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华语电影中国特色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对于论题“新时期华语电影中国特色研究”而言,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在“华语电影”一词出现之前,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是对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的独立研究并持续至今。20世纪90年代后,“华语电影”的观念兴起,学术界将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进行整合,以“华语电影”为指称进行并列研究成为一种流行的思路和方式。

一、对于新时期大陆电影的研究

(一)期刊类

1.以代际导演的创作来总结其历史地位和美学特征,并对他们的作品内涵、风格范式做出评鉴

桂青山于《学术研究》发表的《“第五代”电影20年来的文化态势》(2004年第2期)、金丹元于《文艺研究》发表的《对中国文化的不同想象及其缝合——关于第五、六代电影导演之比较研究》(2006年第12期)等论文,是从文化的角度阐释代际导演作品所涵括的意蕴,并在历时、共时的维度中比较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对文化的态度和由此生成影像表现的差异。陈旭光于《文艺研究》发表的《“影像的中国”:第五代、第六代导演比较论》(2000年第12期)、罗艺军于《文艺研究》发表的《盘点“第四代”——关于中国电影导演群体研究》(2002年第5期)、杨远婴于《当代电影》发表的《百年六代 影像中国——关于中国电影导演的代际谱系研寻》(2001年第6期)、周星于《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发表的《现实主义美学的魅力——论第四代电影导演的现实主义特质》(2000年第1期)、李道新于《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的《第四代导演的历史意识及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独特地位》(上)(2002年第6期)等论文,对我国电影界的中坚力量——第四、五、六代导演的创作进行全面审视与辨析。

2.以西部片、战争片、都市片等类型片为视点进行探讨,或梳理某类影片在中国影坛的发展脉络,或指出其对树立审美观念和发展民族电影的作用与贡献

如:张阿利于《电影艺术》发表的《中国西部电影二十年》(2004年第2期),何春耕于《唐都学刊》发表的《西部升起的“太阳”——论中国西部电影的形成和发展》(2003年第1期),张东于《电影艺术》发表的《国产战争片的“类型”演练》(2004年第3期),楚卫华于《电影艺术》发表的《论中国都市电影发展历程》(2004年第5期),等等。

3.对金鸡奖评奖活动进行侧记、综述和提出质疑

电影专业报刊在每次金鸡奖评奖后都会有针对性地发表一些文章,20世纪90年代开始,于敏先生连续发表于《电影艺术》的《愿“金鸡”长鸣》(1998年第2期)、《新时期开创了电影的新格局:回忆第一届第二届“金鸡奖”评委会》(1998年第3期)、《热烈的争论 和谐的结果——“金鸡”第三届、第四届回忆片断》(1998年第4期)、《“金鸡”要长鸣,必然经风雨——“金鸡”第五、第六届评选概况》(1999年第1期)、《曲折后的顺利,顺利中的失误——“金鸡”第七届、第八届评奖记略》(1999年第3期)、《辨是非而后论美丑——“金鸡”第九届第十届的大奖评选》(1999年第5期)、《一年转折 一年丰收——“金鸡”第十一、第十二届最佳影片评选概况》(2000年第1期)等一系列文章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于敏先生为《电影艺术》杂志顾问,曾多次作为评委参加金鸡奖的评选,文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评奖程序和评委会对参赛影片的看法,同时对于获得相关奖项的影片亦能够做出切中肯綮的品评。2000年以来,金鸡奖评选结果公布后,最佳故事片并列双举甚至三举的情况和未曾公映影片获奖的局面令公众大为不满,张怀庆于《东南传播》发表的《对电影评论和评奖的认识》(2005年第1期)颇有见地,该文由张艺谋的两部影片《英雄》和《十面埋伏》在国内外境遇的天壤之别生发对电影特质的思考,落实到金鸡奖的评奖方面,建议注重各影片的类型、风格,将参评影片分类评比,以完善现有的评奖规则。

