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方法与框架
(一)关于研究和论述方法
首先,本书主要学习、运用了马克思《资本论》中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本书第一作者曾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期接受过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又长期从事《资本论》的研究与教学,熟读并十分欣赏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参与写作的其他学者也都比较熟悉《资本论》。因此,我们在研究、写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了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论述方法。我们首先从义乌小商品市场日益繁荣并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这一客观经济现象出发,通过搜集、参阅相关资料,结合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对与义乌小商品市场相关联的生产商、销售商、运输商等,尤其是义乌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有了较为深刻的感性认识。在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我们紧扣围绕义乌小商品市场而形成的,包括众多国内外相关区域和经济主体在内的分工协作网络,经过理论抽象,提炼出“义乌商圈”这一概念,并分析了“义乌商圈”的内涵、特征、形成机理等,从而使对义乌小商品市场以及以之为核心的跨区域分工协作网络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然后,依据大量实地观察到的情况,以及有关的报道、数据和案例,具体论述了“义乌商圈”的形成、发展历程,尤其是以小商品市场为龙头的跨区域分工协作网络的现状,以及其中经营户、生产企业和政府的行为特征。并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揭示了“义乌商圈”的现状、提升举措、国际化拓展影响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义乌小商品市场向高端攀升、扩展“义乌商圈”辐射能力,促使义乌区域经济功能向浙中商务中心转变,推动“义乌商圈”向国际化方向拓展、加快义乌创新型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等政策建议。
其次,本书运用了历史分析与新经济地理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书力图按照义乌小商品市场真实的发展进程来把握其中存在的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首先从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所大致经历的萌芽起步阶段(1978—1987年)、稳步发展阶段(1988—1991年)、全面拓展阶段(1992—2001年)、接轨国际阶段(2002年至今)这四个阶段出发,探究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发展的“义乌商圈”,分析了其所经历的从开始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比较成熟的过程。同时,从联托运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揭示了它与不断推进的“义乌商圈”的相互关系;从历史上义乌精神、义乌商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揭示了它在“义乌商圈”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在运用历史分析方法的同时,采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将研究的视角从义乌小商品市场拓展到围绕市场而形成的跨区域分工协作网络,分析了国内外众多的小商品生产者、经营者通过义乌小商品市场跨越空间地理秩序而形成的网络关系(非圈层关系),着重揭示了义乌与周边区域、义乌与浙中城市群、义乌与国内其他地区乃至与国外许多地区所建立的跨区域的分工协作关系。
最后,本书运用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借助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新地理经济学等的有关理论,对传统“商圈”概念进行拓展,总结归纳出“义乌商圈”的内涵。然后从分工与专业化、规模经济效应、市场集群效应等理论角度深入分析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核心的跨区域分工协作网络的经济合理性;在研究小商品市场降低交易成本、带来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带动专业化分工、诱发产业集聚、促进区域协作等内在机理的基础上,给出了“义乌商圈”合理性的理论解释。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本书还采用了实证分析方法。写作本书的学术团队除了长期深入义乌,直接观察、参与和体验“义乌商圈”的形成和发展外,还密切关注电视台、电台、报刊、网络等媒体的相关报道,从中获得了大量的案例,从而对分析“义乌商圈”的形成过程、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提供了实证材料的支撑。与此同时,作者还分别设计了针对小商品市场经营户和小商品生产企业的调查问卷,对回收的共计6363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从中得出了有关“义乌商圈”现状、提升“义乌商圈”的关键举措、“义乌商圈”国际化拓展影响因素等的相应结论。在对有为政府和创新型国际性商贸城市的论述中也引用了许多案例,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政府的有为举措,以及自主创新对小商品市场经营户、小商品生产企业和“义乌商圈”建设的重要作用。
