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含义

社会化是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多门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而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各自的立场出发对于社会化的理解、定义也就各有侧重。如美国社会学家伊恩·罗伯逊和戴维·波普诺都倾向于把社会化理解为是使人们获得个性并学习其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的“社会相互作用过程”,是联系社会和个人的必要环节。伊恩·罗伯逊:《社会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38页;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页。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把社会化看作是一个两方面的过程:“一方面,它包括个体通过加入社会环境、社会联系系统的途径掌握社会经验;另一方面……它是个体对社会联系系统积极再生产的过程,这是个体积极活动和积极进入社会环境的结果。”安德列耶娃:《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83页。而美国文化心理学家J. R.坎托则认为社会化(他按文化人类学的习惯称为“文化化”)是“这样一种手段,通过它人们形成了某些特性,这就使他们具有了特定类型的社会人格。……文化化过程也就是在个体与他所生活的群体的种种常规发生多种接触期间所出现的各种事件。由于接触到这些常规,他也就建立起了对它们的文化反应”。J.R.坎托:《文化心理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48页。但总的来说,几位学者对于社会化的界定在以下两个方面几乎都是一致的:在基本途径上,他们都认为社会化是在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完成的,社会指向个体的规范过程和个体指向社会的学习过程相辅相成。在基本任务上,他们都倾向于认为社会化过程一要使个体了解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或群体对他有什么样的期待,为他规定了哪些规范;二要逐步地使个体在其社会生活中能够实现这些期待。因此,我们大体上可以将社会化定义为: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吸收社会文化,承担社会角色,形成完整人格,从而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加入社会生活系统的过程。

任何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都是在具体的、处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具有独特的文化和阶级(阶层)结构的社会中,通过自身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而展开完成的,因而任何社会化都具有以下特征:

1.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的结构、规范、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都是不同的,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也就不同。因而个人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他所经历的社会化的内容、过程、方式、目标等也就不尽相同。

2.民族性。历史性说明了社会化的纵向时间上的变异,而民族性则是社会化过程在横向空间上的变异。个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是遵照该社会特定文化的有关规范和价值标准进行的。因而在不同的民族中,社会化的内容方式大不相同,在不同民族中被赞美和仿效的人格类型也互不相同。这是因为,生活于不同地区的、具有各自历史的不同民族,不仅创造了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条件,而且创造了各自的语言文字、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所有这些因素,构成了社会化之民族性的客观基础。

3.阶级(阶层)性。到目前为止有文字记载的所有已知的社会都存在着阶级、阶层的分化。不同的阶级、阶层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生活目标。这可以说既是社会化之阶级(阶层)性的结果,又是社会化之阶级(阶层)性的基础。换言之,社会化是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再生产的一种重要途径。

4.终生性。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一个人生命始终的过程,即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之所以如此,原因可从两个方面来说。从个体方面来说,他从小到老的生命历程是一个不断承担新的角色的过程,而每承担一个新的角色,就必须学习新的角色规范和角色技能;从社会方面来说,社会任何时候都处在变迁当中,只是在传统社会中变化很慢,而在现代社会中则很快而已,而为了适应变迁的社会环境,个体也必须不断地学习掌握各种新的知识、技能、规范等。

5.客体性与主体性的统一性。所谓客体性是指个体是社会化过程所要教化、改造、模塑的对象,客体性最集中地体现在社会化过程的制约性当中。所谓制约性是指社会化过程中的某些学习活动并不一定出自个体的自愿自主。有些他不想学不想做,社会会强制他学和做;有些他想学想做,社会却不让他学、做,或没有条件让他学、做。但个体不仅仅只是社会化的被动客体,也是出于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学习的主体。他承受来自社会的教化、改造的过程,往往也就是他作为有自觉意识的主体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

6.输入与输出的统一性。社会化是客体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个体与社会的互动过程,这就决定了社会化也是一个输入与输出辩证统一的过程。“人不仅接受社会经验,而且把这种经验进行改造,使之成为自己的价值、定向和目标。社会经验的这种改造成分,恰好不仅肯定了对这种经验的消极接受,而且要求个体积极利用这一被改造了的经验,也就是说要求有一定的‘贡献’,这种贡献的结果不只是对已有的社会经验的‘补充’,也是对它的再生产,把它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安德列耶娃:《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83—284页。

二、社会化的历程

如前所说,由于每一个个体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会不断地面临新的角色、新的任务和挑战,由于任何社会文化或多或少都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因而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在个体从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到最终走向生命的终点而离开这个世界的生命的不同时期,他会经历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化历程。