(二)著作类

1.电影史类和理论著作包含阐述新时期的电影概貌和特征部分

如:周星著《中国电影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任仲伦编著《新时期电影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胡星亮和张瑞麟主编《中国电影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钟大丰等主编《电影理论:新的诠释与话语》(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尹鸿、凌燕著《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吴涤非著《当代华语电影探索》(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陈晓云著《中国当代电影》(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陈犀禾主编《当代电影理论新走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胡克、张卫、胡智锋主编《当代电影理论文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0),等等。

2.从文化、美学和产业的角度阐发大陆电影

如:尹鸿著《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北京出版社,1998),戴锦华著《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胡克等主编《中国电影美学:1999》(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颜纯钧主编《文化的交响——中国电影比较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彭吉象著《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张明智、刘志远著《中国影视产业化趋势》(新华出版社,2001),等等。

3.中国电影金鸡奖文集

从1981年中国电影金鸡奖创立开始,中国电影出版社就在每年金鸡奖评选结束后,将评选过程中专家、学者的讨论稿结集出版,是为“中国电影金鸡奖文集”,每届一集。至1992年举办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之前,金鸡奖文集基本上以通告本届金鸡奖评委会名单、获奖名单、评委会对各获奖项目的评语及对金鸡奖获奖影片主题、表演方面的探讨为主。1992年举办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之后,每次研讨会均有一个确定的论题,如:在1996年的第四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上,电影界的专家袁小平、倪震、汪天云等人就针对电影市场需求,提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大力开展创作,再造电影繁荣的号召,会后结集出版《电影创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四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文集》(1996);在1997年的第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上,一批从事少数民族电影创作的工作者畅所欲言,新疆籍导演广春兰总结了她15年来创作的14部少数民族电影,著名编剧公浦亦表达了民族题材电影创作的心得,会后结集出版《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第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文集》(1997);而2005年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主要探讨中国民营影视企业现状与发展问题,会后结集出版《中国民营影视企业现状与发展:第十三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文集》(2005)。与会者不仅有章明、孟建等各高校的电影学专业学者从理论的高度阐释了民营电影在中国电影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许多民营影视企业家从自己创办企业的实际经验出发,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如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公司总裁王中军对电影市场盈利新模式进行了分析,北京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总经理于东提出国际化的商业电影是推动中国电影复兴主流的命题……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愈来愈关注多元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的产业运作和发展前景。

二、对于新时期香港电影的研究

(一)期刊类

检索世纪期刊网,对新时期香港电影进行研究的论文最早可追溯至《电影评介》1980年第12期刊登的《重振旗鼓 迈开新步——香港长城、凤凰、新联三公司摄制动态》。在中国期刊网中输入关键词“香港电影”进行精确检索,1979—1993年共106条,1994—2011年共1504条。

1.将香港电影纳入电影史写作框架

刘小狄1989年在《电影评介》第7—12期发表6篇连载文章,名为《香港电影简史》;蔡洪声1991年在《当代电影》第3期发表《香港电影的发展脉络》,1997年在《电影创作》第4期发表《香港电影概况》;余慕云1997年在《电影艺术》第4期发表《香港电影简史年表》;许乐2006年在《当代电影》第4期发表《在寻找中回归——1997—2006年香港电影的轨迹》……以上文章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香港电影发展的历程和状况。

2.对香港电影金像奖进行报道,由某部影片获奖引申至香港电影的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

郁青1988年在《电影评介》第9期发表《警察故事——第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下)》;当当2000年在《当代电视》第6期发表《香港电影金像奖全记录》;何美2005年在《电影》第5期发表《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蓝色风华》;朗天2011年在《当代电影》第7期发表《新香港电影 新的主体性——从〈打擂台〉获香港电影金像奖说起》……这些文章或侧重报道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和影片获得奖项情况,或由某部作品获最佳故事片现象引发关于本土意识和港片新出路的热烈讨论。

3.从文化批评的角度阐发香港电影的特色

孟浩军1994年在《当代电视》第3期发表《九十年代香港电影的后现代倾向》;郑奕琳2006年在《电影评介》第21期发表《香港电影的后现代主义色彩——浅析90年代以来香港电影的后现代性》;赵卫防、类成云2007年在《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发表《现代化与本土化:好莱坞与香港电影的双向互动——兼论香港电影复兴之路》;陈犀禾2007年在《文艺研究》第11期发表《华语电影新格局中的香港电影——兼对后殖民理论的重新思考》;李道新2010年在《当代电影》第11期发表《香港电影:跨越边界的新景观》;等等。

