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5.理伤推崇手法
手法是一种古老而又有很大发展前途的治疗方法。正骨手法在骨伤科诊疗各种损伤疾患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所以,《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明确指出:“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
手法是医者施用以手为主,采用各种方式,作用于患者体表不同的部位,进行治疗的一种外治法。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说:“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但伤有重轻,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关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尽其法也。”充分说明了手法对治疗筋骨损伤患者的重要作用。
孙达武教授无论检查、治疗皆善用手法,其诊病时常说:以手摸之,自悉其情。他认为触诊时以轻重不同的手法可以了解患者损伤在体表肌肤,还是在筋肉骨骼,所谓“知其体相,识其部位”。唐代蔺道人著《理伤续断秘方》也说,“凡左右损处,只相度骨缝,仔细捻捺,忖度便见大概”,即是这个意思。
孙达武教授更善于使用手法治疗疾病。其手法可大体分为正骨和理筋两类。前者以拨乱反正,使骨折循其旧道而复位;后者则使筋肉归位,气血复合。如此则病痛必除。尤其其对正骨手法加以整理综合,总结归纳,形成具有特色的孙氏正骨手法。
清代吴谦等著《医宗金鉴》,其中《正骨心法要旨》系统地总结了清代以前的正骨经验,把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新中国成立以后,自1958年以来,天津医院在传统手法的基础上,经过中西医结合研究,拟定了新的“正骨八法”,后又经尚天裕教授再总结提高,推出新的“正骨十法”,孙达武教授对此结合自身经验,予以归纳总结:
(1)手摸心会:
是古人诊治骨折的重要手段。在有X线的条件下,仍然是整复骨折的基本手法,且贯穿于整复过程的始终,为施行正骨手法前的必要步骤。摸诊时要先轻后重,由浅及深,从远到近,对比触摸。如《理伤续断方》说:“凡认损处,只须揣摸骨头平正,不平正便可见。”又说:“凡左右损处,只相度骨缝,仔细捻捺,忖度便见大概。”这是先辈在整复前的检查、诊断方法的经验总结,是每个骨伤科医师仍然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手法运用要求轻、巧、稳、准,有条不紊,切忌粗暴。
(2)拔伸牵引:
主要是对抗肌肉的收缩力,矫正重叠畸形,恢复肢体长度。开始牵引时,伤肢先保持在原来位置,沿着肢体纵轴,由远、近骨折段对抗牵引,把移位于骨折部周围软组织内的骨折断端,慢慢地拔伸出来,然后再按整复步骤,改变肢体方位,进行牵引。正如《理伤续断方》说:“凡拔伸,且要相度左右骨如何出,有正拔伸者,有斜拔伸者。”但牵引用力要以患者肌力强度为依据,对移位趋势较强的骨折,往往需要采取过度复位手段,按照“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原则,以求得复位的稳定。对于肱骨干中下段(尤其是横断、粉碎性)骨折,很容易过牵,要注意防止。
(3)旋转回绕:
