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摄影快速入门与实战提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1 风光摄影构图的目的及要领

3.1.1 构图的概念及目的

摄影中通常把构图称为取景,摄影构图就是把要表现的客观对象有机地安排在一幅摄影画面中,使其产生一定的艺术形式,并把拍摄者的意图和观念表达出来。具体来说,构图进行的工作主要包括:照片画幅的长宽比例、被摄主体在画幅中所处的位置,透视与空间深度的处理、影像清晰与模糊程度的控制、色彩的搭配、影调与线条的应用、气氛的渲染等,总之,就是处理构成摄影画面总印象的一切造型因素。

在很大程度上,构图决定着构思的实现,构图是否得当,是否简洁,是否新颖,甚至是否具有绝佳的视觉冲击力,决定着一幅摄影作品的成败。要在照片相对狭小的空间内安排好点、线、面的布局以及形状的位置和颜色的搭配等。

每一个拍摄的题材都包含视觉美点,所以,我们的构图也要有审美性,如图3-1所示。在观察被拍摄体时,我们应撇开它们的一般特征,把它们看作形态、线条、质地、明暗、颜色、用光和立体物的结合体。通过运用各种造型手段,在画面上生动、鲜明地表现出被摄物的形状、色彩、质感、立体感、动感和空间关系,使之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视觉效果,如图3-2所示。

图3-1 颐和园日落(安杨 摄)

拍摄时间与地点:2011年1月16日17:20拍摄于颐和园。

拍摄参数:尼康D700,尼康24-70mm镜头,35mm,全手动曝光,自动白平衡,ISO 200,1/80秒,F8,-0.7EV。

照片点评:冰层形成的曲线呈S形并向远处蜿蜒,把我们的视觉中心引向深处,湖面上远处的行人在夕阳照射下形成了剪影效果,让人值得回味。

图3-2 曹雪芹故居的古井(贾富 摄)

拍摄时间与地点:2011年5月11日7:42拍摄于北京植物园曹雪芹故居。

拍摄参数:宾得K20D,适马17-70mm镜头,17mm,全手动曝光,自动白平衡,ISO 100,1/125秒,F11,+1EV。

照片点评:伫立多年的古井与周围树木在春天特有的绿色中形成鲜明对比,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有一种沧桑的感觉。古井可以说是这张照片的视觉中心,其他景物都围绕古井进行安排。

摄影构图的目的是更好地表达照片的主题内容,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拍摄的作品更有艺术感染力,增强照片的效果。好的构图要舍弃那些表面的、烦琐的、次要的东西,恰当安排陪衬体,突出拍摄主体及构思,使拍摄的作品比现实生活更完美、更典型、更强烈、更理想,增强艺术效果,如图3-3所示。

图3-3 落叶(王前辉 摄)

3.1.2 构图的要领

一幅优秀的摄影艺术作品,作者总会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布局,使画面更加完整、严谨,并遵循一定的章法。构图的基本要领主要有以下几点。

(1)确定拍摄主体及其位置。构图时首先要确立拍摄主体,主体是表达内容的主要对象,是画面内容和结构的中心,画面上其他景物的配置都以主体为转移。主体既可以是一个对象,也可以是一组对象。我们所拍摄的画面,不能没有主体,因为画面失去了主体就失去了内容,另外,主体表现不明确,内容也会含混。

通常来说,拍摄主体作为内容中心与结构中心在画面上是统一在一起的,但在一些表现环境气氛为主的风光画面中,主体承担的是结构中心,比如景物层次众多的风光画面等,我们主要为了表现气势和气氛,在内容上很难分清明显的主次关系,需要选择一个对象作为结构上的支点用来呼应全局,把画面上的景物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才会使画面结构不松散,如图3-4所示,将小桥当作结构上的支点。

图3-4 远望香山(贾富 摄)

拍摄时间与地点:2011年5月11日7:45拍摄于北京植物园。

拍摄参数:宾得K20D,适马17-70mm镜头,17mm,全手动曝光,自动白平衡,ISO 100,1/180秒,F11,+1EV。

照片点评:这张照片在内容上很难区分各种景物的主次关系,因为照片展现的是北京植物园春季风光,表达的是山水恢宏大气的气势。很多风光照片以某一小桥、亭台为结构中心,有的以船帆或挺拔的树木为结构中心来裁剪画面,用他们联系起前后景物并相互呼应。这样的画面,主体在内容上不一定比其他景物更重要,但在结构中心的作用却是非常明显的。

对于主体的位置安排,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最好避开正中央的位置,因为正中的位置是人眼视觉上最薄弱的区域。