(二)本书的框架
本书除导论和绪论外,还包含六章内容和一个结束语。
第一章“义乌商圈”的内涵与特征。本章首先介绍、分析了传统“商圈”的概念,接着对传统“商圈”概念进行了拓展,通过“义乌商圈”与传统“商圈”的对比分析,界定了“义乌商圈”的内涵;然后,就“义乌商圈”的主要构成要素,从处于核心位置的市场体系、起基础性作用的支撑产业、发挥关键作用的商人群体和起着保障作用的物流网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揭示了“义乌商圈”的四个主要特征,即交易客体以小商品为主、商贸业与工业联动发展、分工协作网络向国际拓展、网络状的非圈层结构。
第二章“义乌商圈”的分工协作网络。本章从“义乌商圈”的核心和“义乌商圈”的区域分工与协作这两个层面提出“义乌商圈”作为一个跨区域分工协作网络所包含的,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核心,开展区际分工协作、省际分工协作、国际分工协作等内容;并运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交易费用、产业集群等经济学理论分析了这一个分工协作网络的合理性;最后论述了“义乌商圈”的拓展对带动浙中城市群建设、促进全省城乡区域协调、推进我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巨大意义。
第三章“义乌商圈”形成的路径与机理。本章首先论述了伴随义乌小商品市场成长而形成、发展的“义乌商圈”所经历的从开始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比较成熟的过程,分析了义乌小商品市场在其中所发挥的核心和主动力作用;然后研究“义乌商圈”进行区域拓展的路径,着重指出义乌联托运市场对“义乌商圈”的支撑,以及义乌商业文化对“义乌商圈”发展的巨大引领作用;最后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商业人口聚集形成规模化市场、市场带动专业化分工、分工进一步诱发产业集聚、市场网络促进跨区域分工协作等方面,阐述“义乌商圈”的形成机理。
第四章“义乌商圈”形成中的政府作用。本章首先强调了义乌历届市(县)委、政府始终坚持“兴商建市(县)”总体发展战略这一基本经验,并从市场基础设施完善、网络扩张、业态提升和国际化等方面说明“党政有为”的重点;然后从政府坚持对市场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规划和引导、不断改革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大力开展自身建设并提高三个方面的服务水平,对有为政府的行为进行了回顾与分析;最后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义乌商圈”建设的五条对策建议。
第五章“义乌商圈”的发展趋势与战略。本章首先从推动义乌小商品市场成为国内外小商品贸易的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物流中心角度出发,提出了提升“义乌商圈”辐射能力的思路;然后依据义乌小商品市场和“义乌商圈”功能转变与提升的内在趋势,阐述了把义乌建设成浙中商务中心(CBD)的内涵、条件和架构;最后分析了“义乌商圈”的国际化与义乌国际性商贸城市的城市定位。
第六章“义乌商圈”与创新型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本章首先论述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三种自主创新模式对“义乌商圈”建设的决定性意义;然后分析了创新型国际性商贸城市的内涵、特征,其建设对拓展“义乌商圈”的意义,以及义乌建设创新型国际性商贸城市的现实基础;最后从夯实创新基础、营造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企业、壮大创新产业,集聚创新人才、激发创新动力这三方面,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际性商贸城市的对策。
结束语,拓展“义乌商圈”,创新“义乌发展经验”。在我们看来,拓展“义乌商圈”和深化“义乌发展经验”是不可分割的,结束语对此进行了评价与分析。首先,结合我们这个学术团队多年来在义乌亲身参与市场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实践体会,分析了“义乌发展经验”产生的思想方法、形成的关键、实践的组织者及突出亮点;然后从发展模式、自主创新、市场带动、人才强市、和谐社会等角度,提出了拓展“义乌商圈”、创新“义乌发展经验”的对策建议;最后从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义乌商圈”“义乌发展经验”对推进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启示。
本书的初步研究成果曾作为研究报告,由浙江省人民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以《委员建议》的形式上报省委、省政府领导,并得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重视和批示,在本书写出第一稿之际,指示省委办公厅组织调研组总结“义乌发展经验”,本书第一作者和他的合作者王祖强教授应邀参与了这项工作。调研组把义乌发展经验概括为六条,其中“兴商建市、贸工联动、辐射周边、接轨国际”等被置于十分突出的位置,而我们也把关于“义乌商圈”的进一步研究与义乌发展经验的总结相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