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七、验方
1.处方:
海螵蛸、白及粉各20克,代赭石18克(先煎),浙贝、焦白术、茯苓、姜半夏、陈皮、旋覆梗各12克,黄芪、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15克,炙甘草10克,制大黄8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个月为一个疗程。
功能:健脾益气温中。
主治: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肝胃不和,胃阴亏损及气滞血瘀型消化性溃疡。
本方原载:陕西中医,1996,(7):300
2.处方:
海螵蛸、白及各30克,浙贝12克,制为细末,每次6克,每日4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制酸止痛,收敛止血。
主治:慢性胃溃疡非发作期,胃痛,胃酸。
本方原载:《实用中医脾胃病学》
3.处方:
五灵脂6克,当归、延胡索各10克,没药5克,黄芪12克,珍珠末0.3克(冲服),冬虫夏草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为一个疗程。症状得到控制后改服粉剂,每次6克,早、午、晚饭前各服1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
功能: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生肌愈疡。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本方原载:北京中医,2000,19(4):26
4.处方:
党参、白术、白芍、广郁金、蒲公英、茯苓各100克,淡附片、莪术各30克,炙甘草60克,熟地、砂仁各50克,代赭石200克,广木香、柴胡、延胡索、煅瓦楞子各150克,白及、阿胶各250克,冰糖1000克。
用法:上药水煎3次,去渣后合并煎液浓缩,加冰糖、阿胶,收膏2千克(此为1剂量),每次服20克,每日2次。服药自冬至始,迄春分结束。
功能:健脾温肾,疏肝理气止痛。
主治:消化性溃疡。
本方原载: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3:26
5.处方:
香附25克,木香5克,藿香、陈皮、佛手各15克,焦三仙、莱菔子各45克,槟榔、甘草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疏肝理气,和胃消食。
主治:肝气犯胃,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
本方原载:《千家妙方》
6.处方:
海螵蛸12克,浙贝、炙猬皮各10克,黄连3克,白芍30克,陈皮6克,甘草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2~3个月。
功能:制酸止痛,收敛止血,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和繁殖,促进溃疡病灶愈合。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本方原载:陕西中医,2001,22(1):300
7.处方:
柴胡、枳实、合欢花、海螵蛸、佛手各10克,白芍15克,炙甘草5克,砂仁(后下)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疏肝和胃,行气理脾,缓急止痛,透解郁热。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本方原载:新中医,1997,29(增刊):31
8.处方:
桂枝9克,白芍18克,饴糖30克,黄芪15克,麦芽2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柴胡、陈皮、炙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温中补虚,疏肝和胃,缓急止痛。
主治: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兼肝气郁结者。症见肝脾不和,两胁胀痛,后背沉重等。
本方原载:《中医名方精释》
9.处方:
生蒲黄、五灵脂、黄连、厚朴、丹参、牡丹皮、槟榔、青黛各10克,三七末(冲服)3克
用法:前8味水煎服,三七末冲服。
功能:理气行郁,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主治: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
本方原载:北京中医,2000,19(5):17
10.处方:
黄连、砂仁、木香、白及、象皮、海螵蛸、三七、大黄各30克。
用法:上药研末,装瓶内,每日3次,早、中、晚各服1次,党参、白术各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水煎送服上药,1个月为一个疗程,连治2个疗程。
功能:清热泻火,愈溃止痛。
主治:胃溃疡。
本方原载:广西中医药,2000,23(1):14
11.处方:
三七末5克,白及9克,紫珠15克,海螵蛸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抗炎消肿镇痛,抑制胃酸,去腐生肌,修复溃疡。
主治:胃溃疡出血。
本方原载:福建中医药,2000,31(1):32
12.处方:
黄芪、延胡索、白及、海螵蛸各15克,蒲公英12克,黄连、炙甘草各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6周为一个疗程。
功能:补气健脾,清胃活血。
主治:消化性溃疡。
本方原载:新中医,1999,31(6):50
13.处方:
白及、生甘草各30克,三七粉、陈皮各15克,生白术1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10克,温开水或用相应药引送下,饭前2小时服,每日3~4次,15天为一个疗程,休息2天继服下一个疗程。
功能:健脾和胃,生肌修复溃疡。
主治:消化性溃疡。
本方原载:河北中医,1995,(3):21
14.处方:
白及15克,桂枝、甘草各3克,杭白芍9克,大枣5枚,饴糖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个月为一个疗程。
功能: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活血止血,生肌愈溃。
主治:任何年龄之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症见胃脘疼痛、喜温喜按,泛酸,嗳气等。
本方原载:辽宁中医杂志,1996,(10):457
15.处方:
白及60克,炙枇杷叶、阿胶、藕节各30克,海蛤粉20克,生地10克。
用法:白及、枇杷叶、藕节、生地共研末,海蛤粉炒成珠,阿胶烊化,混合为丸,每丸9克。早、晚各噙化或研服1丸。5天为一个疗程。
功能:收敛止血,降气消瘀。
主治:消化性溃疡出血。
本方原载:浙江中医杂志,2000,35(3):8
16.处方:
黄芪、党参各20克,白术、白芍、浙贝、延胡索、三七各10克,桂枝6克,海螵蛸、白及各15克,黄连9克,炙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药液,分早、中、晚服。
功能:益气健脾,调和营血,祛腐消瘀,清湿敛疡。
主治:消化性溃疡。
本方原载:江苏中医,2001,22(3):16
17.处方:
延胡索、吴茱萸各10克,黄连、黄柏、荜澄茄各20克,金铃子、瓦楞子各60克,甘草30克。
用法:上方共研细末,调匀为丸。每次6粒,每日中、晚餐前服。
功能:疏肝和胃,解痉止痛。
主治:肝郁脾虚,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
本方原载:湖南中医杂志,1996,(4):7
18.处方:
黄连8克,白及30克,海螵蛸20克,甘草、田七各5克,珍珠层粉(冲服)1.5克。
用法:每日1剂,每剂煎2次,饭后1小时服1次,晚上睡前服1次。6~8周为一个疗程。
功能:清热和胃,去瘀生肌,理气止痛。
主治:消化性溃疡。
本方原载:上海中医杂志,1994,(6):10
19.处方:
黄芪、海螵蛸、蒲公英、苏梗各30克,党参、炒白术、茯苓、川楝子各20克,浙贝10克,白及、延胡索各15克,黄连、炙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3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用1~2个疗程。
功能:益气补中,生肌愈疡,理气止痛。
主治:胃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本方原载: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1):21
20.处方:
柴胡10克,白芍15克,青皮10克,香附12克,元胡12克,木香6克,制没药12克,甘草3克。
加减:胃寒加高良姜10克,川椒5克;胃热加黄连9克,栀子6克;胃酸多加煅瓦楞子20克或海螵蛸20克;胀甚加枳实10克,厚朴12克;痛甚加炒灵脂9克(包煎),生蒲黄9克(包煎)。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疏肝和胃。
主治:胃溃疡。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以胃痛为主要症状。
本方原载:山东省中医院祝德军方
21.处方:
苍术9克,川朴9克,陈皮9克,半夏9克,云苓9克,炒黄芩9克,竹茹9克,香附15克,枳壳9克,木香9克,白蔻9克,元胡9克,甘草6克。
加减:有热象加山栀,吞酸加煅瓦楞子,虚寒加台参、黄芪、大枣。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能:疏肝和胃。
主治: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辨证属于肝胃气痛者。
本方原载: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肖永俭方
22.处方:
党参4.5克,白术4.5克,山药6克,白芍9克,甘草3克,白及5克共研细粉备用。炒稻芽9克,仙鹤草9克,甘松6克,玉竹12克,阿胶6克(烊化),三七粉0.4克(冲服)。
用法:先将稻芽、仙鹤草、甘松、玉竹等药水煎两遍各取药液250毫升,再将上粉剂加入汤内同煮开,温服。每日1剂,分2~3次服完。上药用至胃痛吐酸均止,诸症消失,纳食正常,大便化验潜血阴性为止。
功能:健脾和胃。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
本方原载: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王玉符方。
23.处方
方1:
茅苍术9克,紫厚朴7.5克,广橘红6克,姜半夏6克,白茯苓9克,姜栀子6克,姜黄连4.5克,青竹茹9克,醋香附9克,炒枳壳4.5克,广木香4.5克,醋元胡9克,广白蔻9克,粉甘草9克。