主要矫正骨折断端间的旋转及背向移位。旋转手法主要是矫正骨折断端不同平面及不同程度的旋转移位。前者施用于牵引过程中,以远段对近段,使骨干轴线相应对位,旋转畸形即自行矫正;后者如多轴性关节(肩、髋)附近的骨折,可在三个平面上移位(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复位时要改变几个方向,才能将骨折复位。如肱骨外科颈内收型骨折复位时,牵引方向是先在内收、内旋位,而后外展,再前屈上举过顶,最后内旋叩紧,把上举的患肢慢慢放下,才能矫正骨折断端的嵌插、重叠、旋转移位和向外、向前成角畸形。回绕手法,主要是用于如扭转外力所致的长管骨斜形或螺旋形骨折,形成旋转180°左右的背向移位。手法整复时,须将骨折远段以近端为轴心,按原来骨折移位途径,进行逆向回绕,以达到断面对断面的目的。或用于骨折断端之间软组织嵌入(软组织嵌入与否,可以从断端相互触碰音的有无和强弱来判断)。后者应加重牵引,使骨折端分开,嵌入组织常可自行解脱。
(4)屈伸收展:
主要矫正骨折断端间成角畸形。靠近关节部位的骨折,容易发生成角畸形,这是因为短小近关节侧骨折段受单一方向的肌肉牵拉过紧所致。此类骨折单靠牵引,不但不能矫正成角畸形,甚至牵引愈重,成角畸形愈大。对单轴性关节(肘、膝)附近的骨折,只有将远侧骨折段同与之形成一个整体的关节远端肢体,共同牵向骨折近侧段所指方向,成角畸形才能矫正,重叠移位也能较省力地克服。如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须在牵引下屈曲肘关节,反之,屈曲型骨折,牵引时则须将肘关节伸展;若为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须在牵引下内收;反之,内收型骨折,牵引时则须将屈曲牵引;伸直型股骨髁上骨折可以利用胫骨结节穿针牵引,做膝关节屈曲牵引;而屈曲型则需要在骨髁上穿针,做膝关节伸直牵引,骨折方能对位。
(5)成角折顶:
横断或锯齿状骨折,如患者肌肉发达,单靠牵引力量不能完全矫正重叠移位时,可改用成角折顶手法。这是一种比较省力的手法。折顶时,术者两手拇指抵压于突出的骨折一端,其他四指重叠环抱于下陷骨折另一端,两手拇指用力向下挤按突出的骨折端,加大骨折端原有成角,依靠手指感觉,估计骨折远、近断端的骨皮质已对顶相接,然后骤然反折。反折时环抱于骨折段的四指将下陷的骨折端持续向上提,而拇指仍然用力将突出的骨折另一端继续向下推,在拇指与其他四指中间形成一种捻搓力(剪力)。用力大小,以原来重叠移位多少而定。用力方向可正可斜,单纯向前后方向重叠移位者,可正向折顶;同时还有侧方移位者,可斜向折顶。通过这一手法,不但可以矫正重叠移位,侧方移位也可一起得到矫正。前臂中、下段骨折,一般多采用分骨折顶手法,可获得一次成功复位。
(6)端挤提按:
重叠、旋转、成角畸形矫正后,侧方移位就成为骨折主要畸形。对于侧方移位,可用拇指直接用力,作用于骨折断端迫使就位。以人体中轴为界,骨折端内外侧移位,用端挤手法;前后侧移位,用提按手法。这样操作主要是利于用力。整复时,术者用一手固定骨折近段,另一手握住骨折远段,或外端内挤,或上提下按。用力要适当,方向要准确,部位要明确,着力点要稳固。
(7)夹挤分骨:
凡是两骨并列部位发生骨折,如桡尺骨骨折、胫腓骨骨折、掌骨骨折和跖骨骨折等,骨折段常因骨间肌或骨间膜的收缩而互相靠拢。复位时,应以两手拇指及食、中、环三指,由骨折部的掌、背侧夹挤骨间隙,使靠拢的骨折断端分开,远近骨折段相应稳定,并列双骨折就像单骨折一样,一起复位。
(8)摇摆触碰:
经过以上手法,一般骨折即可基本整复。但横断或锯齿形骨折,在矫正其他畸形后,两断端之间可能仍有间隙,使用本手法可使骨折断面紧密接触。术者可用两手固定骨折部,由助手在维持牵引下,稍稍左右、前后摇摆骨折远段,待骨折断端的骨擦音逐步变小并消失后,骨折断端即紧密吻合。横断骨折若发生于骨骺端松、密质骨交界处时,骨折复位固定后,可用一手固定骨折部的夹板,另手掌轻轻叩击骨折远段的远端,使骨折部紧密嵌插,复位可更加稳定。