4.对于类型片承传脉络、美学风格的关注与探讨

张希2004年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第4期发表《“英雄”的传承与颠覆——古惑仔系列电影》;司若2006年在《当代电影》第6期发表《当东方好莱坞遭遇好莱坞——简析香港电影工业的经济文化脉络及生存发展策略》;邵瑜莲2007年在《电影》第6期发表《香港喜剧:五十载风雨香江路(上)》;刘晓宁2007年在《电影文学》第19期发表《香港电影爱情文艺片发展概述》;陈墨2007年在《当代电影》第3期发表《“九七”后香港武侠电影札记》;等等。

5.从产业角度讨论其体制和运作对电影的影响

陈清伟2002年在《电影艺术》第3期发表《香港电影的院线制》;祁志勇2002年在《当代电影》第2期发表《90年代香港电影工业状况》;张燕200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发表《香港电影产业:亟待拯救》;钟宝贤2007年在《当代电影》第2期发表《香港电影业的兴衰变幻(1997—2007)》;沙丹2010年在《当代电影》第8期发表《处处有香江:近期内地香港电影产业的交互影响及发展前景》;等等。

(二)著作类

1.电影史类

主要有余慕云的《香港电影史话(1—5卷)》(香港次文化有限公司,1997—2001)、赵卫防的《香港电影史(1897—200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许乐的《香港电影的文化历程(1958—2007)》(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其中,赵卫防翔实阐释了香港各个时期的电影艺术特征与产业成就,并运用文化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作者论、类型理论、变异理论等分析了香港电影的演变轨迹。

2.对于香港电影新浪潮的探讨

主要有陈耀成的《从新浪潮到后现代》(香港电影评论学会,2001)、卓伯棠的《香港新浪潮电影》(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3)、石琪的《香港电影新浪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石竹青的《流年光影——香港电影“七九新浪潮”之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这些著作阐释了香港电影新浪潮出现的成因、代表导演、作品及其意义与影响。

3.注重香港电影的商业化和娱乐性

主要有陈清伟的《香港电影工业结构及市场分析》(电影双周刊出版社,2000)、(美国)大卫·波德威尔的《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海南出版社,2003)等,指出商业性、娱乐化是香港电影生存、发展的根基。

三、对于新时期台湾电影的研究

(一)期刊类

新时期对台湾电影的研究文章最早可追溯至《电影》1980年第13期刊登的《台湾电影剪影》。在中国期刊网输入关键词“台湾电影”进行精确检索,1979—1993年共105条,1994—2011年共393条。

1.将台湾电影纳入电影史写作框架

张锐鹏1987年在《电影评介》第3—9期发表7篇连载文章,名为《台湾电影史拾零》,在文献资料匮乏的情况下,较为翔实地介绍了台湾电影的历史;蔡洪声1995年在《当代电影》第6期发表《台湾电影的发展历程》。

2.从文化和美学的角度审视台湾电影

胡克1993年在《电影》第4—6期发表3篇连载文章,名为《台湾电影文化面面观》;陈飞宝1994年在《电影艺术》第1—2期发表《初探台湾电影导演结构及其电影美学特征》(上、下);余娜2011年在《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发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电影“乡土意识”的演变》。

3.对李行、杨德昌、侯孝贤、王童等导演及其作品特色进行探讨

梁良2005年在《当代电影》第1期发表《见证台湾电影崛起和没落的关键人物——李行》;孙慰川2007年在《电影文学》第23期发表《王童,台湾电影界的今村昌平》;姜宝龙2007年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第6期发表《专访侯孝贤:电影是一种乡愁》;黄晓燕2010年在《世界知识》第23期发表《深刻的悲观 冷冽的理性——台湾电影导演杨德昌》;等等。

