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2016必读精选:当黑天鹅坐上无人车(《经济学人》选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嘴上热闹

先说坏消息。即使特朗普遵守美国在巴黎协定中的承诺,美国政府也未必会鼓励采取行动。共和党阵营里很多人都把气候变化协议看作是全球监管过度的例子。很多支持特朗普的选民对气候变化不屑一顾,认为这是“美国东西海岸精英”鼓吹的虚假故事。化石燃料代表着繁荣与自由——从钻井工人的浪漫情怀到公路上兜风的诱惑。果然,11月21日特朗普承诺其政府一上台就会废除针对美国化石燃料生产的“不利于就业的禁令”,而化石燃料占美国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80%。

显著的不同不仅仅在口头上。特朗普政府削弱《巴黎协议》很可能采取的一大实际做法就是违背美国的承诺,不提供巨额资金帮助其他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富裕国家对抗全球变暖的负担更轻——它们的能源需求停滞,能效也正在提升,而贫穷国家里仍有数十亿人缺乏廉价的能源,这正是化石燃料所能提供的。穷国加入协议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美国和其他富裕国家承诺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帮助它们解决问题。一直以来私人投资者都不得不拿出大笔资金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他们肩上的担子会更加沉重。

这颇令人担忧。但仔细审视便可发现,无论在美国还是国外,通往更为环保未来的道路依然开放着。在美国,特朗普对化石燃料的支持所能达到的程度会受到限制。他希望从美国土地上开采出价值数万亿美元的页岩油和页岩气,但是除非有利可图,否则一口油井也没人肯挖。而这需要油价大幅高于当前的水平。煤炭也一样,它更多是被廉价的页岩气所替代,而非受限于奥巴马的禁令。即使新政府放弃《巴黎协定》中的承诺,加州也有自己的清洁能源法令,并将继续设定其他州和汽车工业也会效仿的能效标准。此外能源投资要持续数十年,企业可能不愿押注以后的总统也会坚持特朗普的政策。

即便没有美国带头,其他国家也不会放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这关乎自身利益。中国对待本国城市里空气污染的认真程度至少不逊于对待气候变化——近期一项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在中国每年导致160万人死亡。因此,从燃煤转向更清洁的能源是一举两得。印度则需通过应对气候变化来防止极端天气:该国在应对风暴、洪水和其他灾害上花费惊人。

商业上的自身利益也会让其他国家坚持减少碳排放之路。清洁能源的成本正在大幅下降。自2008年以来,电动汽车所用电池的成本已经下降了80%;过去三年里,北欧离岸风电的电价已也降低了一半以上。作为一种有吸引力的廉价能源,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也在接近燃气和煤炭。中国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国,它计划到2020年将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提高到150GW,相当于目前水平的三倍。

这些进展将会在未来几十年里抑制对石油和煤炭的需求。去年可再生能源首次超越煤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电来源(尽管由于阳光和风力的不稳定性,天然气仍将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补充)。这些是划时代的改变,随之而来的还有滚滚商机。例如中国希望通过生产更廉价的太阳能面板、风力发电机、电池和电动汽车,以及与所有这些设备配套的系统,成为清洁能源的超级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