(9)对扣捏合:
适用于分离性或粉碎性骨折。如T形或Y形骨折,手指交叉合抱骨折部,双手掌对向扣挤,把分离的骨折块挤紧、挤顺。对粉碎骨折块,可用拇指与其他四指对向捏合。对肱骨髁间骨折、股骨髁间骨折、胫骨髁间骨折、踝部骨折等,扣挤肘可稍用力;而对粉碎性骨折,捏合力不可过大,要保护仍然相连接的骨膜和其他软组织,否则会使碎骨块游离,影响愈合。
(10)按摩推拿:
主要是调理骨折周围的软组织,便扭转曲折的肌肉、肌腱,随着骨折复位而舒展通达,尤其对关节附近的骨折更为重要。操作时,手法要轻柔,按照肌肉、肌腱的走行方向,由上而下,顺骨捋筋,达到散瘀舒筋的目的。
以上正骨十种手法,可根据具体骨折情况选择使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说:“盖正骨者,须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复善用手法,然后治自多效。”孙达武教授从事骨伤科临床工作已五十余年,现将正骨手法中的一些体会,分作“十点要求”,介绍如下:
(1)熟习局解:
每个骨伤科医师,首先必须熟悉局部解剖(含功能解剖),在摸诊时才能心中有数。再把X线片上显示的骨折断端移位方向和患者肢体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术者头脑中,要构成一个骨折移位的立体形象。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说:“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虽在肉里,以手扪之,自悉其情。”
(2)明确机制:
先询问受伤情况,了解创伤形成的全过程,掌握外力的作用部位和方向,再根据摸诊及X线所见进行全面分析。进一步了解到外力又是如何通过人体内部的具体条件,最终造成了如此创伤。医者虽对许多部位的骨与关节损伤的发生规律、创伤机制已有所了解,但结合每个具体病例,往往仍需作具体分析。因为无论是摸诊或是X线片,都只能显示出一个在伤后已经形成的静止的创伤情况。医者了解受伤情况和创伤机制,就是为把这种静止的印象还原为形成创伤情况的运动状态。如此,在手法正骨时,方可做到“得心应手”。
(3)尽早复位:
骨折、脱位的复位时间愈早愈好。因为早期存在着一种“自然回复力”。所谓“自然回复力”,即是骨折端或关节头移位后,周围软组织处于异常位置,或被牵拉紧张,或处于松弛位,均有将移位的骨折端或关节头拉向原来位置的倾向力。此时进行手法复位,只要将回复径路的阻碍消除,用较小的力量即可使其弹拉回复到正常位置。因此,应该争取在伤后1~4小时内复位。在局部软组织水肿还不严重,组织弹性尚接近正常的情况下,复位容易成功。《理伤续断方》说:“凡损伤,其初痹而不痛,宜拔伸捺正。”但必须在伤者全身情况稳定的前提下进行。
(4)循其旧道:
一般说来,骨折或脱位的复位,就是其移位的反过程,即所谓“循其旧道”。也就是说,逆创伤机制施行手法。而造成骨折移位的原因,多为外力作用方向的影响,肌肉收缩的影响,远侧肢体重心的影响以及治疗和搬运的影响等。以致骨折断端产生重叠、旋转、侧向、成角、分离等各种移位,前四种移位往往同时存在。复位前,在术者头脑中,要根据创伤机制构成一个骨折移位的运动的立体概念,在复位时才能“循其旧道”。例如小儿肱骨髁上伸展型骨折尺偏位者,其逆创伤机制的复位手法步骤如下:①患儿仰卧位,一助手握住患侧上臂,另一助手握住前臂,在前臂中立位,肘关节呈160°微屈位下,两助手进行对抗牵引,先纠正重叠移位。