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化妆品概述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
美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还没有“化妆”这个术语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已在身上涂上各种颜色,这就是我国最初的化妆。
商周时期,化妆还局限于宫廷妇女,主要为了供君主欣赏享受的需要而妆扮,直到东周春秋战国之际,化妆才在平民妇女中逐渐流行。殷商时,因配合化妆观看容颜的需要而发明了铜镜,更加促使化妆习俗的盛行。
秦汉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审美意识的提高,化妆的习俗得到新的发展,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阶层的妇女都会注重自身的容颜装饰。史籍记载,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在汉武帝时(大约是公元前138—前126年间),途经陕西一带,该地有焉支山,盛产可作胭脂原料的植物—红蓝草,当时为匈奴属地,匈奴妇女都用此物作红妆。当“焉之”这一词语随“红蓝”东传入汉民族时,实际上含有双重意义:既是山名,又是红蓝这一植物的代称,由于是胡语,后来还形成多种写法,例如:南北朝时写作“燕支”;至隋唐又作“燕脂”;后人逐渐简写成“胭脂”。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种特殊妆式称为“紫妆”。
到了唐朝,由于妇女非常时髦,也相当豪放,中唐以后曾流行在袒露的颈部、胸部也擦白粉,进行美化的妆饰。脸部所擦的粉除了涂白色被称为“白妆”外,甚至还有涂成红褐色被称为“赭面”的。赭面的风俗出自吐蕃贞观以后,伴随唐朝的和蕃政策,两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扩大,赭面的妆式也传入汉族,并以其奇特引起妇女的仿效,还曾经盛行一时。
两宋时期,中外文化交流增多,当时的很多书籍中记载了不少美容方剂。《太平圣剂方》中包括了“治粉刺诸方”、“治黑痣诸方”、“治疣目诸方”、“治狐臭诸方”、“令面光洁白诸方”、“令生眉毛诸方”、“治须发、秃落诸方”,如此众多的祖国医学美容方剂,说明当时的美容治疗已有一定发展。据史料记载,南宋时,杭州已成为化妆品生产重要基地。“杭粉”已久负脂粉品牌的盛名。
元代许国桢的《御药院方》收集了大量的宋、金、元代的宫廷秘方,其中有180个为美容方,如“御前洗面药”、“皇后洗面药”、“乌云膏”、“玉容膏”等。其中所载“乌鬓借春散”可乌鬓黑发,“朱砂红丸子”除黑去皱、令面洁净白润。另外,“冬瓜洗面药”等至今验之仍具有很好的美容效果。其中还有像今天面膜一样的系列美容,先用“木者实散”洗面再以“桃仁膏”涂敷面部,最后再用“玉屑膏”涂贴护肤,这和今天的去死皮、除皱及护肤的三联程序很相近。
明代李时珍所著“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目》一书收载美容药物270余种,其功效涉及增白驻颜、生须眉、疗脱发、乌发美髯、去面粉刺、灭瘢痕疣目、香衣除口臭体臭、洁齿生牙、治酒鼻、祛老抗皱、润肌肤、悦颜色等各个方面。如“面”一篇中描述了枯萎实、去手面皱、悦择人面。杏仁、猪胰研涂,令人面白。桃花、梨花、李花、木瓜花、杏花并入面脂,去黑干皱皮,提升肤色。明代外科专著比之前历朝更加丰富多彩,陈实功的《外科正宗》总结了粉刺、雀斑、酒渣鼻、痤疮、狐气、唇风的治疗,对每个皮肤病的病理、药物的组成和制作都做了详细介绍。
清朝美容用品和药剂已有新的发展。《医宗金鉴》中记载了很多皮肤美容的方法及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如用水晶膏治黑痣,用颠倒散治痤疮,用时珍正容散治雀斑,等等。由于清代宫廷的重视,从乾隆皇帝到慈禧太后的亲自过问,使得从内服药物到美发护肤验方比比皆是。相传慈禧年七十岁还肌肤白润、双手细腻、皱纹略显、头发油亮,均归功于美容方剂的保养调理。清道光九年(1830年),扬州谢馥春香号,由谢宏业创建,生产的化妆品有香佩、香囊、香板、香珠及宫粉、水粉、胭脂、桂花油等。清同治元年(1862年),由孔传鸿创建的杭州孔凤春香粉号,生产鹅蛋粉、水粉、扑粉、雪花粉等。
1949 年以前,中国化妆品工业生产大多为手工作坊,技术落后且品种较少;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化妆品为美化人民生活、保持身心健康、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宗旨,但化妆品仍被认为是奢侈品,化妆品工业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我国的化妆品工业在1978 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