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目标定位:物质与精神
目标是一个尽人皆知的概念。如何定位目标,是一个至今没有正解的问题,更是一个没有唯一解的难题。每个人,即使身处同一环境,对于目标的认知和确立也不尽相同。
(一)没有目标叫沉沦
雪地行军是很危险的事,容易患上雪盲症,即使按传统经验戴上墨镜,仍然不可避免。来自军队的研究发现,导致雪盲症的,并非雪地的刺眼反光,而是它白茫茫天地一色、天地间空无一物的单调。通过这一研究,人们找到了雪盲症的发病机理:人的眼睛其实总在不知疲倦地搜索世界,从一个落点到另一个落点,要是连续搜索而找不到任何一个落点,它就会因紧张而暂时失明。
军队对付雪盲症的土办法是,派先遣部队摇落常青灌木上的雪,这样,一望无垠的白雪中就会出现了一丛丛、一簇簇的绿色景物,搜索的目光便有了落点,雪盲症就不容易发作了。
这个案例其实说明,人生如果没有目标,就会如雪盲症患者一样因找不到落点而紧张、而茫然,最终导致生命中问题频出。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生活模式:本真状态。海德格尔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此在”(我们)“沉沦”在各种日常事务中。当我们全然沉沦在日常社会工作中时,我们忘记了我们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应该选择自己的生活。在更高的一个层次上,我们也忘记了我们的忘记:我们忘记了我们沉沦的原因——正是因为我们不拷问我们的行为,不将我们的生活当作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才会机械地去做社会想要我们做的。海德格尔所描述的这种状况就涉及本章开头所说的问题:接受命运的安排,失去自我的理想追求,失去了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被动接受而非主动改变。
海德格尔认为,要从这种昏睡状态中觉醒,我们需要“畏惧”。在畏惧中,我们看到我们的生活有终点,而这终点是死亡。我们被“抛向死亡”,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在畏惧中,我们看到我们在各种社会角色中的沉沦是对畏惧的逃避。正因为我们不愿意面对死亡,所以我们把自己等同于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在代入社会角色时,我们并不是我们自己,因为社会角色并不是我个人的角色,而是任何人的角色。在畏惧中,我决心面对我个人的生活,并成为其主宰。畏惧使我们警醒,它使我们看到了什么应是我们个人的生活。于是,我们进入了本真状态,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可以定义此生的大计划,这个大计划是我们一生的主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根据这个大计划做出“对选择的选择”:我们要选择执行那些对大计划有帮助的小计划,而避免会阻碍大计划的小计划。
海德格尔层层递进所说的大计划、小计划就是人生的不同目标。对于每一个普通人而言,没有这些目标,就难以抗拒日常事务的麻醉,就难以阻止生命的沉沦。理想的生命模式,是保持本真状态,保持目标追求。
积极心理学权威、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哈伊·西卡森特米哈伊指出:“人类最好的时刻,通常是在追求某一目标的过程中,把自身实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之时。”积极可行的目标是高于现实的方向指引,是走出生活迷宫的理性指南,其对于生命的意义在于让现在过得更有章法、更有奔头,让我们的劳作付出不再沉闷、不付流水。
有目标的人是充实而幸福的人,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牵挂与目标无关的事,也没有太多的情绪和脾气去消耗在那些无谓的琐碎上。只标定目标,不计较其他,心无旁骛的人将因为执着不分心而充实,因为坚定不迷茫而幸福。
在路上的每一个起步者,每一步都应有相应的目标来赋予其一定意义,积累而成生命全程的大意义。这样的人生,才不枉我们红尘中辛苦走的这么一程。
(二)终身目标是学习
《百喻经》有这么一个故事:过去有人,痴无智慧,饥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新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旁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机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因为河水饮不尽,干脆就不去饮。这个故事的意思可以往下引申:因为无法全部得到,所以就不作为;因为目标过于宏大,所以就不敢为。这和我们今天全民读书少、学习难的状况何其相似。
身处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知识技术呈开放状态,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方便,但因为自感知识的高深博大,见水不饮、想学而不敢学,贪大求全、想学而不会学的现象不在少数。
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在过去知识很少的情况下,浅尝辄止、掌握一门就足够了,现在的知识开放和爆炸时代,技止一门、停留在表面上的一般性掌握已不够用,必须深入地开展研究,广泛地涉猎多学科知识,由过去需要的一桶水即可应对,发展到今天要拥有一条河才能保证生存,也因此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让人望而生畏。
学习不是青春期的专属,而是生命全程的需要。研究发现,青少年的学习速度和效果并不高。从6岁到18岁,12年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但大多是为学习而学习,并没有学到多少能够受用终生的东西,18岁以后的时光才是更重要的学习时光。这是因为作为即将独立生存的人,联系实践的学习增多了;作为思维相对成熟的人,质疑批判的学习增多了,也因此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最佳,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速度和力度更大,能够最大化地推动我们的社会化进程。
