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融合、互动、内化:浙江省高校首批“翻转课堂”优秀案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浪尖上的海洋体育——海岛野外生存

傅纪良

浙江海洋大学体育与军训教育部

一、课程基本情况

本课程是我校率先在国内开设的。它是基于学校涉海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充分利用地方自然人文资源与区位优势而开发的一类新型活动类特色体育必修选项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

本课程2016年被列为浙江省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借助“浙江省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网址:http://zjedu.moocollege.com/),已开展网络选修和实施“翻转课堂”两期,每期2学分,总30学时(“翻转课堂”12学时),第1期有266人、第2期有656人选课,涉及海洋科学、海洋人文等20余个涉海专业。同时,通过海洋生物和海岛生态等专业野外实习,将课程线上与线下结合,覆盖到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大连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20余所高校。

课程有专门的配套教材——自编的《海岛野外生存生活拓展训练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5月修订版),是国内首部有关“海岛野外生存”的教材,被列为“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2017年浙江省“十二五”优秀教材。

二、教学改革背景与思路

当前社会各界已达成一个共识:教育的真正指向是学生素质的提高。遗憾的是,这样的共识却并没有变为现实。相对于德育和智育,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尤其是体育课程的过度“竞技化”、“体能化”、学生体质健康下滑、心理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较差、实践能力和协作共处意识不强、专业培养与职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使大学体育俨然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软肋。

浙江海洋大学以学校区域资源为依托,充分结合学校地处海岛的地域优势和鲜明的海洋办学特色,以涉海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构建了海岛野外生存特色课程与教学体系,经过10年的教学实践与创新改革,已成为实施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成功案例,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环球时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的专题报道。2014年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被推荐至国家级的评选,自编的教材被列为“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随着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兴起,本课程自2014年立项校级的核心课程(慕课)。一方面课程团队有丰富的微课和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经验,使“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可能,近5年先后获得浙江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全国多媒体大赛二等奖等15个奖项,2017年被浙江省教育厅推荐申报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另一方面,教育的信息化趋势迫使本课程需要与时俱进发展。特别是学校2014年获批浙江省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学校,2015年建设基于慕课和移动学习的自主学习中心,同时学校加入全国地方高校优课联盟和涉海高校慕课联盟。2016年建设智慧教室。信息技术与本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势在必行。

三、“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海岛野外生存课程作为学校的一门特色体育课程,由实用游泳、定向运动、拓展训练、涉海运动、海岛野外训练、安全体系和海洋意识教育等7个知识和技能模块构成。海上溜索是涉海运动知识模块的一个代表性内容,通过合理运用案例导入、技术讲解示范、学生学习体验等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教学,能够很好地诠释海岛野外生存课程的理念和目标。

(一)教材和目标分析

海上溜索是依据海岛野外生存课程涉海运动模块要求,参照课程组自编的高教版“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海岛野外生存生活拓展训练教程》而开展学习的海上脱险基础性逃生技能教学内容。

这项技能的掌握和使用,能够减少体能消耗从容应对渡海难的问题,达到海上应急状况下学以致用的认知目标,掌握有效利用保护装备或身边随手拿到的漂浮工具进行溜索的技能目标,实现增强自身体质、勇于挑战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等目标。

(二)课前学习环节

1.自主学习任务

主要从“技能直观认识、技能视频教学、器械认知使用、课堂学习形式预告”4个部分来进行。

(1)技能直观认识

搜集溜索的视频片断和海上溜索实景作业过程,形成直观的教学情景。这一任务能够让学生了解(壕)沟、江(河)、海上、野外逃生和救护等不同情形和用途的溜索,如横渡云南怒江的溜索(电影《走路上学》)。

(2)技能视频教学

观看省在线平台教学视频,结合阅读课程组自编的高教版《海岛野外生存生活拓展训练教程》,学习整个海上溜索的技能教学。

(3)器械认知使用

要与所学的器材的维护与使用、绳结的用途、海上泅渡的技能综合性结合起来,形成海上溜索的器械组合运用概念。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自主学习阶段要提前告知学生课堂学习的形式。海上溜索课堂学习主要分4个环节。第1环节:选择海上溜索器械。第2环节:自主设计搭建海上溜索的索道。第3环节:学习和操作海上溜索技能。第4环节:展示评价和分享交流。课堂学习形式的预告,使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衔接起来,形成目标管理。

2.教学视频设计

教学视频是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重要配套学习资源。本课视频由“案例导入、学习体验、分享交流”三个部分组成。

(1)案例导入

结合PPT导入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建立溜索的直观印象,引出海上溜索的概念、分类、重要性、相关的技术及要求。

(2)学习体验

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对徒手溜索的三个步骤“挂绳—移动—借力”的技术要领进行学习和体验。

