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大型部署场景
Boss将团队交给小明带领的同时,又给了小明另一个更大的挑战。
这次拿到的任务让小明格外兴奋,这是一家著名的国际化大公司C公司,希望采用大数据技术重构整合自己的业务系统,当前阶段虽然项目目标并不算明晰,但公司已经准备了过亿元人民币的预算规模。
能够为C公司量身定制一套大数据方案无疑是业内所有架构师的梦想,当然其中的挑战也是毋庸置疑的。如此难得的机遇,像鞭子一样鞭策着小明,促使小明立马向Boss表态:保证带领团队完成任务!
小明立即召集团队人员展开专题研究。首先与客户领导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收集和理解客户的需求,反馈需要求助的问题,协调项目整体进展;其次与客户各部门IT运维人员联系,摸清企业的数据视图与业务流程;最后,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与客户各部门的业务人员一起制订业务的开发与交割方案。
2.3.1 背景介绍
C公司拥有长期的信息化建设历史和富有经验的IT管理团队,其系统信息化水平较高,各种类型的生产系统已经在公司运行多年,并积累了海量的历史数据。在大数据不断重塑互联网行业,并不断向各种传统行业渗透的浪潮下,C公司也希望引入大数据相关的技术,为公司开拓新的价值增长点。
为保障项目成功实施,C公司也组建以首席技术官(CTO)为总负责人、以各业务部门主管为成员的专项小组。小明带领团队入驻C公司后立即进入专项小组,并将各团队派驻到相关部门开展摸底调研。
2.3.2 面临的问题
作为公司高层领导,C公司CTO也深知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业务系统新老并存,部门墙导致数据分散无法充分利用。C公司对于大数据虽然有总体的目标,但如何让项目满足经济可行性并最终落地,尚有较多的困惑。其中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
(1)大数据系统与现有生产系统之间是怎样的关系?采用何种方式获取数据?
(2)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何种业务应用?如何证明这些业务应用产生了经济效益,而不仅仅是在消耗公司宝贵的资源?
2.3.3 需求分析
小明深知对于这类项目,数据集成是其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将原本分散在不同的业务系统中的数据清洗、集成到统一的大数据仓库,再借助大数据平台强大的分析能力,无疑可以极大地提升数据的可用性和价值,把原本沉睡在各部门数据库中孤立的、无法利用的包袱转化为有价值产出的金矿。
基于大数据仓库海量的存储能力能够提供的企业数据视角,结合大数据分析能力,企业可以做到对外部市场和内部运营状况的深度洞察,通过数据分析与指标的量化,提高企业运行的透明度,进而提高支撑决策的精确性与科学性,是未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企业现有的应用系统基于的技术与平台复杂多样,甚至存在很多早已过时的技术与架构,且各种应用间数据交互与共享方式异常复杂,导致整个系统的维护成本很高。而且由于各个应用系统都是独立建设的,独享硬件资源而无法实现设备资源共享,也带来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使用成本居高不下。如果能够基于大数据平台逐渐地将这些应用迁移过来,统一在一套大框架下,借助大数据平台先进的技术架构和能力,无疑可以极大降低后续使用与维护成本。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大量讨论,小明很快制订出了以数据集成和应用迁移为核心的宏大的大数据实施方案。当小明满怀信心地将方案提交给客户后,该方案却得到C公司CTO与各部门主管的一致反对。
经过短暂的震惊后,小明马上做出调整,分别与CTO和部门主管们进行深度交流。认识到老的业务系统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已经稳定运行了多年,可靠性和功能都是可以保证的。而新方案对公司当前IT系统的改变太大,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该方案不仅实施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对公司的运作冲击太大,造成很大的成本压力。
经过深入调研,小明对客户的需求理解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小明意识到架构师在设计时不能仅考虑技术因素,还要考虑更多的现实约束,包括投资成本、建设周期,以及抗冲击与风险。大数据项目的建设应尽快带来效益亮点,通过滚动的规划,快速上线可实现经济效益的业务应用,给客户以信心,并进一步推动大数据项目的持续、深入开展。
经过深入的分析,小明对方案进行了大幅修改。在大数据平台层面,强调大数据架构设计的灵活性和可演进性,为系统未来的滚动重构预留了设计余量;在大数据业务应用层面,优先规划可以提升当前生产系统效率的应用,以满足经济可行性的要求与压力。
同时,通过对C公司原有业务流程的分析,小明在新规划的大数据仓库基础上,借助海量的数据及庞大的计算能力,构建了一组可反映企业运营状态的KPI指标,并每天以报表的形式输出。
新的方案提交客户后,得到了CTO和部门主管们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