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临床表现

社交焦虑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几乎所有人在受人注目的社交情境(如公众面前演讲或自我介绍)中都有过焦虑体验。对绝大多数人而言,焦虑不太严重、不太频繁,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属于正常焦虑。事实上,一定程度的焦虑有助于个人潜能的发挥。然而有些人在需要表现自己,或与人交往的情境中,或想到那样的情景,就表现出严重的焦虑,设法回避这样的情境,即便是那些意志坚强的人可能不选择回避,但感到非常痛苦,不能发挥应有的潜能或正常的人际交往,则属于病理性焦虑。因为几乎所有人在人生某个时刻都有过社交焦虑体验,所以专业人员和平民百姓都不把社交恐惧当作疾病看待,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SAD患者的就诊和治疗。专业人员或内科医师可能像老百姓一样,会对SAD患者说:“你只是有点害羞,不要担心”,不想深入了解患者的痛苦,未给及时有效的治疗。

一、害  怕

社交焦虑障碍的特征性症状是持久显著地害怕一种或多种社交或表演情境。害怕与别人接近或交往,尤其是陌生人;害怕与人谈话、或约会,尤其是与重要人物谈话、在公众面前讲话、讲课或发言;害怕在别人审视下做任何事情,包括喝茶、吃饭、上厕所;害怕自己做出丢脸或尴尬的事情,害怕自己的行为或表现会被别人取笑,如怕说话不得体、走路姿势不优雅、衣裤扣子没扣好。

SAD患者最常害怕公众面前讲话或发言,有些人也会害怕一般的朋友聚会,少数人害怕在一些公共场所(如公厕、候车室、餐厅等)言行不当、害怕在公共场合吃饭、害怕接电话或打电话、害怕在别人面前写字或签名。

SAD患者害怕的情境可以是孤立的,即限于在公共场合进食、公开讲话、或遇到异性,也可以是广泛的,涉及家庭圈子以外的几乎所有情境。害怕在公共场合呕吐可为重要症状,在某些文化团体中,目光直接对视可能特别令人紧张。

二、焦  虑

SAD患者暴露于害怕的社交情境毫无例外地会引发焦虑。焦虑形式有多样,如退缩在情境边缘,紧张、脸红、心悸或出汗,外表克制、内心痛苦,情境易感性惊恐发作。对儿童而言,可能表现为哭叫、发脾气、退缩、呆若木鸡,或行为失常。

SAD患者通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可有脸红、手抖、恶心或尿急等主诉,患者有时确信这些焦虑继发表现之一是首要问题,症状可发展到惊恐发作。

社交恐惧不同于一般害羞,害羞只是在人前感到不安和脸红,不会对预期社交情境感到极度焦虑,也不会回避那些使自己感到害羞的情境。相比之下,社交恐惧根本不是害羞,大多数时间他们能与别人轻松相处,只是对一些特殊情境感到极度焦虑,如在观众面前走路、在听众面前讲话,如果要发言,就会感到特别紧张焦虑。

三、回  避

社交回避是SAD的突出症状,孤立型SAD回避有限几种社交情境,泛化型SAD几乎回避所有的社交情境。在学校时可能回避与老师或异性同学目光接触,课堂上从来不提问或发言,老师提问时不敢抬头。在路上看到远处熟人就绕道而走,从来不去参加同学朋友聚会或亲戚的婚宴酒会,不愿到商店或市场买东西,到婚嫁年龄也不谈朋友。严重者可能除了家人外,不愿见任何人,不去参加工作,整日在家不出门。如果不得已必须面对他们害怕的社交情境,事先就感到严重焦虑和极度不舒服,事后这种不舒服的感觉还会持续存在,担心自己是否有什么不适当的言行、别人会如何评价。

四、自知力

SAD患者知道自己的情绪反应是不合理的,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试图努力改变自己,但每次都不能控制。反复的尝试、反复的失败,最终使患者失去尝试的勇气,对自己的行为默然接受,把这种状况的原因归咎客观环境或别人的不友好,不愿做自我反省。如果有人强制他参加社交活动,可能会大发脾气。儿童患者可能对症状的不合理性缺乏认识。

五、认知反应

SAD患者会认为别人都能在社交场合应对自如,唯独自己不行;他们会用心理显微镜观察自己微小的过失;认为脸红是一件特别尴尬的事情,似乎所有的眼睛都在看着自己,觉得无地自容,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

六、社会功能损害

由于对社交情境恐惧、回避或痛苦,使正常生活、学习与工作、人际关系受到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和学习能力没有障碍,能够胜任不与人接触或交往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