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形象的构成
1.行业或组织形象
行业或组织形象是一个规范化的运作系统,也是一种潜在的文化氛围。
(1)行业文化 是一个行业内的从业人员在长期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业价值观念、准则、规范、道德、传统、习惯、礼仪等,是一个行业成文或不成文的各项规定。
(2)组织文化 一个组织的文化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组织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有: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形象与形象性活动三个要素。
2.个体的精神面貌
(1)职业理想 是人生理想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人们在社会分工的前提下,选择什么样的具体职业以及希望达到的职业成就,从而实现自己对人生目标的追求。
(2)职业道德 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是社会道德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的具体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在行业或组织的工作中,逐渐训练、养成的一种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行为方式和传统习惯。
(3)职业信念 是一个行业、一个组织或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确定、自信的看法。
3.个体的仪表形象
(1)职业素质 主要由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两方面组成。
职业精神,包括敬业精神、社会责任、职业责任、专业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规范意识等。
职业能力,包含职业基本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等。
(2)职业气质 职业气质的形成,是一个人在长期的职业生活中历练的结果,是从业人员个人内在的、长远的、深层次的职业形象。
(3)职业仪表 职业仪表在一个人的职业交往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你的职业仪表,可以判断你的身份和地位、你的能力和素质以及你对所从事职业的态度。
拓展阅读
问政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做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做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啊!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