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养肉羊才赚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十一、肉羊的主要经济性状

肉羊性能测定所涉及的性状应该具有一定的价值或与经济效益紧密相关,一般分为生长发育性状、繁殖性状、肥育性状、胴体及肉质性状5类。

生长发育性状指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重、12月龄重、18月龄体重及外貌评分,各年龄阶段的体尺性状,这类性状为中等遗传力。

生长发育性状测定:用校正标准的称重器空腹称肉羊各生长发育阶段的体重,单位千克,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① 初生重,羔羊生后吃初乳前的活重。

② 断奶重,羔羊断奶时的空腹活重,要记录准确的断奶日龄。

③ 6月龄重,青年羊6月龄空腹重。

④ 周岁重,青年羊12月龄空腹重。

⑤ 18月龄重,18月龄重羊体重。

⑥ 成年重,成年羊(24月龄)空腹重。

体尺测定:受测羊只在坚实平坦地面端正站立,羊体尺测定项目主要有4个,即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其他可根据情况选择。

① 体高,是指鬐甲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用杖尺或软尺测定。

② 体斜长,是指由肩胛前端至坐骨结节后端的直线距离,用杖尺或软尺测定。

③ 胸围,是指在肩胛骨后端,围绕胸部一周的长度,用软尺测定。

④ 管围,是指管骨上1/3处的周围长度(一般在左腿管骨上1/3处测量,用软尺测定)。

⑤ 十字部高,十字部到地面的垂直高度,用直尺或杖尺测定。

⑥ 腰角宽(十字部宽),两髋骨突之间的直线距离。

体形外貌评定:体形外貌鉴定的目的是确定肉羊的品种特征、种用价值和生产力水平,体形评定往往要通过体尺测定,并计算体尺指数加以评定。肉羊体形外貌主要有以下特点:头短而宽,颈短而粗,鬐甲低平,胸部宽圆,肋骨开张良好,背腰平直,肌肉丰满,后躯发育良好,四肢较短,整个体形呈长方形。

头骨:头短而宽,鼻梁稍向内弯曲或呈拱形,眼圈大,而眼和两耳间的距离较远。

皮肤:皮下结缔组织及内脏器官发达,脂肪沉积量高,皮肤薄。

骨骼:一般因营养丰富,饲料中矿物质充足,管状骨迅速钙化,骨骼的生长早期即停止,因此,骨骼的形状也比较短。

颈部:颈较短,由于颈部肌肉和脂肪发达,颈部显得宽而呈圆形。

鬐甲:鬐甲的部位是由前5~7个脊椎骨连同其棘突及横突构成的,鬐甲两侧止于肩胛骨的上缘。肉用羊的鬐甲宽,肌肉发达。背线和鬐甲构成一直线。

背部:腰部平、直、宽,故显得肉多。

臀部:臀部应与背部、腰部一致,肌肉丰满。后视,两后腿间距离大。

胸部:胸腔圆而宽,长有大量的肌肉。肋骨开张良好,显得宽而深。肉用羊胸腔内的容量较小,心脏不发达。

四肢:四肢短而细,前后肢开张良好而宽,并端正,显得坚实而有力。

体形评定往往要通过体尺测定,并计算体尺指数加以评定。肉用羊的外貌评定通过对各部位打分,求出总评分,最后评定等级。表1-1为外貌评分。

表1-1 外貌评分

肉羊的繁殖性状包括初配年龄、性成熟年龄、产羔率、受胎率、情期受胎率、睾丸围、精液产量以及各项精液品质指标等。

① 初配年龄,依据品种和个体发育不同而异,一般情况下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70%时即可配种。

② 产羔率,指产活羔羊数占参加配种母羊数的百分比,产羔率=产羔数÷参配母羊数×100%。

③ 繁殖率,是指本年度出生羔羊数占上年度终适繁母羊数的百分比,繁殖率=本年度出生的羔羊数÷上年度终适繁母羊数×100%。

④ 繁殖成活率,是指本年度内成活羔羊数占上年度终适繁母羊数的百分比,繁殖成活率=断奶时成活羔羊数÷适繁母羊数×100%。

⑤ 羔羊成活率,是指断奶时成活羔羊数占全部出生羔羊数的百分比,羔羊成活率=断奶时羔羊成活数÷全部出生的羔羊数×100%。

⑥ 受胎率和情期受胎率,受胎率是指妊娠母羊数占参加配种母羊数的百分比,情期受胎率是指妊娠母羊数占情期配种母羊数百分比,受胎率=妊娠母羊数÷参加配种母羊数×100%,情期受胎率=情期妊娠母羊数÷参加配种母羊数×100%。

