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重症监护治疗病房(EICU)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8.Swan-Ganz导管技术

【概述】
1.1970年,Swan和Ganz首先成功应用气囊漂浮导管(也称肺动脉导管或热稀释导管)进行右心插管测定PCWP。
2.该技术是危重症患者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重要手段。
【适应证】
1.用于严重循环障碍患者,监测PAP、PCWP、CO等参数。
2.鉴别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肺水肿。
3.鉴别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原因
(1)左心或右心衰竭。
(2)肺动脉高压。
4.经导管予血管活性药或正性肌力药。
5.监测液体输注、利尿药、强心药及血管扩张药疗效。
6.经导管抽取混合静脉血标本,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7.经改良的Swan-Ganz导管进行心室起搏。
【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
(1)三尖瓣或肺动脉瓣狭窄。
(2)右心室流出道梗阻。
(3)肺动脉畸形。
2.相对禁忌证
(1)心内膜炎。
(2)心脏及大血管附壁血栓。
(3)严重心律失常。
(4)严重出血倾向。
【知情同意】
1.操作前,应对清醒患者说明操作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术前准备】
1.无菌操作车、监护仪及急救药品。
2.置管途径
(1)锁骨下静脉。
(2)颈内静脉。
(3)颈外静脉。
(4)股静脉等。
3.穿刺中心静脉,放置导引管鞘(操作过程同中心静脉置管)。
【操作技术】
1.用生理盐水冲洗PA管腔。
2.向气囊内注入1.5ml空气,检查有无漏气。
3.无菌套包裹导管。
4.管腔远端连接压力传感器。
5.将导管尖端朝向心脏经导引管置入。
6.导管尖端通过导引管鞘后,立即进行气囊充气。
7.导管经右心房和右心室到达肺小动脉,通过压力变化曲线监测导管位置(图18-1)。
图18-1 Swan-Ganz导管测压力波形
8.测量PCWP后气囊放气。
【注意事项】
1.随血流方向置入导管,漂浮时气囊充气。
2.避免气囊过度充气致肺动脉破裂。
3.气囊完全充气前即可测出PCWP,提示导管已在肺动脉内,适当后撤导管,在气囊完全充气状态下测量PCWP。
4.退出导管前,气囊须先放气。
【心排血量测量】
1.将导管与监测器连接,确保所有组件功能正常。
2.测量过程中必须将气囊放气。
3.室温下,经导管快速注入1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
4.经监测器观察肺动脉内温度变化,计算CO。
5.计算CO时,至少测量3次,计算其平均值。
【临床意义】
1.右心房内压力
(1)正常参考值:
0~8mmHg。
(2)临床意义
1)反映循环容量负荷或右心室前负荷变化,比CVP更准确。
2)心包积液及右心衰竭时可造成右心室前负荷相对增加。
3)右心室流入道狭窄(如三尖瓣狭窄)时右心房压不能准确反映右心室前负荷。
2.右心室内压力
(1)正常参考值:
右心室收缩压15~25mmHg,右心室舒张压0~8mmHg。
(2)临床意义
1)右心室收缩压反映肺血管阻力及右心室后负荷、右心室心肌收缩状态。
2)右心室舒张压意义同右心房压。
3.肺动脉压
(1)正常参考值:
PASP 15~25mmHg,PADP 8~15mmHg,平均肺动脉压10~20mmHg。
(2)临床意义
1)反映右心室后负荷及肺血管阻力,平均肺动脉压>25mmHg时为肺动脉高压。
2)在无肺实质及肺血管病变时,一定程度上反映左心室前负荷。
3)PAP升高原因
A.左心泵衰竭。
B.二尖瓣病变。
C.COPD。
D.PE。
E.Eisenmenger综合征。
F.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4)PAP降低原因
A.右心室流出道狭窄(肺动脉瓣狭窄等)。
B.低血容量性休克。
4.肺毛细血管楔压
(1)相当于肺静脉压。
1)正常参考值:6~12mmHg。
2)PCWP 18~20mmHg是提示心室功能障碍的最早表现。
3)PCWP>30mmHg出现肺水肿。
(2)临床意义
1)是反映左心功能较为可靠及敏感的指标。
2)较准确地反映LVEDP和左心室前负荷。
3)严重二尖瓣狭窄或左心衰竭时,PCWP变化早于肺充血X线征象及临床症状数小时出现。
4)连续监测PCWP可观察利尿药、升压药及血管扩张药疗效。
5)下列情况PCWP可能高于LVEDP:
A.二尖瓣狭窄或左心房黏液瘤致左心室流入道梗阻。
B.肺静脉阻塞。
C.肺泡内压增高(如持续正压通气)。
6)左心室壁顺应性减低时,PCWP可能低于LVEDP。
5.心排血量
受心肌收缩力、心脏前负荷、后负荷及HR影响。
(1)心排血量降低
1)大失血。
2)AMI。
3)心力衰竭。
(2)心排血量增加
1)脓毒性休克。
2)创伤性休克早期。
【并发症】
1.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2.肺动脉破裂
(1)肺动脉高压患者发生率较高。
(2)避免肺动脉导管尖端在肺动脉远端停留时间过长。
(3)减少PCWP测量次数能减少肺动脉破裂的发生率。
3.导管打结或导管气囊破裂。
4.心律失常。
5.气胸、栓塞。
6.三尖瓣或肺动脉瓣损伤。
(张云强 张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