不论身处哪个年龄层,不论我们做什么,学习既是我们要坚持终生的目标,也是我们实现理想的工具。对于每一个人而言,要掌握这样的学习技巧:动机上要渴望学习,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思想上要清除大脑中我不能、学不会、没必要之类的想法,始终保持坚定的学习信心;情感上要享受学习,要将学习视为一种娱乐,而非一件苦力活,一旦感到疲惫与厌恶,要马上停止,始终保持愉快的学习态度;方法上要将自己的学习集中到对目标的渴求与追求之上,始终保持聚焦的学习方向。
学习不是作秀,不能勉强。只有发自内心的真需要,才能产出学习的真效益。《笑林广记》讲过一个笑话:一富家儿不爱读书,父禁之书馆。一日,父潜伺窥其动静,见其子开卷吟哦,忽大声曰:“我知之矣。”父意其有所得,乃喜而问曰:“我儿理会了什么?”子曰:“书不可不看,我一向只道书是写成的,原来是刊板印就的。”不爱学习,把人关在书馆里也学无所获。热爱学习,即使是借书抄书也能修成大师名家。类似案例,不胜枚举,尽皆说明先圣孔子2000多年前讲过的一个道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要有方向,要服务于远大的目标。《百喻经》中讲过一个故事:“譬如有人,磨一大石,勤加功力,经历日月,作小戏牛(给小孩子玩的玩具)。用功既重,所期甚轻。夫为学者,研思精微,博通多识,宜应履行,远求胜果。方求名誉,骄慢贡高,增长过患。”故事的用意在于:用功多而收获少,得不偿失,要求我们要有铁杵磨成针的精神,但在一块钱买一盒针的今天切不要有磨铁成针的愚笨行为,一定要把学习投放到能产出大效益的目标上来,要着眼终身发展、长远实现。
学习的最重要作用在于修身。五台山碧云寺有对联:“于书无所不读;凡物皆有可观。”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腹有诗书气自华,广博积极的学习能让我们的心灵更强大,体验更精彩,能力更有余,生存更悠然。
知识的最重要价值在于储备。应对工作急需的知识学习往往能够立即发挥作用,但你在业余时间积累和沉淀的东西,也许当前用不上,但经过日积月累的酝酿,必能结出沉甸甸的智慧果实。
总而言之,学习应当是伴随终生的基本目标,应当是我们发展生命的内在诉求,而不是我们追名逐利、就业升职的手段。学习永远不晚,永远是我们应当在起点处牢牢抓在手中的前进利器。
(三)确立目标看高度
唐代柳宗元曾作寓言《蝜蝂传》,用一只贪婪无度的小虫来针砭当时官场贪腐、社会拜金、百姓逐利的低俗丑态: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如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追求物质的欲望是人类的原罪。人天然向外索取扩张,不如此人不足以维持生命,不如此人类种群不会进步。但贪婪过度就是病,就会毒害人生、毁灭生命,更不应该成为我们的人生根本追求和终极目标。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贪婪的危害,无数哲人把克制欲望作为超越平庸、实现自我的必备信条。
老子在《道德经》中这样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一语警醒众生:知足常乐,贪心惹祸。守住欲望,减少诱惑,其实就是在守护生命、为己减灾。
古希腊哲人德谟克利特这样告诫世人:“通过对享乐的节制和对生活的协调,才能得到灵魂的安宁。缺乏和过度惯于变换位置,将引起灵魂的大骚动,摇摆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灵魂是不安宁的。因此应当将自身置于能够办到的事情上,满足于自己可以支配的东西。不要总是看着那些被嫉妒、被羡慕的人,思想跟着别人跑。倒是应该将眼光放到生活贫困的人身上,想想他们的痛苦,这样,就会感到自己的现状不错,很值得羡慕了,就不会老是贪心不足,给自己的灵魂造成苦恼。”
费恩海姆和阿盖尔在《金钱心理学》一书中谈到金钱和幸福的关系,“许多学者对金钱和幸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无一例外地提出两者的相关性约为0.25。”当人们收入很低的时候,对幸福的满意度确实也很低。身无分文的人对幸福的满意度几乎趋近于零,在0.25前是正比关系。到了0.25之后,就基本上没有太多关系了。
如果以金钱为代表的物质追求不应该成为我们的人生目标,那么,今朝有酒今朝醉,得快乐处且快乐,安逸与享乐似乎是当前这个浮躁时代多数人的追求,它应该成为我们的目标吗?
爱因斯坦是这样说的:“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猪的生活就是吃了睡,睡了吃,饱食终日,安全无忧,看似安逸快乐,但生下来进猪圈,死的时候进屠宰场,看似幸福一生的唯一目的就是成为人类的盘中餐,这种安逸的背后是何等的可悲可怜。
即使是强调看破生命真相、注重一己修行的宗教,也并不把安逸和快乐作为人生的目标。佛陀释迦牟尼揭示“人生是苦”的真谛,告诉我们“苦”是人生的实相,其目的并不是要我们耽溺于痛苦中,一蹶不振,或“今朝有酒今朝醉”地及时行乐,而是希望世人从苦出发,找出烦恼的根源,勾勒出生命究竟的清凉境界,并遵循正确的方法实践。
物质欲望的满足不能作为目标,安逸与快乐不应作为目标,那么,我们到底应当在起点处树立什么样的非物质、非享乐目标,才不至于起步就走上歧途呢?
首要原则仍然是目标要高于现实海拔。马基雅维利在《君王论》中做如下论述:“善射者如果想命中很远地方的一个目标,就得知道他们的弓力能达到多么远,然后瞄准一个比他们想命中的标的要高出不少的地点,他们的箭并非要打中这个目标,而是要靠这个较高目标的帮助,以便射中他们所想射中的标的。”目标高于现实,符合人往高处走的发展规律,其中需要把握两个技巧:要清楚自己的实力,知道己之能,不要做力不能及的事情;要清楚真实的目的,知道己之想,不要在操作中把标高误作目标。
次要原则是要确定优先顺序。生命中有太多的选择。在决定哪些应该优先、哪些可以延缓这个问题上,最重要的并不是分析,而是拿出应有的勇气去做出抉择。确定优先的具体技巧可以概括为“四看”:重将来而不重过去,即向前看;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即看机遇;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盲从,即看本心;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即看高度。
最后原则是要当下就能开始。《墨子·经说下》:“行,行者必先近而后远。”走路的人必先到近处,然后才能到远处。宏大由细节组成,遥远有尺寸标定。再远大的目标,也必须现在就能着手实践,从今天起一步步走下去,最终走出长长的锦绣人生。