4.对台湾电影金马奖进行报道,探究其近年来影响力下降的原因

严敏1996年在《电影评介》第2期发表《32届金马奖的两大赢家》;何忠顺1995年在《电影评介》第2期发表《陈冲捧走金马奖》。这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许鞍华导演的《女人四十》和陈冲获奖的情况。胡其鸣2007年在《电影》第1期发表《热闹背后的业余——台湾金马奖印象》,作为电影《好奇害死猫》的出品人以从业人员的身份谈论金马奖的后继乏力。

(二)著作类

1.注重史料的梳理

主要有宋子文编著《台湾电影三十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孙慰川著《当代台湾电影(1949—2007)》(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其中,孙慰川对台湾电影1949年以来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全面回顾,从中概括出善与恶的二元对立、城乡文明差异、殖民统治经验、身份认同、人的异化与主体的死亡等六大叙事主题,并系统评析了李行、胡金铨、侯孝贤、杨德昌、李安、蔡明亮等人的创作和风格,条分缕析,观点中肯。

2.注重感性观影经验

主要有焦雄屏著《焦雄屏看电影·台港系列》(三三书坊,1985)、陈飞宝编著《台湾电影史话》(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朱天文著《最好的时光——侯孝贤电影记录》(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等,多从个人的理解和感受方面分享电影魅力。

3.从台湾电影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角度进行审视

主要有李天铎著《台湾电影、社会与历史》(亚太图书出版社,1997)、刘现成编著《台湾电影、社会与国家》(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等。

四、对于新时期华语电影的研究

(一)期刊类

1.将华语电影置于全球化语境下进行讨论

陈旭光2002年在《电影艺术》第2期发表《悖论与选择——“全球化”语境中华语电影现代化/民族化问题之省思》;陈犀禾、刘宇清2005年在《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期发表《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研究——中国电影研究趋势的几点思考》;骆思典2006年在《当代电影》第1期发表《全球化时代的华语电影:参照美国看中国电影的国际市场前景》;邵培仁、潘祥辉2006年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发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颜纯钧2006年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发表《全球化与民族电影的文化产业》;陈犀禾2007年在《文艺研究》第1期发表《跨区(国)语境中的华语电影现象及其研究》;沈鲁2010年在《江西社会科学》第12期发表《全球化语境下华语电影品牌的观念、内容与渠道建设分析》;杨曙2011年在《新闻界》第3期发表《全球化时代的华语电影文化传播》……其中,邵培仁、潘祥辉认为:“在跨文化传播的视野中,所谓‘异国情调’‘民俗奇观’,正是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它当作可资交换的文化资本加以利用,不仅在策略上是可行的,也一再被证明是民族电影国际化推广的成功之道。”

2.从中华文化角度审视华语电影

蔡洪声1997年在《当代电影》第3期发表《香港电影中的中华文化脉络》;谭亚明1999年在《电影通讯》第6期发表《香港电影与中华文化》;彭吉象2001年在《电影艺术》第1期发表《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冲突与融合——跨文化交流中的华语电影》和2000年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发表《跨文化交流中华语电影的历史与未来》;赵卫防2005年在《文艺理论与批评》第5期发表《香港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扫描》;张颐武2007年在《文艺研究》第11期发表《后原初性:认同的再造和想象的重组——反思1997—2007香港电影的“中国脉络”》;钟宝贤2010年在《当代电影》第4期发表《光影流逝:香港电影走进“大中华时代”》……其中,张颐武指出:“伴随着中国内地高速的经济成长和全球化的进程,香港的文化想象在变化和认同中不断再造。点明一种新的‘香港’身份和‘中国’身份认同的新的‘接合’,正是当下香港电影的‘中国脉络’展开的路径……”张颐武.后原初性:认同的再造和想象的重组——反思1997—2007香港电影的“中国脉络”[J].文艺研究,2007(11):39—44.

