徽宗赏赐给宰相蔡京,所以有蔡京题跋,后由经元代收藏家李溥光收藏做题跋,后辗转到了清代康熙皇帝手中收藏,后乾隆皇帝鉴赏,又在画卷上题了诗。

曹星原教授从两处题跋入手,提出题跋疑点。

一、蔡京题跋从幅面高度与画卷高度不一致,比画幅高度要小,不符合一般题跋规律。

二、蔡京在以往的题跋中通常会写下自己的所有官职,如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等等,但是这里仅仅称“臣京”。这和蔡京日常做法不符合。

三、《千里江山图》是一幅长卷,一般古人打开方式是从右向左打开,而题跋在右,按常识,题跋处应比画卷最右端更新,而损坏更小才对。但是题跋比画卷最右端要旧,磨损严重。

四、此题跋中蔡京的京字书写方式与日常蔡京书写方式不一致,日常“京”字挺拔,高耸,而此处“京”字矮顿枯小。曹教授用放大镜观看,见此“京”字及其他处字,边缘参差,墨色浓淡不一,疑似古人用一种叫“双钩”的笔法集蔡京字,后填墨完成此题跋。

五、李溥光题跋中有“古今丹青小景”称《千里江山图》语,虽然有赞溢之词,但是和该图的体量不相称。《千里江山图》长1191.5厘米,宽51.5厘米,称“丹青小景”确实不合适。怀疑并非为该图做的题跋。

曹教授由此推论,这两个题跋并非是原创,而是之后由清代收藏家梁清标移花接木,再造之作。

第二、题跋与原画之间骑缝章疑点

蔡京题跋与原画之间,与李溥光跋之间各有一个骑缝章,这两个骑缝章都是收藏家梁清标盖的,为什么非要在这里盖骑缝章呢,曹星原推论,梁清标喜欢对老画翻新装裱,可能是将蔡京题跋与李溥光题跋与《千里江山图》装在一起之后,为了掩人耳目,盖上自己的章表示其完整性。也就是说至少梁清标不会没来由在这里盖章,必在此处做过文章,曾经将画与题跋重新装裱在一起,所以蔡京题跋及李溥光题跋是在梁光标手中联系在一起。

第三、乾隆皇帝题诗疑点。

乾隆皇帝位《千里江山图》题诗,内容如下:

“江山千里望无垠,元气淋漓运以神。

北宋院诚鲜二术,三唐法总弗多皴。

可惊当世王和赵,已讶一堂君与臣。

曷不自思作人者,尔时调鼎作何人。”

该诗一二句以画作起兴,称赞画画的好,三四句说北宋画院也少这种技术,三唐沿用评价诗作的时代,将唐分成“初唐,中唐,盛唐,晚唐。”一般中唐、盛唐分界模糊,所以合称三唐,三唐也无此皴法。五六句比较简单好理解,当世王与赵,就是前面李溥光提到的王晋卿,赵千里。

曹教授从最后两句“曷不自思作人者,尔时调鼎作何人”解释为,乾隆皇帝因为看出此画之中的作伪之处,而且认为梁光标当是作伪之人,梁曾经也是元末明初的朝廷肱股之臣,所以用这两句诗,斥责梁光标。意思就是:为什么不思考一下做人?你当时是朝廷的股肱之臣啊?“调鼎”一词代指古代定江山的人。

乾隆碍于此画是爷爷康熙收藏的,所以就没明说,只是题写诗词含蓄表达。

另外曹教授对乾隆皇帝题诗也用放大镜观看,发现该诗词也是用“双钩”题写上去的,更确定了乾隆皇帝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来表达画的作伪处。

大库书城推出曹星原教授《千里江山图》鉴赏视频,具体内容或可参详其中。该视频将画中疑点详细介绍,并提出以上主要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有二:

第一:《千里江山图》是宋画,但是不一定是徽宗时期画,也不一定有蔡京题跋。

第二:《千里江山图》疑点很多,是不是王希孟的作品,待考。

但是无论如何,古人给我们留下如此长卷,无论其画者何人,其鸿篇巨制也为今人仰耳。

相关文章:诗酒江湖---赏王希孟《千里江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