(2)陪衬体构成情节可深化主题内涵。俗话说“红花也要绿叶配”,确定了拍摄主体后,根据需要还可以选择陪衬体。陪衬体与主体在画面上构成一定的情节,是帮助表达主体的特征和内涵的对象。画面上由于有陪衬体的存在,视觉语言会准确生动得多。

构图时,陪衬体的安排必须以不削弱主体为原则,不能喧宾夺主。陪衬体在画面所占面积的多少,色调的安排、线条的走向等,都要与主体紧密配合,息息相关,不能游离于主体之外。很多时候,陪衬体在画面上常常是不完整的,我们只需要留下能够说明问题的那一部分就够了,因为陪衬体过全,主体就会削弱,所以陪衬体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一定要恰到好处,如图3-5所示。

图3-5 青岛城市风光(贾富 摄)

拍摄时间与地点:2011年5月11日7:45拍摄于青岛。

拍摄参数:宾得K20D,适马17-70mm镜头,17mm,自动白平衡,ISO 100,1/180秒,F11,+1EV。

照片点评:这张照片是为了表达高楼大厦的宏伟气势,选择了两个陪衬体,其中最左侧与最右侧的陪衬体都是不完整的,通过两个陪衬体与主体的高矮对比关系更能突出拍摄主题。

(3)通过前景与背景等环境因素来烘托渲染。一般来说,我们的拍摄对象无论是主体还是陪衬体,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中,而环境对主体、情节会起到烘托作用,从而加强主题思想的表现力。

作为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对象如果处于主体前面,则称为前景;处于主体后面的则称为背景。在风光摄影中,一定要巧妙安排好前景与背景。

构图时,大都把前景安排在画面的四周边缘位置上。在一些场面较大、景物层次丰富的画面中,常常是有前景的,前景可以是树木、花草,也可以是人和物。在风光摄影中前景应用的很多,尤其是表现季节色彩时。比如,春天用桃花、迎春花或刚发芽的柳条作前景(如图3-6所示),可以使画面充满春意;秋季用菊花、红叶做前景,可以使画面的秋色洋溢;冬季用冰挂、雪枝作前景,可以让人联想到北国寒冷的冬日。

图3-6 北京植物园春色(贾富 摄)

拍摄时间与地点:2010年4月22日18:05拍摄于北京植物园。

拍摄参数:宾得K20D,宾得18-55mm 镜头,18mm,全手动曝光,自动白平衡,ISO 400,1/90秒,F8,+3EV。

照片点评:春天垂柳刚发芽长叶,新鲜的绿色与远处河边的绿树相呼应,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

前景还经常被用来表现地方环境特征,比如拍摄海南风光用椰树、芭蕉作前景(如图3-7所示),富有南国情调;用湘妃竹(潇湘竹)作前景,则具有明显潇湘地区的乡土气息;而用木棉花(广州市花)作前景,则具有广州的气息。

图3-7 三亚夜色(贾富 摄)

拍摄时间与地点:2011年12月30日21:50拍摄于三亚椰梦长廊附近。

拍摄参数:宾得K20D,适马17-70mm镜头,6线星光镜,17mm,全手动曝光,自动白平衡,ISO 800,1/15秒,F3.5,+3EV,未使用三脚架手持拍摄。

照片点评:用椰树叶作前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三亚。椰树叶在昏黄路灯照射下,将夜色衬托得更加静谧。

另外,前景还被用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在构图时,让镜头有意靠近某些人或物,利用前景的特点,可与远处的景物形成明显的形体大小对比或色调深浅的对比,展现画面的空间距离及纵深感。前景还有均衡画面的作用,比如拍摄天空为主体的风光照片时,如果天空无云显得单调时,可以用下垂的枝叶置于画面上方,这样画面会显得更加均衡。但前景也不可滥用,前景的形状、线条结构要尽可能优美,与主体紧密联系和呼应,连接成一个整体,用来帮助表达主题思想。

背景在构图中也会经常使用,背景在主体的后面用来衬托主体的景物,以强调主体处于什么环境中,背景对突出主体形象及丰富主体的内涵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背景的处理是摄影构图画面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在拍摄时细心选择,才能使画面内容精练准确,展现完美的视觉形象。如果以带有地方特色、时代特色的景物作背景,可以明显地看出照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时代气氛,可以加深对拍摄主题的理解。背景还要力求与主体形成影调、色调上的对比,使主体具有立体感、空间感和清晰的轮廓线条,加强视觉上的力度,此外,背景的选择还要简洁,如图3-8所示。

图3-8 挺拔的郁金香(贾富 摄)

