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与实体产业:重新定义数字经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国家各政策推动了信息技术(IT)与实体产业的融合,创新了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引发了深远的产业变革。以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大数据(Big Data)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加速推动了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并逐步形成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互动,带来了产业边界、竞争态势的改变。

在以区块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实体产业融合的过程中,IT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三个趋势。第一,IT成为环境不确定性的触发器,IT战略与企业战略融合,形成新的数字业务战略,重新划定行业的边界、定义行业标准、重构组织结构、强化内部管控、构建企业生态系统。第二,组织中IT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数字技术嵌入产品和服务之中,IT从过去的后台支持角色逐步转变为与流程融合、面向客户。因此,IT决定了企业与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的接口平台以及业务自由度。第三,企业实施数字业务战略和新的商业模式,正逐步转变为面向社会媒体、网民群体、企业群的企业生态系统,从而具备了数字生态动力学的特性。

从国内外学术研究的趋势来看,区块链技术是企业数字生态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也是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性技术。区块链技术被高度关注,与其自身的技术特点密切相关。它是随着“加密数字货币”的出现而逐渐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计算范式, 为交易双方提供不需要交换中介的价值存储和交换平台,为企业的IT能力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区块链应用场景落地方面的探讨,是近年来学术界和实践者关注的焦点。

区块链与实体产业如何结合?我们认为区块链与实体产业的连接点在于商业模式创新,并提出了区块链技术驱动的商业模式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区块链与实体产业融合的企业商业模式理论框架

企业战略会从五个方面影响商业模式设计的驱动因素:提高供应链效率、增强市场反应能力、创新产品(服务)、开发市场和客户关系、产生互补。商业模式设计的六个驱动因素分别是交易内容、监管、交易结构、行业类型、地域环境和科技水平。区块链技术和现有的IT能力共同驱动商业模式的实现。传统的IT能力是网络IT标准化,确保一些标准化的数据交换;区块链技术则是双边IT定制,这是一种对偶机制,通过建立企业之间的智能合约,确保双方能共享信息,深度参与合作。

商业模式的机制可以分为价值创造机制和价值获取两大类:新颖、效率和互补是价值创造机制,捆绑、锁定和模仿壁垒是价值获取机制。双边IT定制和网络IT标准化两类能力共同影响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和获取。市场绩效是市场对企业商业模式的效果评价,具有反馈作用。通过反馈,企业在两个层面做出调整:(1)通过IT驱动商业模式的调整;(2)通过调整战略意图,进行再匹配。

区块链与实体产业融合的企业商业模式理论框架是理解区块链与三大产业融合的基础。基于相关案例数据的可获取性,本书仅从“交易内容”和“行业类别”两个驱动因素展开分析(注:标灰色的因素不在本书讨论的范围内),关于监管、交易结构、地域环境和科技水平等将在下一步的研究中予以考虑。其中,行业类别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针对每个行业展开区块链应用的具体分析。本书着重分析行业现状和痛点,结合产品和服务,提供区块链支持的IT解决方案。本书首次给出了一个区块链技术与三大产业结合的“地图”,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审视区块链技术是否可以实现价值创造机制和价值获取机制。

我们建议读者在阅读区块链技术与三大产业结合的相关章节时,可以反复对照图1的商业模式理论框架,结合行业(中观)和企业(微观)两个层面,理解相关的解决方案。区块链技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限于时间和篇幅,本书未能展开论述相关理论模型的全部因素。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将从监管、交易结构、科技水平等方面,探索实体产业中如何运用区块链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创新项目(18ZFG63001)、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7YJA630148)、中国政法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项目(ZQ2017-100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暨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8KDAL043)、北京市法学会课题(BLS(2019)B002)的支持。中国政法大学成立了金融科技产学联合培养基地,与区块链实务从业者密切合作,于2018年秋季开设了“区块链与数字经济”创新创业课程(国内高校中第一个由商学院开设的区块链与数字经济课程),培养“讲政治、懂法律、通金融、擅管理、晓技术”的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

在新兴的数字经济领域,实践超前于学术,迫切需要产学合作。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产学协同的成果。为了增加本书的易读性,本书由实践经验丰富的王征和孙航主笔,承担主要撰写工作。朱晓武提供了相关理论支持,并组织中国政法大学金融科技产学联合培养基地的张文英、季煦、张江帆、卞麓晨、韦芷曦、刘雅茜、康雨馨参与了本书的相关工作。另外,张雪祺参与了本书第2章和第5章主要内容的写作,以及全书的校订工作。

本书是一次有意义的产学合作尝试,由企业实务工作者和高校师生共同完成。这既是学习研究新知识的总结,也是数字经济时代“干中学”的新育人模式。由于时间仓促,本书的观点仅仅反映研究数字经济的阶段性成果,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最后,本书的写作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由于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列出,我们在此向所有文献资料涉及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