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导师之于研究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导师如何了解学生的个性

由上面的内容可以总结出如下方式,以协助导师来了解身边的学生。

1.了解成长环境和支持资源,而非仅仅考验单一的能力

如果你希望了解你的学生付出爱、建立关系的能力、面对挫折时候的耐受力和自信度,你需要做的不是给他一个高难度的任务来考验他,而是去了解他成长在怎样的环境中:他觉得他的父母、朋友理解他吗?理解的话是怎样的,不理解又是怎样的?他觉得从小长大的过程中,不论自己做得好与不好,是否都有人能够知道他并且理解他?有没有可以与之深入聊自己的朋友或者其他资源?

2.导师重视自身的人格成长,有助于建立主动开放的师生关系

有一个有趣的例子出现在与导师进行访谈的过程中。一位导师认为跟学生谈学生的内心困扰,不谈比谈更好,谈不谈要看彼此的信任度。从一方面来讲,这么讲没错,敏感的话题需要特别小心。从另一方面来讲,导师也可以想想有心理困扰的人,敏感的同时是否完全封闭自己。为什么那么多人找咨询师?而且跟咨询师第一次见面就愿意说那么多内心的秘密?原因在于两个,一个是环境条件,咨询室环境单一且安全,咨询师工作遵守保密原则,咨询师有严格的职业伦理规范;另一个原因是咨询师的工作态度,咨询环境是否完全安全其实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去理性地验证,但人当下的直觉和感受能力会第一时间收集哪些信息对自己有利,咨询师自然的反应会让人感受到开放、真诚、接纳而又关心的态度。在这样一种温暖而包容的氛围中,来咨询的人表露内心会比在咨询室外容易很多。在人际互动中,一方是开放而坦诚的,另一方也会受其感染,那么关系的总体走向也会明朗而透明。很多时候,一个人以为别人在避讳什么,其实是自己在避讳些什么。向学生发出真诚而温暖的邀请,他们又怎么舍得拒绝呢?如果一个人能向更多的人发出真诚而温暖的邀请,他身边就会有更多开放而温暖的关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咨询师自身的成长非常看重,认为咨询师自身的状态会影响到来访者。这一点似乎也在提醒,作为导师自己成长自己,有勇气去面对自己很有必要。回到那个访谈,也就是那位导师,认为当学生遇到烦恼的时候,他的建议是“以毒攻毒”,给学生更多任务去完成,做完事情心结也走了。这样的做法是否真的被实施过无从知道,但人们常常会通过“对自己狠一点”,让自己扛过去。这就好比“给孩子挫折”的训练,认为孩子经受挫折可以强大成熟。推测起来,这样的做法可能可以让一个人强大,不过这种强大对自身的情感充满了隔离,充满对内心脆弱的防御,人格会变得僵化,缺少柔软度、灵活度、容忍度和温度,像是戴了一个沉重的壳在血肉之躯的外面。

人本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带给人们的启发是,在包容、开放和温暖的环境下,人可以充分发挥自我调适的功能,成为最具适应力的个体,这一点也就意味着导师自身态度的转变可能会带给学生适应性的提升,甚至人格的转变。在访谈中,笔者曾经听到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导师的学生在春节时住院,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导师当时赴院探望鼓励,学生与导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学生封闭的内心状态变得开放且更愿意信任他人。

3.了解学生的成熟度和适应力

如果导师想了解你的学生是否足够成熟,是否能够适应良好。你需要依据罗杰斯提到的那11条中去了解如下的内容:他是否足够看重自己的独特性,看重自己的成长背景、想法和做法,同时又能尊重别人的想法和做法;他是否能够较为自然地表露自己的情感,同时能够倾听并理解他人的情感;当遇到跟自己不一致的信息或者自己的判断明显出现纰漏的时候,他能否及时察觉,并且放下固执,充分开放自己的感知,去调整自己的行为;做过的事情当中,他是否一直在朝着建设性的方向思考问题。

【案例深度链接】

本书第四章的第2个和第3个案例,分别描述了两个围绕个性展开的案例。文中的主人公个性与周遭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着碰撞,最后他们是如何一一化解困境、缓解了内心冲突、增进了自我认识的?详见案例详情。

(本节作者: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