加减法:体虚脉沉无力者加党参:消化不良者加神曲;胃酸过多者加海螵蛸、牡蛎粉;胃弱呕吐者加藿香、鲜姜;虚热者加鲜芦根:虚寒者加吴茱萸、公丁香;痛甚者加乳香、没药、醋灵脂;寒甚者加良姜;便秘者加火麻仁或熟酒军;有出血现象者加荷叶、藕节、三七、侧柏炭等。
方2:
粉甘草120克,白及60克,乳香炭5克,没药炭15克,海螵蛸60克,凤凰衣15克(微炒黄色),有胃出血加三七粉15克,共研粉。
用法:方1水煎300毫升,温服。每日1剂,连服3~4剂休药1天,病情重者连服6剂可休药1天,同时每在饭前半小时,服方2粉剂3~4.5克,每日3次。以上汤、粉两剂配合同时用至自觉症状消失,X线复查龛影消失,即停药观察,如有复发还可再服。
功能:理气和胃,生肌止痛。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
本方原载: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张哲臣方
24.处方
方1:
当归9克,白芍6克,陈皮9克,姜夏4.6克,茯神9克,砂仁6克,白术6克,内金粉12克(冲服),山药15克,青皮9克,炒枣仁24克,广木香4.5克,建曲6克,黄芪15克,肉桂1.5克,巴戟天9克,炮姜3克,水煎服。
方2:
粉剂方:鸡胚粉60克,胎盘粉60克,乌贼骨45克,砂仁60克,制首乌90克,焦曲90克,炒白术90克,炒内金90克。共研细粉,装瓶。
用法:先水煎方1,每日1剂,服至胃脘痛及吞酸消失,饮食、睡眠、二便正常为止。再服方2散剂,每服6克,每日3次,用生姜大枣汤冲服,巩固疗效,以获根治。
功能:温阳健脾,理气止痛。
主治:十二指肠溃疡胃寒者。
本方原载: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李太民方
25.处方:
黄连6克,吴茱萸1克,乌贼骨10克,白芍30克,白术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疏肝泄热,制酸止痛。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症见上腹部疼痛;泛酸,嘈杂纳差。舌红,苔薄黄,脉弦。
本方原载:《福建中医药》1992,23(4):20
26.处方:
瓦楞子75%,甘草25%
用法:上药研粉,每次服10克,每日3次,饭前温开水冲服。
功能:和胃生肌,散结止痛。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症见上腹部疼痛,纳呆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
本方原载:《浙江中医杂志》1989,24(10)
27.处方:
党参12克,干姜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煅瓦楞10克,延胡索10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温中健脾止痛。
主治:胃溃疡。症见胃脘痛,饥饿时加重,反酸纳差。
本方原载:《河北中医》1990,12(4):9
28.处方:
密陀僧20克,熟石膏150克,乌贼骨100克,白及50克,大黄20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每日3次,每次5克左右,饭前空腹温开水吞服,20天为一个疗程。
功能:排毒祛腐,愈溃生肌。
主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症见脘部疼痛,饮食少纳,吞酸,呕血或有黑便,面色萎黄,身体消瘦。舌苔薄黄,脉细数。
本方原载:《江西中医药》1992,23(6):37
29.处方:
乌贼骨15克,白及15克,焦白术12克,炙甘草15克,陈皮12克,川厚朴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抗酸止痛,活血化瘀。
主治:消化性溃疡:症见胃脘疼痛,不思饮食,大便时溏,嗳气。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本方原载:《吉林中医药》,1988,(1):12
30.处方:
赤石脂30克,黄芪3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血余炭10克,琥珀10克,白及10克,广木香10克,元胡10克,青黛8克,冰片2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或装胶囊,按疼痛规律于痛前半小时左右服药2克,晚临睡前再加服2克;
功能:理气活血,消郁散结。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症见上腹部规律性疼痛,嗳腐吞酸,呕恶胀满,舌质黯或有瘀斑者。
本方原载:《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0,13(1):36
31.处方:
藿香6克,大腹皮6克,苏叶6克,陈皮6克,白术6克,神曲9克,白芷9克,香附9克,砂仁6克(后下),耶藤根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化湿理气,消积止痛。
主治: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幽门不全梗阻,症见胃脘疼痛,恶心呕吐,纳差。舌苔腻,脉弦。
本方原载:《江西中医药学报》,1984,17(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