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研究:从二次创新到全面创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章 以企业为创新主体

第一节 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内涵与必然性

一、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内涵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这既符合技术创新的一般规律,也符合我国国情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现实需求。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推进自主创新的一个重大举措,意义非同一般。这个技术创新体系能否建设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主创新战略的成败。

在国家、区域创新体系中,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中介服务机构等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或者关键要素,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有其必然性。科研院所具备强大的理论知识创造能力以及对前沿技术的追踪、研发能力,可以是知识创造的主体,但无法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显然不能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因为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追求社会公益,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服务。为了社会发展,政府应当是技术创新的积极推动者或组织者。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最有条件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贴近市场,有直接面向市场并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具备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先天优势,具有降低和承担风险的有效机制。技术创新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过程,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可能真正坚持市场导向,反映市场需求。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意味着企业是技术创新选题的主体,是技术创新决策的主体,是创新融资的主体,是创新集成和整合的主体,是创新风险承担的主体以及创新收益的主体(冯之骏,2006)。

二、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必然性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使然。在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世界工业化进程中,在美国等创新型国家发展的历程中,无数创新型企业发挥了主导和骨干作用。

(一)从国际工业化历史进程看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必然性

19世纪后半叶第二次产业革命以来,企业特别是大型工业企业在主要国家的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转型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工业化历史进程表明,正是由于一大批企业在市场竞争的驱动下,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使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要素,才提高了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效率,改善了资源、环境利用方式,改变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从当今国际竞争态势看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迫切性

近年来,国际科技与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科技进步已成为影响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力量。美、日、德等世界经济强国的产业竞争力主要就是体现在掌握核心技术的跨国公司和企业身上。

(三)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企业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石和支柱,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既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又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确立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也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应对全球化新形势下的国际竞争,关键是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造就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只有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才能提高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才能打破知识产权、专利和技术标准等新的贸易壁垒,才能形成内生的经济增长动力,从根本上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第二节 我国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努力

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以后,各地方、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和部署,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国家发改委安排预算内投资,加大对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的支持力度。财政部建立和完善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制度。国务院国资委将自主创新纳入大型国有企业领导人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各地方结合本地实际,细化相关配套政策,在加大科技投入、营造创新环境、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出台了许多有突破性的政策措施。

为了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005年年底,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决定共同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开展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开展这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要推动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通过示范作用,引导不同类型企业制定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探索创新发展的有效模式;形成一批创新型企业,引导和带动广大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使其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企业普遍提高了对自主创新的认识,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战略,更加重视研发能力建设,重视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断健全创新管理和创新机制,营造创新文化。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创新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

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一般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投资的主体,二是企业要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三是企业要成为创新利益分配的主体。

从R&D投入来看,我国R&D经费支出增长速度在提高。企业每年在我国R&D经费支出中所占比例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相比,都是最高的,而且企业的R&D经费支出逐年增加。据2016年全国科技经贸投入统计公报,到2016年,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的R&D经费支出在全国R&D经费支出中的比重分别为77.5%、14.4%和6.8%,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在科技活动的人力投资方面,从量的角度看,大中型企业的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呈稳步增加趋势。2014年,大中型企业的科技活动人员数为220.15万人,反映出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投入的主体。专利是衡量技术创新产出的重要指标,发明专利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重要特征。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和授权量呈快速增长态势。201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138.2万件,同比增长14.2%,连续7年位居世界首位;共授权发明专利40.2万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2.7万件。

数据表明,近年来,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各项指标中相对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已处于优势地位,主体地位初步确立,但离真正的主体还有较大距离。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据统计,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只有0.91%,远低于发达国家2.5%~4%的水平;有科技研发活动的企业的比例为23.0%,设立研发机构的仅为19.3%。《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长期以来,企业未能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虽然数据表明企业总体上、形式上已经成为创新主体,但还不够强大。企业要成为真正的、强大的技术创新主体还要做很大的努力。因此,未来若干年内,我国将着力建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正是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不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直接制约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对外技术依存度比较高,大量的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大多数企业发展仍处于依靠资源消耗进行外延式扩张的状态。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不足,使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无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得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