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哨所
1.地理分布与职能
哨所是今吉林省境内留存数量最多的中东铁路军事设施建筑类型。中东铁路护路军进驻东北之后,“护路军被分成许多单独的小哨所,每个哨所的兵力为三—四人。”哨所驻兵初以哥萨克骑兵为主,随着步兵连的组建,哨所驻兵为骑兵、步兵的混合兵种。“各哨所的士兵要负责保护铁路职员和器材,还要执行侦察、邮递和护送过路的铁路职员和车队等项勤务。此外,他们还要完成勘测、安装电讯设施”等工作。
1900年义和团运动波及东北地区之前,护路军哨所是临时性的,多使用帐篷、简易木房或泥草房,一些地点也使用东北民居临时充当。最初,哨所的地理分布也取决于铁路施工进度。随着1900年底中东铁路筑路工程的复工和1903年之后铁路正式通车运营,砖石结构并带有碉堡的永久性哨所(图14)陆续出现,地理分布也相对固定,多数分布在低等级车站、两站之间或者铁路工区所在地。
图14 中东铁路时期护路军哨所旧貌
(来源:张曦灏提供)
“满铁”接收中东铁路南部支线宽城子至旅大段之后,曾对铁路沿线所留存的中东铁路护路军哨所进行统计,共73座。哨所作为今吉林省境内留存数量最多的中东铁路军事设施建筑类型,在南自扶余,北至四平的铁路沿线均不同程度分布(详见表1)。
表1 吉林省境内护路军哨所遗迹留存一览表(北—南)
2.哨所平面布局
1900年中东铁路复工后所修建的永久性哨所,实际上是由三座独立但彼此相关联的建筑组成的封闭式院落(图15),院落由砖石混合式带矩形射击孔呈围墙闭合,院落对角线处修筑有砖石混构。结婚后中东铁路哨所通用标准设计图纸及建筑实例调查结果,可以判断三座建筑分别为士兵营房、马舍和仓库。士兵营房和仓库相平行、两者与马舍相垂直,这样的布局对于士兵使用马匹、搬运武器装备,以及进行军事防御都十分有利。士兵营房和仓库面向院落内的门窗较宽,便于士兵日常居住使用;与院墙相连接向外开窗较小,便于对外防御,可以与院墙对角线处的两处圆形碉堡共同对外防御体系。
图15 一间堡车站哨所实测平面图
3.建筑样式与形制(图16~图22)
图16 老家车站哨所士兵营房(2015年)
图17 中东铁路哨所通用标准设计图
(来源:满洲建筑杂志,1936,16(4))
图18 布海车站哨所仓库(2015年)
图19 中东铁路哨所仓库通用标准设计图
(来源:满洲建筑杂志,1936,16(4))
图20 一间堡车站哨所马舍实测图
图21 布海车站哨所砖砌碉堡(2015年)
图22 范家屯车站哨所石砌碉堡(2015年)
哨所建筑的士兵营房、马舍和仓库在结构和材料基本相同。通过实地调查,在结构形式方面可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石木结构,如乌海(今布海)车站哨所;第二种是砖石复合木结构,如一间堡哨所;第三种是砖木结构,如哈拉哈哨所、范家屯、史家店、陶家屯、刘房子、大榆树、十家堡。今吉林省现存的哨所建筑在结构和材料方面与干线存在较大区别,主要原因在于南部支线途径区域为平原地带,可供采伐树木量较少,因此摒弃了干线常用的“木刻楞”,转而采用吉林本地较为普遍使用的砖、石等建筑材料,房屋的结构形式也在遵循图纸的基础上做出与建材相适应的改变。在石木、砖木和砖石复合木结构三者中,后者是吉林省哨所在结构形式方面较具代表性的样式。砖石复合木结构采用石头填充成混合砌筑墙体的做法,混合墙体厚度在0.7m左右,其中砖厚0.52m、石厚为0.18m,增大了墙体热阻,提高保温效果。哨所建筑群的士兵营房、马舍和仓库屋顶样式都采用悬山双坡式,在屋架使用木材,屋顶铺装铁皮。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今吉林省境内所留存的相当数量哨所建筑被改建为硬山双坡式,屋顶覆日式水泥瓦,根据工艺和建材来推测改建很可能是在1935年之后在“满铁”接收中东铁路之后所进行的改造。
哨所建筑一般在门窗券拱样式上采取砖砌的平直拱来承重,门窗套、角柱、窗过梁上采用青砖框架。建筑入口设前室,双层木门、窗,有利于抵御和缓冲冬季室外的冷风渗透和冷风侵入。哨所外侧围墙和碉堡根据地区可选用建材差异,有石砌、砖砌、砖石混砌等不同样式。围墙厚一般在0.8m,射击孔分布根据围墙周长略有等差;碉堡采用圆形样式,厚0.5m左右,内圈直径4m,平均分布12个射击孔。
4.建筑装饰
哨所建筑的士兵营房、马舍和仓库在山墙封檐板、山花、柱脚隅石、门窗套、窗拱处均有木质、砖质的装饰,但是相对于士兵营房,马舍、仓库在封檐板、山花等处的装饰更为简单,体现出两者功能的实用性(图23)。
图23 布海车站哨所士兵营房山墙处的杆件和落影装饰(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