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不役于物
再次回到自己的小小世界,丹妮感觉自己的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从最初来到琵琶老师家里生活的紧张局促到现在有了一丝安全感和与琵琶老师的心灵相通,仿佛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一样。
实际上这样安宁惬意的生活,丹妮是一天都没有过过的日子。
“呀,阿姨这是什么花?”丹妮走到客厅,下午的阳光透过薄薄的白纱窗帘,阿姨正在摆弄几个盆栽。
“这个呀,叫灯笼花。”老师笑着说道。
丹妮看着这些绿色的盆栽,非常迷惑,“灯笼在哪里呀?”她天真地问道。
“灯笼呀,还没结出来呢,但不妨碍它们的物种是灯笼花。”阿姨笑着说着,已经在阳台摆好了几盆花,在向阳的地方,几盆翠色欲滴的植物像是唤醒了春天。
“呀,今天的杯子怎么这么漂亮!”丹妮回到了客厅,发现茶几上多了几盏从未见过的茶具。
“哇,真漂亮。”丹妮不禁拿起一只小小的胭脂红茶杯,“这个杯子,是怎样做成这种效果的呀?”说着举过头顶,迎着阳光仔细看,像是试图看清楚里面的物质,却不料杯子刚刚被清洗过上面还有水,一个不小心从手中滑落,掉在地板上便摔了个粉碎。
“啊呀!”丹妮像是吓了一跳,连忙慌张弯下腰去拾碎片,却又被扎破了手。
“哎呀,别碰了,赶紧过来。”阿姨连忙跑过来,拿过医药箱,赶紧为她消毒止血。
“对不起啊老师。”丹妮满脸歉意地说。
“没关系的,手要紧。你这孩子,怎么明明看到碎片还用手去摸!”老师忍不住责备。
“就是一时慌了,这杯子,肯定很珍贵吧?”丹妮小心翼翼地问,内心愧疚无法摆脱。
“东西而已,你最珍贵!”老师看着她慌张的表情,连忙安慰。
“阿姨今天怎么用这么好的杯子啊?”丹妮好奇地问。
“心情好,而且呀,春天该有春天的气息。”说着,已经把丹妮的手包扎好。“这下啊,不能弹琴了!说你是不是故意的!”老师调侃地说道。
“疼都疼死了,哪还能故意的!”丹妮小声说道。
老师那边则烧了一壶水,开始泡茶。
丹妮拿起阿姨刚给倒满的小茶杯,开心地喝了一杯。
“阿姨一定是有开心的事,哼,我都感觉到了。”丹妮调皮地说道。
“你又知道了。”阿姨笑着说道,没再多解释。
“阿姨,我感觉这个意外的假期,仿佛收获了很多呢。”丹妮突然说道,是啊,本来以为被限制了自由,却没想到在音乐中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那像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只要沉浸其中,便可享受生之神圣与无尽乐趣,而自己的几个小伙伴,少了往日的见面,似乎心灵更近了,仿佛又多了很多默契。
还有林泽轩,她对他的感觉更真切了一些。那是一种亲切,像是一个沉默的哥哥,同时他又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他在那里,像是非常美好又令人期待的存在。
而与琵琶老师和彤彤姐的交流,则像是为自己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她们以自己的真实生活向丹妮展示了原来生活可以这么舒心惬意。
“再喝一杯。”阿姨拿着刚刚做好的茶,示意她把已经喝光的茶杯放在桌子上。
丹妮按照阿姨的意思,轻轻把杯子放了下来。
“阿姨,这个杯子看起来很珍贵,我都有点舍不得用了呢。这杯子有什么说法吗?”丹妮突然想起自己从小到大随着家长参加的很多次晚宴,宴请的主人都是对餐具、食材、红酒滔滔不绝的介绍,以给人一种一定要珍惜和小心翼翼的震慑力和压迫感,那些个饭局上,每个人看起来都可笑和不自然极了。
“没有说法,哈哈,你这孩子,哪看来的喝个茶还得有个说法。”阿姨疼爱地笑话她。
“我就是看那些大人经常搞这种。”丹妮也有点不好意思了。
“没有内涵的人,才需要那么多外物傍身彰显身价。你呀记住,人生最贵的,就是你自己。这些东西,都是用来服务我们的而已。”阿姨笑着说。
“阿姨你这么一说,让我想起一个词。”丹妮突然想到自己看过的书里似乎有过类似的说法,“叫君子不役于物。”
“丹妮说得太好了。物质可以让人骄奢嚣张,同时也可以让人清新高雅,区别就在于人本身把物质放的位置。既不做败家子,也不做守财奴。”阿姨笑着说。
“败家子,守财奴?”丹妮口中重复着老师的话,边思考这些词的意思。
“钱啊,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东西。很多人的人生过得痛苦不堪货陷入枷锁之中,都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与钱的关系。”阿姨笑着说。
“难道过得不好,不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亲密关系吗?”丹妮好奇地问,与钱的关系,还是她第一次听说。
“很多矛盾看似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实际上都是人与钱之间的矛盾。有没有按规则争取,有没有按照钱喜欢的方式去爱它。”老师说道。
丹妮突然笑出了声。
“老师你这么一说,我感觉你把钱说得像个人呢。还要照顾它的感受。”丹妮笑着说。
“可不就是这样吗,人们爱钱,但只是以一种索取的态度,想占有更多,当占有了大量金钱以后,又开始把钱供奉起来或是挥霍无度,这些都不是正常的关系啊。”阿姨笑着说,“在不好的关系中,人怎么能幸福开心,品味生活真趣味呢?”
“阿姨你说的这个意思,有点像我们前些天讨论的关于与人的关系的,不交欺瞒谄媚的朋友。”丹妮突然想起之前两人谈话的内容。
“就是这个意思,上媚下欺的人放弃了人的基本尊严和独立自由,不会有好的朋友围绕。同样,不能以好的心态对待金钱的人,也很难维护好自身的平衡和灵魂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