(二)著作类

海外代表性著作有:尼克·布朗(Nick Browne)等人合编的《中国新电影:形式、身份与政治》(New Chinese Cinemas:Forms, Identities, Politics)(剑桥大学出版社,1994);鲁晓鹏(Sheldon Hsiao-peng Lu)和叶月瑜(Emilie Yueh-yu Yeh)主编的文集《华语电影:史学、诗学与政治》(Chinese Language Film:Historiography, Poetics, Politics)(夏威夷大学出版社,2005);史书美(Shih Shu-mei)著《视觉与认同:跨太平洋的华语表达》(Visuality and Identity:Sinophone Articulations across the Pacific)(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2007)。这些作品从中国现代文化与电影关系的视角审视了华语电影。

国内代表性著作有:王海洲主编的《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孙慰川著《当代港台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郭越著《华语电影的美学革命与文化汇流——大陆、香港、台湾“新电影”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周斌主编的《不一样的景观——港台电影研究》(东方出版社,2009);赵卫防著《华语电影:历史、现状与互动》(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上述学者通过对大陆、港台电影的对比总结了华语电影的共性或差异。此外还有:李道新著《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丁亚平著《中国当代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叶月瑜主编的《华语电影工业:方法与历史的新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孙绍谊、聂伟主编的《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陈犀禾、聂伟主编的《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吴涤非著《当代华语电影人物论》(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倪祥保著《华语电影如何影响世界》(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陈旭光主编的《华语电影:新媒介、新美学、新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陈旭光等著《华语电影大片:创作、营销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陈旭光等著《新世纪华语电影研究:美学、产业与文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7);卓伯棠主编的《华语电影融资、市场与制片管理》(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6);巩杰著《镜中景观:华语电影文化差异的空间呈现(1975—2015)》(人民出版社,2017)……这些作品主要从文化学、美学、表演艺术、产业化等维度对新时期以来的华语电影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学理性研究。

(三)硕博士学位论文

在知网中国硕士学位论文(2000—2011)“电影、电视艺术”项下检索,以“华语电影”为题的研究成果共四篇,分别是:李俊《2000年以来华语电影的国际传播和影响》(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韩帮文《论华语电影的命名逻辑》(暨南大学,2010)、刘晓曼《华语“同志电影”的命运及启示》(山东师范大学,2009)、周博《转型期华语电影的光影留白艺术》(吉林大学,2009)。

在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2000—2011)“电影、电视艺术”项下检索,以“华语电影”为题的研究成果共六篇,分别是:徐文明《论华语电影中的清代历史表述、想象与意义生产》(上海大学,2010)、邵雯艳《华语电影与中国戏曲》(苏州大学,2010)、邹鹃薇《言志诗学与华语电影的审美倾向》(暨南大学,2010)、陈辉《全球化时代华语电影之现代性与文化认同——以张艺谋、徐克及李安为例》(苏州大学,2009)、杨曙《近二十年来两岸三地华语片的文化状态研究》(扬州大学,2010)、边静《华语电影中的同性恋话语》(中国传媒大学,2006)。不以“华语电影”为题,但涉及中华文化内容的博士学位论文有:郭越《中国电影新浪潮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李友平《香港电影影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钱春莲《中国新影像:全球视野与民族认同》(上海戏剧学院,2007)、王雁《论台湾电影的国族认同观之变迁》(上海大学,2011)。

在知网中国硕博士学位论文(2000—2011)“电影、电视艺术”项下检索,以“中国特色”为题的研究成果共三篇:李彩霞博士学位论文《金鸡奖获奖影片中国特色研究》(苏州大学,2010)、陈蓉硕士学位论文《冲出“中国特色”的束缚》(陕西师范大学,2009)、李朋硕士学位论文《论华语大片的中国特色》(河北大学,2011)。

综上所述,无论区别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还是将其整合在华语电影大范畴中进行探讨,学术界将新时期华语电影作为体现中国时代特征、民族精神的载体纳入视域的意识还较欠缺,还未能全面探析其所蕴含的中国特色内涵,未能在全球化语境下阐释此种中国特色所具有的美学意义、文化价值和现实功能,更未能以此为基础,探寻华语电影发掘中华文化深蕴的精神血脉并以先进、恰切的视听语言进行彰显弘扬,以传达中国风格和东方神韵的振兴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