②在助手牵引下,术者一手握骨折近段,另手握骨折远段,将远段旋后,以矫正旋前移位。③在此基础上,术者两手再用端挤手法,以纠正尺偏移位。④当上述移位矫正后,术者自肘后上方双手握住骨折近段,两拇指在肘后推挤远段向前,其他手指拉压近段向后,以纠正前后侧向移位。⑤术者再一手固定骨折部,另一手握住前臂,并将前臂向桡侧伸展,使骨折断端桡侧骨皮质嵌插,以防发生肘内翻。⑥最后术者两手握住髁上骨折处,嘱远侧助手在保持牵引力的同时,屈曲肘关节,直至先矫正向前成角移位,再恢复其前倾角为止,以达到完全复位的目的。但要摸诊桡动脉搏动情况,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运情况。必要时放大屈肘角度。
(5)以子寻母:
一般说来,骨折近段是母骨,远段是子骨。以子寻母,即以骨折远段向近段对位对线。尤其是当近折段被强大的肌肉力量所牵制,而又不能为手法所控制时,则需以远折段向近折段对线、对位。例外如肱骨外科颈内收型骨折、股骨上1/3段骨折、桡骨上1/3段骨折等。也有例外,如髌骨骨折,因远折段为髌腱所牵制,需将近段向远段复位。另外,脊柱骨折脱位复位时,则应以骨盆为中心,近侧为母骨,远侧为子骨。
(6)以动应定:
某些靠近关节部位的骨折,因其短小骨折段(块),受某一方向的肌肉或韧带牵制,比较固定。手法复位时,须将可以移动的一段去适应比较固定的一段。例如髌骨横断骨折、尺骨鹰嘴骨折,需近侧段向远侧段靠拢;肱骨外科颈内收型骨折或大结节撕脱性骨折,常须将肩关节外展方可复位;胫骨内踝撕脱性骨折,须先将踝关节置于内翻位后,方可复位。
(7)以筋束骨:
即周围软组织对骨折的约束力。在复位与固定中,要保护及利用软组织合页的稳定作用。如牵引时,可通过它将骨折近侧段及远侧段连成一体;需要加大成角进行复位时,借助软组织合页作为纽带,并在骨折断端相抵折回原位时借助软组织合页的张力,形成一侧软组织夹板,以维持复位稳定。又如桡尺骨骨干双骨折,在夹挤分骨力的作用下,利用骨间膜的约束力,使桡尺两骨远、近段相应稳定,将双骨折像单骨折一样,一起复位。
(8)以骨张筋:
肌肉是以骨骼为附着点,并依靠其杠杆作用运动,以达到活动关节的目的。肌肉的长度同张力关系正常,与骨折端粘连的机会也较少,关节、肌肉的运动功能才可能得到正常的发挥。故长骨干骨折要防止短缩、成角、旋转畸形发生,保护其生理轴线及其上下关节的正常运动轴。当肌肉附着处发生撕脱性骨折时,复位时亦应维护其正常相互关系。
(9)注意旋转:
在骨折的五种移位中,手法复位难度较大的,而往往又为临床医师所忽视的,就是旋转移位,因为它包括骨折段或游离的骨折片,在冠状面、矢状面及水平面三个面上的旋转。前者如多轴性关节附近的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股骨颈骨折)近段;后者如肱骨外髁、内上髁或大结节的撕脱性骨折片等,往往同时存在三个面上的旋转移位,所以复位时要特别注意。
(10)切忌过牵:
牵引主要是克服肌肉张力,矫正重叠移位,恢复肢体长度。牵引用力要以患者肌力强度为依据。小儿、老年人及女性患者,牵引力不能太大,如牵引用力不当,可造成断端分离。尤其是较长时间的过度分离,肌肉失去回缩弹性,骨折整复非常困难,骨折愈合就更困难了。常见如肱骨干下段横断骨折或粉碎性骨折,复位时更应注意,因其远侧段肢体的重力,多可超过肌肉的张力,故往往因复位牵引失当而导致分离移位,致愈合困难。
孙老认为,作为一个骨伤科医师,如果没有娴熟的正骨手法,则不可能取得预期的复位效果。所以,古今骨伤科名医对于手法基本功的锻炼都非常重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那样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