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翻译:译·注·评(翻译名师讲评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常言道,要在游泳中学游泳。翻译也是一样,要学好翻译,不能纸上谈兵,只有靠实践。

不过,提高翻译水平的实践,绝不是盲目的实践。盲目的实践越多,不但无法提高翻译水平,而且会助长坏习惯的滋生,对不确切的译法、不通顺的语句、不自然的搭配变得麻木不仁,习以为常。那会是一种可怕的结局。不幸的是,根据笔者的观察,的确有不少译者翻译年数越长,机械性越强,坏习惯越多,于是也就越不懂翻译。那么如何才能通过实践不断提高翻译水平呢?

首先,这种实践必须是有头脑的实践。所谓有头脑,就是要养成分析、推敲、比较的习惯,凡事都要动脑子,避免机械性,避免生搬硬套。动脑子的翻译才是进入高境界的起点。翻译本身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脑力活动,译者如果想少动脑子,便开始走下坡路了。任何翻译软件、辅助工具、词库等的使用都必须由大脑指挥中心协调,如果允许这些工具劫持大脑,各种胡译乱译的问题便接踵而至。机械性是翻译的大敌。机械性的特征是生搬硬套,如把“文明单位”译成civilized unit、“高技术含量”译成with high technology contents、jobless growth译成“失业率增长”、food security译成“食品安全”等都是不动脑子翻译的“典范”。机械性翻译的问题在句子或较长的语段层面更加突出。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1)NNN公司的创业者们追求“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为社会做点事,为他人做点事”的精神。

一种不动脑子的译法如下:

NNN entrepreneurs pursued the spirit of “recognized by the public, participated by the public, achieved by the public, shared by the public” and “doing something for society, doing something for others”.

译者的问题就是完全照搬中文词语和结构,丝毫不顾这样的用词和结构在英语里通不通,达不达意。如此翻译虽然简单省事,不费神不费力,但结果是译文多处语无伦次,原文的真正含义没有得到体现。按此方式,再多的翻译实践也无助于翻译水平的提高。翻译重要的是要学会分析和思维。中译英时,在构思译文阶段要用英文思维,用词和结构都要考虑符合英语习惯,这个过程经常是一个重新创作的过程,少不了译者的想象力和匠心,即使对于非文学翻译也是如此。对于以上一段话,如果我们多动点脑子,可以翻译如下:

We at NNN are focusing on what is endorsed and shared by the public, enriched with public input, and achieved with public support, so as to create value for society and make a difference for many.

(2)The Committee welcomes the adoption of policies aimed at eliminating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including the National Strategy for Domestic Violence 2008-2012 and the National Action Plan on Gender-Based Violence 2010-2011.

机械性的译文是:

委员会欢迎通过了旨在消除对妇女的歧视的政策,包括《2008—2012年反家庭暴力全国战略》和《2010—2011年反性别暴力全国行动计划》。

这种译法也是照搬原文结构,完全不顾中文表达的习惯。前面说过,在中译英时,在构思译文的阶段我们需要用英文思维。那么,在英译中时,在构思译文的阶段,我们需要用中文思维。一个十分可悲的现象是,不少译者虽然在构思英文译文时很喜欢用中文思维,但在构思中文译文时却总是喜欢用英文思维。比如welcomes the adoption在英语里是恰当的表达方式,而字面上似乎对应的说法“欢迎通过了”在中文里则是很不规范的表达方式。翻译时,我们如果能动一下脑子,就会知道有必要调整一下结构,以比较符合中文的方式改译如下:

旨在消除对妇女的歧视的政策,包括《2008—2012年反家庭暴力全国战略》和《2010—2011年反性别暴力全国行动计划》,已获得通过。委员会对此表示欢迎。

我们说翻译要动脑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会分析原文,把握原文的内在含义,而不只是停留于表层;二是在原文信息的框架内按照目标语的规范和表达习惯创作译文,力求使译文既一丝不苟地再现原文信息,又不会生硬,保持笔调自然,同时符合特定语域的风格。

关于第一个方面,就英译中而言,首先要透彻理解原文,清楚分析文章结构、句法结构及逻辑关系,真正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以及所传递的信息的内容、范围和分寸。英译中时对原文的正确理解是一个重大的关口。如果过不了这一关,下一步便无从谈起。对于中译英来说,虽然许多人经常自以为理解母语不可能出错,但实际上对于即使看起来并不深奥晦涩的文章,在理解上出现偏差也并不罕见。原因就在于翻译时需要的理解不同于一般阅读的理解。如Spivak(1993:180)所言,翻译是最深入的阅读行为(Translation is the most intimate act of reading)。一般阅读时似乎理解的,翻译时经常不敷使用。例如,对于“天地之间,皆为用心之处”这句话,没有人会认为自己不理解,可是翻译起来则是另一回事。句中的关键词是“用心”。阅读时对于“用心”这样的词几乎无须思索,不必分析,但翻译时我们必须探究这词的深层含义:“用心”,实际上是指想要有所作为,想要对社会做出贡献。有人将这句话译成(We) consider everything attentively,其中“天地之间”译成everything算是有点道理,译者算是能理解“天地之间”的内在含义。但把“用心”译成considers... attentively则很不到位,说明译者只注意到了表面,我们不敢肯定译者是否真的理解了深层的含义,至少这层含义没有在译文里得到再现。根据深层理解,这句话可译成:In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 there is always something we can do to make a difference.无论在中译英时还是英译中时,译者都必须对原文的文章结构、句法结构及逻辑关系进行分析,把握文章内词语的实际内涵及功用,区分为文章造句需要而使用的辅助性词语与传递实际信息的词语。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为下一步的译文构思打下可靠的基础。

