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重症监护治疗病房(RICU)医生工作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RICU历史与文化

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RICU简介

20世纪70年代,北京朝阳医院呼吸内科在翁心植教授的带领下,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慢性肺心病进行大规模、系统的防治研究过程中,为更有效地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成立了以此类患者为主要收治对象的“肺心病监护室”,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机械通气及呼吸-循环监测等技术,成为呼吸重症监护治疗病房(RICU)最初的雏形,最早开始了呼吸危重症医学的实践。
1991年11月1日,在翁心植教授和金大鹏院长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王辰教授在当时医疗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最早在国内倡导并实践了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捆绑式发展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发展:在国内成立了第一个符合国际标准格局和具有防气溶胶污染功能的RICU,系统地建立了规范的呼吸支持和气道管理技术以及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氧动力学和气体代谢分析等监测技术体系,重点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重症的抢救技术进行了规范和研究,救治水平达到国内领先。该RICU除配备了当时先进的呼吸机和监护仪等设备外,在专科ICU医生和护士的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逐步形成了“诚实,勤勉,细致,人道”的RICU文化,为之后本院RICU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提供了技术保障也积累了厚实的文化底蕴。
1999年6月9日,拥有六间独立病房的第二代RICU正式启用。在保持原有优势领域的基础上,对呼吸机相关肺损伤与肺保护性通气、无创正压通气早期干预呼吸衰竭、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和辅助通气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组织了国内第一个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和ALI/ ARDS的多中心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国内多项学术指南的制定及卫生部《内科学》统编教材的编写,先后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各1项,并通过举办专科医师和护理进修班、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等方式,为国内培养了一大批精于呼吸支持技术的医生和护理人才,为呼吸支持技术在国内的普及应用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符合国内实际工作需求的呼吸治疗师(RT)的培训与管理体系,为呼吸治疗学科的专业化奠定了基础。
2008年4月28日,具有“两线三区”空间布局的第三代RICU启用。该RICU除了临床规模扩大到16张床之外,在设计上充分吸取了以前ICU的经验,并借鉴SARS的防治经验,对传统ICU的设计进行了创新,实践了“两线三区”的ICU设计理念,从建筑布局及流程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医院感染控制的需求:创造性地在ICU加设“外走廊”,使“两线”,即工作人员通道与患者通道完全分开,患者及其人体标本均经外走廊进出病房;将ICU分为“三区”,即相对洁净区(工作人员生活及办公区)、缓冲区(中心工作区)和相对污染区(病房及外走廊);配合新风压力梯度和洁浄度的变化(相对洁净区>缓冲区>相对污染区)完整地实现了上述功能分区。第三代RICU的投入使用,为本科室未来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好的平台。
在呼吸所成立10周年之际,“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北京朝阳医院在呼吸危重病医学领域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是几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果。
北京朝阳医院RICU已成为国内ICU建设与管理的示范单位,国内呼吸危重症专科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北京朝阳医院RICU必将成为我国危重症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之一。

(詹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