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晚明江南园林呈现出了异常繁荣的局面,园林的功能、作用、观念、欣赏方式乃至造园的具体技法都出现了变革和创新。这一时期职业造园家辈出,以张南阳、计成、张涟最为世人所知。其中计成因其著作《园冶》为中国古代造园极重要的专著,得到中外学者的青睐。然而计成的造园作品较少,所知者仅吴玄、汪士衡、阮大铖、郑元勋几处私园而已。相比较计成,张涟无疑是当时最为炙手可热的造园家,他倡导的新自然主义的造园风格风靡一时,以至“人不见则知为张氏之山”。入清后,张涟子孙供奉内廷,被称为“山子张”,成为皇家造园的世袭家族。
计成在《园冶》中认为,造园者应为“能主之人”。“能主之人”既需要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文化修养,又需要具备高明的造园技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计成的这个观点似乎在世界范围内都能得到印证。在日本,《作庭记》的作者橘俊纲为藤原氏贵族,造园家梦窗疏石为宇多天皇九世孙,而与张涟同时的造园家小堀远州则身为大名。在法国,比张涟稍晚一些的勒诺特尔(André Le Nôtre)出自于宫廷造园世家。在英国,被誉为“万能”的造园家兰斯洛特·布朗(Lancelot Brown)也出自于造园世家。任何一个新造园风格,从萌芽、形成到成熟都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日本的茶庭,由千利休开创,经古田织布传至小堀远州时得以定型。又如英国的自然风景式的园林风格,经坦普尔(Sir William Temple)、艾迪生(Joseph Addison)、蒲柏(Alexander Pope)等人的倡导,范布勒(John Vanbrugh)、布里基曼(Charles Bridgeman)、肯特(William Kent)等人的开创,到布朗时才将自然风景式的园林推向高潮。张涟却能在年轻时便创造出新的造园风格,而且这种风格甫一产生,便迅速被当时江南文人士大夫阶层所接受、赞赏并传播。其风格形成之快、传播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世所少见,为当时职业造园家仅有。如若总结原因的话,应该包含以下三点:一是他的造园思想契合当时江南士大夫阶层的自然山水观念和其所提倡的“雅”文化;二是他的造园风格形成的游观效果更加直观,在符合画理的基础上提供了更加真实的山林体验;三是相对而言,他所营造的园林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的优点。契合文人士大夫的观念,需要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具备足够的文化修养。这对于出身寒微的一般工匠而言,似乎在短期内难以具备这样的条件。
我们可以将张南阳、计成和张涟做一下简单的比较。如果以最早的代表作品作为成名标志,其作品开始营造的时间作为成名时间来进行比较的话,王世贞弇山园始建于隆庆五年(1571),张南阳时年55岁;吴玄东第园建于天启三年(1623),计成时年42岁;翁彦陞集贤圃建成不晚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张涟时年仅29岁。如果以已知的叠山造园数量来看,张南阳有3处,计成约4处,而张涟约25处,而事实上这三位造园家实际造园数量要比上述统计多,张涟甚至岁无虑数十家。如果从受教育的情况看,张南阳、计成、张涟都擅长绘画,计成则因《园冶》体现出更全面的文化素养。从社会交往看,生年更早的张南阳为王世贞、潘允端和陈所蕴等的门下客,计成则与阮大铖、曹履吉和郑元勋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张涟与陈继儒、钱谦益、王时敏、吴伟业、李雯等人交往甚密,而与张涟交往的诸人在当时的文艺界都负有盛名。可以说,无论从造园风格的形成、造园数量还是社会交往层面,张涟都是有优势的。因此,如果要对张涟造园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就有必要对张涟的出身、家世以及教育背景等进行考查。
李约瑟认为,阐明发明家、工程师和有科学创造能力的人在他们那个时代的社会中的地位,这本身就是一种专门的研究,这个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在他们当时具体做了哪些事情、留下了什么、创造了什么的基础之上,证明他们的身份。李约瑟认为研究这一群体的社会地位是非常有必要的,工匠的出身背景、政治作用、文化作用都是在研究工匠问题上不可忽视的。工匠自身及其家族被记录下来的事迹较少,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工匠出身普通或是寒微,其自身和家族事迹相对有限;其二,工匠家族较为显赫,但自己从事贱业而不愿提及;其三,工匠因不为文人士大夫重视,其事迹得不到广泛记录和传播;其四,工匠能文者寥寥,不能以文字形式有效地传播和表达自己的意图。
国内对于工匠家世的研究,以“样式雷”家族为最。“样式雷”家族主持清代皇家建筑设计长达两百年,其家族族谱为了解“样式雷”家族的家世、生平、社会地位提供了第一手的珍贵资料,留下的图档与烫样为解读清代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及工程管理提供了最为翔实和直观的资料。张涟本人开创了张氏造园风格,名重江南,其子孙供奉内廷形成的“山子张”,较“样式雷”为早,与其并称。然而“山子张”未能留下图样,其家谱亦毁于庚子之变,这也为张涟家族的深入研究带来了困难。关于张涟的研究,谢国桢先生以《张南垣父子事辑》(1931)开启了张涟家族研究的先河,曹汛先生对张涟的研究最为深入,他的一系列论文,如《略论我国古代园林叠山艺术的发展演变》(1980)、《清代造园叠山艺术家张然和北京的“山子张”》(1981)、《造园大师张南垣——纪念张南垣诞生四百周年》(1987)、《追踪张熊,寻找张氏之山》(2007)、《史源学材料的史源学考证示例,造园大师张然的一处叠山作品》(2008)、《张南垣的造园叠山作品》(2009)等,对张涟生平、造园风格和作品都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对张涟之子张熊、张然的事迹和作品亦有深入论述。张涟一般被认为来自于市民或者贫民家庭,对其家世与社会背景的研究尚未充分深入。
本书从历史文献入手,对张涟的家世、家族人物、社会背景、造园观及家族园林进行了初步考证,对张涟造园风格及相关的职业造园家进行了探讨和比较,试图对张涟及其造园展开较为全面的讨论。本书分为六章,第一章从寻找张涟家族世系入手,对张涟家族的基本世系进行梳理与考证;第二章对张涟家族成员,尤其是对张涟有重要影响的成员事迹展开叙述;第三章结合所掌握的材料,对张涟家族的社会交往展开考察;第四章对张涟家族的园林、造园观及游园活动进行探讨;第五章以张涟之子张轶凡为祁彪佳改建寓园为例,对张涟造园风格进行实例印证;第六章则将张涟与中晚明以来的几个职业造园家张南阳、周时臣、周廷策、计成等分类比较,对张南阳、周时臣及周廷策的生平进行了初步考证和梳理。
作为多种文化艺术的物质和空间载体,园林风格会受到相关的多种思想、文化和艺术的影响。因此本书尝试从更多视角和细节出发,期望将更多的历史碎片进行整合,对张涟及其造园风格进行分析。作者才疏学浅,书中难免有不成熟、不准确之处,还请各位老师、专家、同仁、读者不吝批评指正,提出宝贵意见。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同时也是一次审美的本土化回归,而本土工匠精神的弘扬传承需要对其背景、内涵和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便认识其实质与内涵,不断探索工匠精神的路径与方法,这正是笔者持续追寻张涟及其造园的动力所在。
本书受
2017年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KM201710009013)
2018年北方工业大学青年毓优人才项目(项目编号:18XN012-025)
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