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龙湾炮台的平面格局和建筑构造
龙湾炮台位于山腰阶地,海拔16.25~17.85m,为三合土夯筑的堡垒式炮台。平面大致成弧线三角形。由门台、炮堡、城墙、操场、指挥台等组成。南北最大距离50m,东西最大距离55m,一周由城墙环绕,总长192m,占地面积2152m2(图5)。炮台山南侧从山脚有条石山道拾级而上,可达炮台南门。现存的南门为石结构门台式,坐北朝南,全部用花岗岩条石砌筑。门洞高2.45m,宽2.46m,下有地栿。门上置通长门楣,上部嵌阴刻石匾一方,字碑青石质,自左至右阴刻楷书“龙湾炮台”四字。屋面为双坡悬山顶(图6)。
图5 龙湾炮台总平面图
图6 龙湾炮台南门现状
城墙可分为两部分,主炮堡、辅炮堡的外护墙位于龙湾炮台的北面和东面,与炮堡本体结构如台面、护坡、炮堡墩垒等一体夯筑,高约3.2m,墙底夯筑三合土台基,三合土采用黄泥、石灰、细砂拌和,逐层填筑夯实,非常坚固(图7)。其余城墙则包括位于西侧的各功能设施的夯筑护墙。各功能设施如兵营、登城台阶等依靠护墙搭建。城墙顶部内侧为跑马道,外侧为跺头及基墙。跑马道路面距炮台内部地坪高约3.2米,顶部墙体厚2米,底部墙体厚2.4m。跺头和基墙用青砖砌筑,跺头高0.4m、宽0.5m、厚0.25m。
图7 炮堡外护墙
在炮台内东南和西北两个角,紧靠城墙墙体各有上城踏道。踏道用三合土夯成,宽0.8m,斜长3.7m(图8)。
图8 上城踏道
龙湾炮台在东北面筑有7个炮堡,其中中央最大的炮堡因破损严重,在上次修复时未能复原,现存炮堡分为东、西两组,每组各由3个炮堡组成,后有营墙,墙高3m,厚1m,现存轮廓尚完整(图9)。炮台的主要射角包含瓯江水面之东北、北两个方向。炮眼由内向外口径逐渐扩大,平面呈扇形(图10)。以东2堡为例,外孔宽为5.1m,内孔宽为2.45m。靠炮台的内侧墙体用块石和黄土砌筑。高3米。炮堡内部平面呈腰鼓形,四壁用长方石砌成,其中西边三个堡内还设有弹药室(图11)。以东2堡为例,长8.42m,宽3.96m。空间高2.95m,低于室外地坪约0.6m,堡顶用圆木横贯,上部再夯以三合土,厚度达0.85m(图12、图13)。当年中央最大炮堡安设阿姆斯特朗上落炮1门,系清光绪十年(1884)时从磐石运来,东西堡各安设平安来福炮3门。中堡的火炮重一万三千余斤,口径七寸,射程十六里。东堡安设平安来福炮三尊,各重九千余斤,口径十寸,射程七里,西堡安设平安来福炮三尊,各重七千余斤,口径八寸,射程六里。现存指挥台,位于炮孔之中(图14)。
图9 炮堡内侧全景
图10 扇形平面炮眼
图11 西炮堡内弹药室
图12 东2炮堡平剖面图
图13 西1炮堡平剖面图
图14 复原铁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