关于第二个方面,关键在于力求确保译文自然、流利、可读,达到Nida所提倡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即译文“与源语信息的最接近的自然对等”(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to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1964:136),尽量注意避免翻译腔。在这样做时,译者需力求遵守目标语规范,采用Toury所述的着眼于读者接受程度的翻译方法(acceptability-oriented translation),因为如果采用以源语规范为指导的方法,最后产品“几乎不能说已整体上融入目标语”,这样的产品在最差的情况下会构成一种人为的另类,“没有真正被介绍给目标文化……,而是强加于目标文化”(1978/1995修订:203)。比如,上文例句中把welcomes the adoption...译成“欢迎通过了……”,就不是规范的中文表达方式,只能被视为一种另类语言。另类语言有多种表现形态,包括胡乱选词、胡乱搭配、语序不当、逻辑混乱,等等。胡乱选词的一个例子是,把“体制性机制性问题”译成structural and mechanistic problems。译者或许以为“机制”在英语里的对应词是mechanism,那么其形容词形式就是mechanistic,却不想一想mechanistic到底是什么意思,能不能用在此处。根据Macmillan Dictionary的解释,mechanistic意为treating or describing human behavior and natural processes as if they are machines。《英华大词典》的解释是:机械论的、依据机械论的、机械学的、力学的、机械概念的。由此可见,把“机制性问题”译成mechanistic problems是大错特错的。笔者觉得在某些语境里“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可译成institutional and structural issues。搭配不当的问题极其普遍。比如有人把we also celebrate people at their best译成“我们也庆祝人类最善良的一面”,其中“庆祝……一面”的搭配严重不当。这句话可译成“我们也赞美人类最善良的一面”。中英文的语序很不相同,如果中译英时沿用中文语序,英译中时又保留英语语序,那就经常出大问题。比如把a senior Labor Department attorney译成“高级劳工部的律师”,便会造成歧义。用中文表达时必须调整语序,译成“劳工部的一名资深律师”。逻辑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点,译文必须要有逻辑性。有人把stronger competition policies to deter uncompetitive practices译成“更强的竞争政策,以阻吓没有竞争力的做法”。译文有点语无伦次:某些做法既然没有竞争力,也就不会对别人构成威胁,何必“阻吓”这种做法呢?这里产生逻辑问题是由于译者错误理解了uncompetitive的含义。该词虽然有时意为not good enough to compete with other(即“没有竞争力”),但有时意为characterized by a desire to avoid fair competition(即“不利竞争”)。根据语境,第二个含义用在此处是合理的。译文可改为“推行大力鼓励竞争的政策,遏制不利竞争的做法”。这个例子所反映的问题虽然属于理解问题,但与表达也有很大关系:译者如果能多注意译文的逻辑性,或许就能找出并纠正理解上的错误。

由此可见,在构思译文的阶段,动脑子是极其重要的,许多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脑子动得不够,缺乏符合目标语文化规范的逻辑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我们必须特别注意的是,中译英时要尽量使译文读起来像英文,英译中时又尽量使译文读起来像中文。为了做到动态对等,译者需要在句子结构、词语搭配等方面做出调整。而要做出必要调整,译者就必须摆脱原文作者写作时所处的框架,挣开原文结构的紧箍咒,改用目标语思考,顺应目标语的规范(2014:192)。

当然,翻译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对源语和目标语的掌握。如果没有相关两种语言的功底,翻译就无从谈起。对于中英翻译来说,译者永远不能停止对中英两种语言的深造。译者永远是学生,除了学习语言外,还得不断丰富各种专业知识。有了语言功底和丰富的知识,仍然无法保证翻译就能达到高水平。语言功底和各种知识是翻译的不可或缺的基础,而不直接与翻译水平画等号。有的人两种语言水平都不错,但翻译出来的东西就是不能看。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懂翻译。

翻译是一门艺术,是对准确性的追求与创造性的发挥的巧妙结合。不懂得翻译艺术,自然就无法做好翻译,即使有了语言功底也无济于事。首先,翻译离不开准确性,对于公文类文本的翻译尤其如此。但准确性不是死抠字面,不是生搬硬套,不是脱离译文表达习惯创造一种另类文字。准确性指准确传递原文的信息。为了确保准确性,译者往往不能把目光停留在字面,经常需要从深层入手,再现原文的实际内涵。而要做到这一点,只能靠有创意的思维,精心构思,恰当选词,巧妙组合。因此,准确性离不开创造性,创造性服务于准确性,两者相辅相成。

翻译像一个迷宫,有各种陷阱,很容易误入歧途。过分死板地追求准确性,不仅有可能使译文文理不通,而且还有可能仅仅保持了表面的所谓准确,实则歪曲了真正含义。而任意发挥的倾向又是翻译工作所忌讳的,在翻译公文类文本时尤其要提防这种倾向,千万不得无中生有,任意夸张,或添油加醋。翻译的创造性绝不是毫无拘束的,而是定向定点的、精确到位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限定的框架内发挥创造性比在无拘束的环境中更难。译者的创造性受准确性的制约,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受到压缩,于是深度就加大(2014:63)。平衡准确性与创造性的关系是一门艺术,是提高翻译水平的关键所在。

本书的目的就是通过实例分析从不同侧面引导读者摸索探讨这门艺术,了解翻译准确性的真正内涵,把握创造性运用的分寸,学会避开种种陷阱,深入迷宫而不迷失方向。

蔡力坚

2016年5月于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