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急千金要方校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校释说明

《备急千金要方》为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撰。全书30卷,分232门,方论5200余首,是一部收载宏富、内容博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型医学典籍。该书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流传1300余年,至今仍为国内外学者推崇和喜爱。公元199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此书的整理研究工作列为国家中医药科研计划下达,由我们承担此项整理研究任务。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本书整理研究之目的,唯使经过系统研究后之《备急千金要方校释》,既可最大限度地反映《备急千金要方》原貌,又能萃集古今有关《千金要方》的研究成果,为教学、医疗、科研等多方面需要提供一部版本可靠,资料翔实,可资研究,切于实用的新通行本。力求做到选本正确,文字规范,校勘准确,注释简明。兹将校释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本书校勘方式采用“以善为主”法。
二、本书有两种版本:一是依据新校古籍通则,采用通行的繁体正字竖排;二是为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需要,采用简体横排。
三、本书原文依其文义、医理及意群划分段落。
四、依据古籍出版要求,采用现代标点符号标点。
五、凡底本中能确认的讹字而有校本可据者,据校本改正,并出具校注。凡底本中能确认的讹字但无校本可据者,据文义改正,亦出具校注。校语为:某原作某,据某本改(或据文义改)。
六、凡底本中能确认的文字脱漏而有校本可据者,据校本补,并出具校注。凡底本中能确认的文字脱漏但无校本可据者,据文义补,亦出具校注。校语为:某下(或上)原脱某字,据某本补(或据文义补)。
七、凡底本中能确认的衍文而有校本可据者,据校本删,并出具校注。凡底本中能确认的衍文但无校本可据者,据文义删,亦出具校注。校语为:某下(或上)原衍某字,据某本删(或据文义删)。
八、凡底本中文字倒置,义不可通,而有校本可据者,据校本乙正,并出具校注。凡底本中文字倒置,义不可通,但无校本可据者,据文义乙正,亦出具校注。校语为:某某二字原倒,据某本乙正(或据文义乙正)。
九、凡底本中药物属一般习用者,概不出注;其罕见少用者,出注说明其出源、科属、药用部分、性味、功效、主治等。
十、凡底本中使用的药物异名,悉仍其旧貌,其冷僻不易识辨者出注说明。如:天麻草 即益母草。
十一、凡底本中穴位属一般习用者,概不出注;其罕见少用者,出注说明其出源、所属经脉、部位及主治等。
十二、凡底本中使用的穴位异名,悉仍其旧貌,其冷僻不易识辨者出注说明。如:冲阳 即迎香。
十三、凡底本与校本文字不同,义均可通,而以校本义胜,或有重要参考价值者,酌情出具异文,以备参考。术语为:某 某本作某。
十四、凡底本中文字有疑义,校本不足为据,难以遽定是非者,出校存疑,以俟考稽。
十五、按下列原则对底本中的异体字、古体字、通借字等进行规范和整理。
1.凡底本采用异体字(含俗字)者,悉改用正体字。
2.凡底本采用不同字形而与正体字音义差距较大者,改为正体字,出具校注说明。
3.凡底本采用古字,或古字与今字混合使用者,悉改为相应今字。并出具校注。
4.凡底本采用古字而现已不通行,且罕见难辨者,按异体字原则处理。
5.凡底本使用通借字,悉改为该字所通借之正字,并出具校注说明。
6.凡底本使用避讳字而常见易识,于义可通者,悉仍其旧貌,并出具校注。如“治”避唐高宗讳作“理”。
7.凡底本使用避讳字而缺笔改形,不易识辨者,悉改为正字,并出具校注。如“恒”避宋真宗讳作 ”。
8.凡底本因刊刻所致笔画误漏,字书查无可据,予以径改,不出校记。
十六、凡底本中文词生僻疑难者,酌情予以训释。
1.单音词或固定双音词直接训释。如:朔日 夏历每月初一日。……(书证)。
2.词组或短语在训释语前用“谓”。如:节弛 谓骨节弛缓。……(书证)。
3.形容词在训释语后用“貌”。如:蕴蕴然 郁结貌。……(书证)。
4.文中义训释,先释相应词书义,后用“此谓”释文中义。如:邀射 谋求。……(书证)。此谓尽力调治。
5.训释书证以训诂专书、古籍传注、文献书证为次序,以妥贴简明为原则。
十七、凡底本中有关医史人物及重要地名较生疏者,酌情出注。
十八、凡上述同一情况在全书重复出现者,仅于首见处或其他适当之处出具校注,余略不赘。
十九、凡引用古籍之书名一般仍其原貌,或酌用简称。
二十、凡底本中的小字注文,依正文处理原则处理,唯不出校注。
二十一、以卷目篇题对全书总目录进行校订之处,不另出校;而正文中据目录校订的,则逐一出校说明。
二十二、底本与校本。以日本嘉永二年江户医学馆影宋刻本为底本(工作底本为1974年日本每日新闻开发公司影印本),并按照古籍整理有关要求,严格选择了主校本、旁校本、参校本、他校本(详见校释后记)。
二十三、主要参考书目
日•丹波康赖《医心方》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据日本安政元年医学馆本影印本
唐•王焘《外台秘要》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据经余居本影印本
汉•《黄帝内经素问》(简称《素问》)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据明顾从德翻刻宋本影印本
汉•《灵枢经》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据明赵府居敬堂本影印本
汉•《难经》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据《佚存丛书》影印《难经集注》本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据明刻《医统正脉》本影印本
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简称《太素》)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据兰陵堂仿宋嘉祐本影印本
晋•王叔和《脉经》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据元广勤书堂本影印本
后汉•张仲景《伤寒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据明赵开美刻《仲景全书》影印《注解伤寒论》本
后汉•张仲景《金匮玉函经》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据清康熙丙申(1716年)上海陈氏刻本影印本
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据赵开美刻《仲景全书》本影印本
后汉•华佗《中藏经》 商务印书馆1956年据清孙星衍《平津馆丛书》本排印本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据明万历刊本影印本
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据仿宋刻本影印本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据清《周氏医学丛书》本影印本
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上海群联出版社1955年据《吉石庵丛书》本影印本
唐•苏敬《新修本草》 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年据德清傅氏《籑喜 丛书》本影印本
宋•唐慎微《证类本草》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年据金张存惠晦明轩本影印本
校释者
199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