⑦ 精液产量与精子密度,健康公羊一次射出精液的容量(毫升)及1毫升精液中所含有的精子数目(常用血细胞计数器计算)。

⑧ 精子活力,将精液样制成压片,在显微镜下一个视野内观察,其中直线前进运动的精子在整个视野中所占的比率,100%直线前进运动者为1.0分。

⑨ 阴囊周长,即指阴囊最大围度的周长,与生精能力和初情期年龄成正相关,以厘米为单位,用软尺或专用工具在8月龄、12月龄、18月龄时分别测量。

肥育性状是指育肥开始、育肥结束及屠宰时的体重、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等。

① 育肥始重,育肥羊结束预饲期,开始正式育肥期之日的空腹重。

② 育肥终重,肉羊育肥结束时的空腹重。

③ 育肥期平均日增重(ADG),肉羊正式育肥期(不包括预饲期)的总增重除以育肥天数,平均日增重ADG=(W-X)÷Y,式中,W为肥育结束时的体重;X为肥育开始时的体重;Y为测定天数。

④ 饲料转化率,每单位增重所消耗的饲料,通常以料重比表示,在粗料自由采食的情况下,也可用精饲料消耗量来表示;饲喂装置最好用电子自动饲喂系统,这样得到的数据既准确又节省了测量的劳动量。

料重比=(a÷b)×100%。式中,a为肥育期饲料消耗量;b为肥育期增重量。或饲料转化率=(d÷e)×100%。式中,d为采食量;e为测定期增重。

胴体品质是衡量一只肉用羊经济价值的最重要指标,因而也是肉用羊性能测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背膘厚、眼肌面积、部位肉产量等屠宰性状。如果应用超声波技术,一般测定背膘厚、眼肌面积等性状。

胴体性状测定:肉羊宰前24小时停食,保持安静的环境和充足的饮水,宰前8小时停水称重,单位千克,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① 胴体重,将待测羊只屠宰后,去皮毛、头(由环枕关节处分割)、前肢腕关节和后肢飞节以下部位,以及内脏(保留肾脏及肾脂),剩余部分静置30分钟后称重。

② 屠宰率,胴体重加上内脏脂肪重(包括大网膜和肠系膜的脂肪)与宰前活重的百分比,屠宰率=(K+L)÷M×100%,式中,K为胴体重;L为肉脏脂肪重;M为宰前活重。

③ 胴体净肉率,将胴体中骨头精细剔除后余下的净肉重量,要求在剔肉后的骨头上附着的肉量及耗损的肉屑量不能超过1%,胴体净肉率=(O-P)÷O×100%,式中,O为胴体重;P为骨重。

④ 背膘厚,指第12对肋骨与第13对肋骨之间眼肌中部正上方脂肪的厚度,单位毫米,用游标卡尺测量,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背膘厚评定分5级,1级<5毫米、2级5~10毫米、3级10~15毫米、4级15~20毫米、5级>20毫米。

⑤ 眼肌面积,从右半片胴体的第12根肋骨后缘横切断,将硫酸纸贴在眼肌横断面上,用软质铅笔沿眼肌横断面的边缘描下轮廓,用求积仪或者坐标方格纸计算眼肌面积。若无求积仪,可采用不锈钢直尺,准确测量眼肌的高度和宽度,并计算眼肌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眼肌面积=R×S×0.7,式中,R为眼肌的高度;S为眼肌的宽度。

超声波活体测定:应用超声波测定的活体性状通常有眼肌面积、背膘厚、肌间脂肪含量、胚胎发育等。

① 眼肌面积,测定第12~13肋骨间的眼肌面积,用平方厘米来衡量。

② 背膘厚,测定第12~13肋骨间的背膘厚,用厘米来衡量。

③ 肌间脂肪含量,超声波探头与测定背膘厚的位置和方向相同,可自动显示批数。

肉质是一个综合性状,其优劣是通过许多肉质指标来判定等级,常见的有肉色、大理石纹、嫩度、肌内脂肪含量、脂肪颜色、胴体等级、pH、系水力或滴水损失、风味等指标。

肉质性状测定:这里只介绍肉色、大理石花纹评分和脂肪色泽。

肉质取样:第12根肋骨后取背最长肌15厘米左右(约300克),臂三头肌和后肢的股二头肌各300克,8~12肋骨(从倒数第2根肋骨后缘及倒数第7根肋骨后缘用锯将脊椎锯开)肌肉样块约100克。将所得肉样块分别装入尼龙袋中并封口包装好,贴上标签,置于0~4℃储存,用于测定肉品质各项指标。

① 肉色,宰后1~2小时进行,在最后一个胸椎处取背最长肌肉样,将肉样一式两份,平置于白色瓷盘中,将肉样和肉色比色板在自然光下进行对照。目测评分,采用5分制比色板评分。目测评定时,避免在阳光直射下或在室内阴暗处评定。浅粉色评1分,微红色评2分,鲜红色评3分,微暗红色评4分,暗红色评5分。两级间允许评定0.5分。凡评为3分或4分均属于正常颜色。

② 大理石花纹评分,宰后2小时内,取第12、第13胸肋眼肌横断面,于4℃冰箱中存放24小时进行评定。将羊肉一分为二,平置于白色瓷盘中,在自然光下进行目测评分,参照日式大理石纹评分图以12分制进行评定。

③ 脂肪色泽,宰后2小时内,取胸腰结合处背部脂肪断面,目测脂肪色,对照标准脂肪色图评分,1分—洁白色,2分—白色,3分—暗白色,4分—黄白色,5分—浅黄色,6分—黄色,7分—暗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