(3)分享交流

让学生从“技能掌握”“勇于挑战”“意志品质”“体能分配”等方面来进行分享交流。

学生课前观看微视频,学习兴趣高,自主性强,自由度大,体现了个体差异性。结合课堂学习形式的预告让学生带着个体的思考走入课堂,使得课堂学习深度得以拓展。

四、“翻转课堂”具体实施

(一)设计思路

按照课堂学习形式预告,“海上溜索”课堂学习主要分四个环节。先进行课堂检测,让每位学生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创设溜索的各种情景及海上溜索特点用途,从而讨论和选择海上溜索的器械。然后,按平溜和陡溜两种形式为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与操作,设计“海上溜索”的索道并完成搭建。接着,模拟海上情景,小组开展“海上溜索”3种技能的学习和操作。最后,每小组按分配展示不同的溜索技能,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提问或者质疑,这是要求学生分析、综合梳理探究成果,分享经验,取得成就感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过程

1.课堂检测和准备活动

本课属于体育类活动课程,要符合“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基本原则。因此,团队讨论本课的“安全三要素”“安全三阶段”,自然引出学生对溜索和海上溜索的理解,练习前的热身活动、安全把控、能够独立选择本课所需要的器械和相关的技能,尤其是器械的使用和绳结技能的运用。

这一环节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和讨论,并选派一名队员进行全班汇报。汇报完成后,全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应的准备活动和专项热身、器械的正确选取。

2.索道的设计与搭建

根据溜索的位置类别:平溜和陡溜,让小组进行抽签进行索道的设计与搭建的讨论,要求在白板纸上画出设计的简易图和操作的流程。特别是对器械组合而成的“收紧系统”既要有直观认识,又要知道组合使用原理。

小组操作练习:根据设计图和操作流程自我摸索,允许失败,并不断地修正设计。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合理规范地使用器械。

索道展示与汇报:学生展示设计图和操作流程,并检查索道的拉紧程度和引发其他小组成员的质疑和借鉴。

3.海上溜索的教学练习

根据操作技能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制定的“徒手溜索”“保护溜索”和“借助漂浮工具溜索”三部曲让学生分别进行讨论,回顾教学视频中的技能动作要领和操作方法,并导出保护帮助的动作要求。

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每位学生依次完成徒手溜索,体验这种溜索手脚异侧移动“累、吃力、容易掉落”等对身体素质要求高、危险系数大的感觉;继而引出“保护溜索”的必要性和进行练习;最后是借助水上浮具轻松溜索的体验。使学生深度感受到从蛮力困难至专业轻松,从危险到安全的整个练习过程。

保护与监控:提醒学生要按照讨论的进行合理保护,主要是溜前和溜后身体的协助控制;对安全带与主锁的正确科学使用、溜索的全程安全监控。

4.展示评价与分享交流

以小组形式对三种溜索方式分别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展示;展示的同时,同步进行解说并说明优点在哪里。

展示和解说完成后,引导其他组学生进行提问和质疑,并进行打分评价。

分享交流:让学生围绕海上大风大浪实景、紧急逃生、器械不全等情况下进行溜索来讨论,结合本课的教学体验展开分享。如海上溜索技能的熟练掌握程度、克服海上恐惧敢于挑战的心理承受能力、体力不支的现状等。

课后要求:让学生明确“自身掌握技能”是紧急逃生的核心,要去挑战并熟练之;同时引导学生课后进行锻炼以增强体力。

五、取得成效分析与体会

(一)创设情景化教学,增强实践体验感

本课程遵循“教育即生活”的理念,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要途径,拓展课程教学的时空环境,让学生体会到心理愉悦感和学习成效。本课中,我们将海上实践活动作为“引子”实操案例,让学生形成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动作技能有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在体验练习过程中,设置真实的水环境,模拟海上情景,让学生在体验互动过程中掌握动作要领。

(二)以项目为导向,促进自主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自我分析—体验完善”的自主学习过程,强化过程意识。本课中,我们通过完成课前学习的任务,产生任务驱动,对整个海上溜索的学习过程有所了解和认识。课堂中,设置相应的项目情景任务,让学生自主体验、自主调整、自主完善;而且整堂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一直处于高频。教师有的放矢地引导并保证安全;学生自由讨论,在思想的碰撞中交往互动,达成共识,共同发展。

(三)有效评价,提升课程品质

本课程注重作为参与者的学生在评估中的权利和参与机会,更注重形成性评价,倡导“让学生去经历”。课中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如设计与搭建索道、海上溜索的技能操作等),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如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设计过程和学习活动,能否服从团队或尊重他人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既关注学生项目完成的学习结果(如验证索道符合练习的要求等),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和提升学习动力。

作者简介

傅纪良,教授,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校级教学名师,曾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浙江省高校首届微课比赛一等奖等。主讲的海岛野外生存课程,每年教学质量评估都保持“优秀”,受到学生的“秒杀”抢课,得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环球日报》(英文版)等主流媒体报道。2017年又应邀担任“CCTV10”《地理·中国》栏目的海洋体育专家。

“翻转课堂”示范性教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