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升阳清化愈久痢
久痢,乃湿热不清,余邪未尽,脾胃亏虚而成。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脾虚气馁,清气下陷,若单用黄芪、党参、白术等守补中土,甘温壅气,可致中土气滞,所以宜兼用升补之法,补中有升,清气得升,脾运复来,则浊阴自降。常于补中的黄芪、党参、白术之外,加入升麻或荷叶等,引清阳之气上行阳道。而久痢既有正虚的一面,也有邪滞的一面,笔者在升补的同时注意“清化”。“清”为清余邪,常用地榆、石榴皮。地榆,《本草求真》载“既能清降,又能收涩,则清不虑其过泄,涩亦不虑其滞……”,实为久痢之良品。石榴皮,涩肠止痢清邪,现代研究其对痢疾杆菌和阿米巴原虫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化”即化积消滞,常用白芍、陈皮、木香,所谓“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验案:
王某,男,42岁。左下腹隐痛伴大便稀溏夹黏冻5载。刻诊:左下腹隐痛,大便日行2次,夹黏冻,时有里急后重之感,伴神疲乏力,胃纳不馨,食入则胀,舌淡,苔薄黄,脉沉细。年前有菌痢病史,大便培养为志贺痢疾杆菌。证属脾胃气虚,余邪留滞。药用党参15g,炒白术、茯苓、白芍、木香各10g,石榴皮、地榆、淮山药各15g,陈皮6g,荷叶1角,炙甘草5g。7剂痛除,大便转干,日一行,又服7剂,大便黏液消失,里急后重亦除,大便培养正常,精神转佳,纳谷亦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