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antineutrophilic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质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目前为部分原发性小血管炎的特异性血清学诊断工具。与原发性小血管炎密切相关的靶抗原是蛋白酶3(proteinase 3,PR3)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
(一)ANCA的检测技术
1.间接免疫荧光法
将人中性粒细胞涂片作为抗原基质,加入稀释的待测血清,如果样本呈阳性,特异性IgG、IgA、IgM与相应的抗原结合,最后加入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G,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特异性荧光模型,从而对ANCA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查。应用乙醇固定的正常人中性粒细胞可产生两种荧光形态:在胞质内呈粗大颗粒状、不均匀分布者称为胞质型ANCA(cANCA);荧光沿细胞核周围呈线条状分布者称为环核型ANCA(pANCA)。而在胞质分布,但呈均匀细颗粒状,有时核周重染则称为非典型性ANCA(aANCA)。
应用IIF法检测ANCA时,pANCA和ANA很难区分,当ANA阳性,特别是强阳性者,应用IIF法检测ANCA是不可取的,其结果也是不可靠的。为避免ANA的干扰及提高区分不同ANCA荧光类型的能力,如乙醇固定抗原片检测表现为pANCA,再用甲醛固定片检测,真正的pANCA则转换为cANCA,ANA假阳性则表现为阴性。这种荧光染色类型的转变现象有助于pANCA或cANCA与ANA的鉴别。
2.抗原特异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把抗原包被到酶标板,然后应用患者血清与抗体发生反应,最后应用酶标抗体检测结合的抗体。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客观,比IIF法更敏感、更特异,可以直接用于协助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分类。
3.其他检测技术
临床常规检测ANCA一般选用IIF法作为筛选试验,抗原特异性ELISA作为确证试验。其他还有免疫印迹法、免疫沉淀法、斑点杂交印迹法、流式细胞术等,但临床应用并不广泛,部分项目主要用于科研。
(二)ANCA检测的临床意义
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 granulomatosis,WG)、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polyangiitis,MPA)、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hurg-Strauss syndrome,CSS)和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统称为ANCA相关小血管炎。该病为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肾脏受累则多进展迅速,造成不可逆的终末期肾衰竭,肺受累则可引起大咯血而危及生命。ANCA已经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原发性小血管炎的特异性血清学诊断工具。
cANCA在WG的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病情复发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cANCA诊断活动性WG敏感性为60%~90%,特异性为95%;而对于非活动期或缓解期,则敏感性较低或呈阴性。大多数WG患者的ANCA特异性靶抗原为PR3。由于抗PR3自身抗体和WG的临床病变活动基本一致,故定期检测抗PR3自身抗体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患者进入缓解期后,如果持续或间断cANCA或抗PR3抗体阳性,则提示该患者复发的危险性极大,但不能作为指导治疗的唯一标准。
除原发性小血管炎和部分肾小球肾炎外,部分炎症性疾病及结缔组织病等也可呈ANCA阳性,很多药物如肼屈嗪、丙硫氧嘧啶等可以引起ANCA阳性小血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