拍摄时间与地点:2010年5月4日9:28拍摄于北京植物园。

拍摄参数:宾得K20D,宾得18-55mm镜头,20mm,ISO 200,1/180秒,F8,+3EV。

照片点评:这张照片选择了仰拍以纯净的天空为背景,让拍摄主体郁金香的色彩更加突出。其实,背景简洁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仰拍可以避开地平线上杂乱的景物,将拍摄对象干干净净地衬托在天空的背景上;还可以用逆光将背景杂乱的线条隐藏在阴影中;还有的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缩小背景范围,将不需要的背景景物排除在画面之外;还有的用虚焦点柔化背景线条等,都可以达到背景简洁的效果。

(4)选择合适的拍摄地点、拍摄方位与角度。在摄影构图的各种要素中,拍摄地点的选择是首当其冲的,拍摄地点选择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摄影构图的优劣。摄影画面的布局与构成,主要是由选择拍摄点来决定的。

拍摄距离的变化体现在照片画面上就是景别的变化,通常所说的景别包括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具体选择哪一种景别,是由拍摄者根据被摄对象的性质所产生的艺术构思和立意来决定的,目的在于更鲜明地表达主题内容,更生动地表现对象特征。

远景主要以表现大自然为主要对象,它总是以自然的气势取胜,表现地形特征,地理位置,山川形势及气候变化所产生的环境氛围等,如图3-9所示。远景的构图要从大处着眼,注意整体气势,处理好大自然本身的线条,如山岳的起伏、河流的走向、沙漠、海洋所特有的色调和线条等,并且要善于运用各种流动的因素,比如变幻的云彩、风雨阴晴等,这些都是远景画面中动人的因素。

图3-9 香山雪景远景(郭新梅 摄)

拍摄时间与地点:2009年11月1日15:08拍摄于北京植物园。

拍摄参数:宾得K20D,宾得18-55mm镜头,22mm,全手动曝光,ISO 400,1/125秒,F11,+2EV。

中景的目的在于表现某一事件或对象富有表现力的情节性和动作性强的局部,表现事物矛盾的焦点,常常以动作情节取胜,如果是静的物体,应该拍摄被摄物最有趣味最引人注意的部分,如图3-10所示。

图3-10 香山雪景中景(郭新梅 摄)

拍摄参数:宾得K20D,宾得18-55mm镜头,35mm,全手动曝光,ISO 400,1/180秒,F11,+2EV。

近景主要用来突出物体细腻的质感或人物的神情,如图3-11所示。“近取其神”“近取其质”是近景特点的形象概括。近景拍摄物体时要运用好光线,表现好物体的纹理、质地。

图3-11 香山雪景近景(郭新梅 摄)

拍摄参数:宾得K20D,宾得18-55mm 镜头,55mm,全手动曝光,自动白平衡,ISO 400,1/125秒,F11,+2EV。

特写较近景更进一步,把对象的某一局部充满画面,从细微处来揭示对象的内部特征,如图3-12所示。较之近景,特写更重视揭示内在的动感,通过细微之处看本质。特写常常富有寓意性和抒情性,较为含蓄,能启发人们的想象力。特写冬天大雪下的枝叶,春天的一株小草,夏日的一朵荷花,秋天的一片红叶,都能给人以生命的欢悦,比其他的景别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心弦。

图3-12 雪景特写(贾富 摄)

拍摄参数:宾得K20D,凤凰50mm,F1.7手动镜头,50mm,全手动曝光,自动白平衡,ISO 200,1/250秒,F4,+2EV。

最近全景摄影很受欢迎,全景是以表现某一个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所处的环境为目的。与远景比较,全景有较明确的内容中心。全景画面在构图时主要考虑环境与主体物的某种关联,注意主体整体的固有特征的轮廓线条,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呼应关系,从而达到内容上的丰富和结构上的完整。

如果数码相机不具备全景拍摄功能,那么可以使用Adobe Photoshop软件,照样可以轻松处理成全景照片。以Photoshop CS3为例,处理步骤是:依次打开“文件”→“自动”→Photomerge,会弹出一个对话窗口,如图3-13所示,然后选择全景模式及添加要拼接的照片,Photoshop就会自动进行全景拼接处理,拼接完成后的照片四周会有一些空白区域,裁剪一下就行了。最终处理的结果如图3-14所示。这是用7张照片拼接而成的,为了拼接不变形及获得更大的取景范围,拍摄时最好用竖构图的方式连续拍摄多张。

图3-13 全景拼接对话窗口

图3-14 使用Photoshop拼接而成的全景照片(贾富 摄)

景别运用是否恰当取决于作者的主题思想是否明确,思路是否清晰以及对景物各部分表现力的理解是否深刻。如今,随着数码相机像素的不断提高,我们也可以通过后期裁剪的办法来实现不同的景别效果。对于拍摄方位及拍摄角度将在下一节进行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