1.初级社会化。这是发生在个体早期的基本的社会化。它主要向儿童传授,灌输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儿童将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内化,建立感情联系,并了解他人的角色和观点。由于此时儿童尚缺乏判断力,不能对外来的影响进行很好的选择和取舍,因而更多地依赖于周围成人的指点、诱导和强制。初级社会化基本上是弥散性的,具体目的性指向不强。

2.预期社会化。即指向未来角色的社会学习过程。主要是让个体学习今后要扮演的角色,而不是他在这段学习期间内扮演的角色。尽管预期社会化事实上跨越整个生命周期,但“预演”未来的成人角色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学校中进行的社会化基本都是为学生将来就业时要扮演的角色预先做准备的。由于是为将来承担的角色做准备,预期社会化的目的指向性就比较明确。

3.发展社会化。发展社会化是成年人在经过基本社会化之后,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环境,扮演新的角色,承担新的义务,而继续学习掌握各种知识、技能、规范、价值观念的过程。在发展社会化中,新学到的东西对原来学到的东西加以补充,并与之融合。

4.反向社会化。社会化并不是单向的过程,不仅存在父母对子女、老师对学生这样方向的影响,也存在相反方向的影响。年轻的一代将新的文化知识、技能、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传递给其前辈的过程就是反向社会化。反向社会化在社会变迁缓慢、社会生活方式单一、不同社会文化之间接触交往很少的传统社会中比较少见——当然并不是绝对没有,而在社会变迁迅速、生活方式日益复杂多样、不同社会文化之间的接触来往非常频繁的现代社会则非常普遍。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曾把更多地由年轻的一代向其长辈提供新的信息和生活样式的当代文化称为“后喻文化”。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再社会化。再社会化是个体在其生命历程中可能经历的一种比较特殊的社会化类型。它涉及个体与个体过去的自己决裂并将截然不同的规范和价值标准内化,重塑一个新我。再社会化通常会在两种情形下出现:一是在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角色发生了全新的、急剧的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的生活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需要做出重大的调整,进行新的学习,如移民他国、改信宗教等。在这种情况下的再社会化往往是主动的。但还有一种强制性的再社会化。这往往发生在基本社会化失败或个体的行为模式与特定社会正常运转所要求的规范出现了很大的冲突或偏差的情况下。社会为了自身的安全对个体进行强制性的改造,这种再社会化往往发生在全控性的机构中,如监狱、精神病院等。

三、社会化的内容

笼统地说,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学习和掌握的一切,都属于社会化的内容。在此,我们将从个体要进入的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的角度,择要说明个体社会化的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1.政治社会化。每一个个体都有其属于“政治”的一面,都有其政治生活。政治是一个区别于“道德”“经济”等相对独立的领域。政治社会化是个体在其生活的特定社会中逐步形成其政治观念,掌握政治知识、政治技术的过程,目的是成为适应社会政治生活的合格公民。其中,政治观念包括政治信仰、政治理想、对政治本身的看法以及相应的对参与政治的活动的态度等;政治知识包括关于政治制度的知识、关于政治过程的知识、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知识以及相关背景知识;政治技术就是按照法律的规定正确地、灵活地运用公民权利,维护和追求自己的利益。

2.道德社会化。道德是一定社会以非强制性的方式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即道德社会化。它包括三个方面:(1)形成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这是道德中的认知部分。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表现为从重效果到重动机,进而发展到两者兼顾。(2)培育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的形式可能是直觉的体验,也可能是形象的体验,亦可能是深层次体验。道德情感的内容包括爱国情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正义感等。(3)提升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即个体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为,高水平的道德行为来自于个体道德习惯的养成。

3.性别角色社会化。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中,人们对不同性别的要求、期待或者说角色行为规范也是不一样的,个体学习自己所属社会文化所规定的角色规范,并将之内化从而逐步形成各自的性别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的过程就是性别角色社会化。

4.职业角色社会化。职业就是人们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岗位。职业角色就是个体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每一种职业都有各自的技能要求,同时,每一种职业也都有它的职业规范,包括对内而言的“行规”和对外而言的职业道德。个体学习并内化职业角色所要求的技能、规范的过程,就是职业角色社会化。职业生涯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职业角色并不完全是在职业生涯中展开的,预期社会化的很大一部分都属于职业角色社会化的内容。同时职业角色社会化也不是一次性的,工作岗位、工作行业的变换需要个体进行新的职业角色社会化。

以上我们从一般的角度比较笼统地介绍了社会化的含义、特征、历程和内容。但正如我们在介绍社会化的特征时所指出的那样,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民族性,那么,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结构和民族特性与西方截然不同的社会里,中国人的社会化又有哪些特别之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